从军行表达了诗人陈羽什么样的情感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陈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许多人都应该对该诗十分了解吧!那么你想知道这首诗到底描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陈羽的《从军行》所表达的情感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军行》古诗介绍
《从军行》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写得十分壮美。前两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妙用指代,以“横笛”和“红旗”指代边塞将,写他们在缭绕于耳的笛声中,高举红旗直向积雪山峰挺进。全诗声色兼备,充满诗情画意。
文学赏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作品原文
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歌词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生活。
⑵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
⑶折:断。
⑷横笛:横吹的一种笛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⑸直上:一直向上、向前。
白话译文
湖海之滨冷风次得泥土冻裂,
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
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
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陈羽诗人介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羽,生卒年不详。约806年前后在世。吴县(今属江苏)人。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任东宫卫佐。善诗,早年在各地漫游时,一与诗僧灵一、戴叔伦、杨衡等结交唱酬。《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文》存其赋一篇。
个人作品
梓州与温商夜别
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赠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早秋浐水送人归越
杂歌谣辞·步虚词
游洞灵观
夜泊荆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襄阳过孟浩然旧居
湘妃怨
夏日宴九华池赠主人
戏题山居二首
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猜你喜欢:
从军行表达了诗人陈羽什么样的情感
上一篇:从军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一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唐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