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礼仪风俗(2)
白族礼仪风俗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蝴蝶会”等民族节日。
白族贵宾招待礼仪
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于茶文化范畴。白族三道茶偏居于云南的大理,白族人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情感,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但凡宾客上门,主人一边与客人促膝谈心,一边吩咐家人忙着架火烧水。待水沸开,就由家中或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辈亲自司茶。
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人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后来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而“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亦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很有名气,江苏吴江也有三道茶,其特点是“先甜后咸再淡”,这与大理的白族三道茶不同。白族三道茶在冲泡水温和喝法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三道茶的冲泡水温要求在八十度到九十度以上,茶叶种类大多以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佛手等为主,水温不同,所用茶叶也有一定的讲究。喝三道茶时,需遵循三道茶的文化和精髓,按照三道茶的饮茶顺序来慢品。白族三道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白族当地,饮三道茶有一种调节人际关系和传扬民族文化的作用。不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公园船头,饮用三道茶的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在欢迎客人和来宾的重要场合,显得更加隆重和热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了白族礼仪风俗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