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纪念碑。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篇1

  浅论世界文化遗产的产业经营模式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管理进行描述和考量,力图挖掘出一些先进经营模型,为我国文化遗产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模式;经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1 文化旅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以民俗村来选定地域,韩国人把民俗村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在汉城城南有一个古代民俗村。一进民俗村,村口就有韩、中、英、日四种文字的介绍。进入村内,可以看到李朝时期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建筑景观和祭祀活动。宗庙的祭祀典礼和音乐都被看做无形文化财产。②时间和内容的选择。韩国还十分注重以民俗节和祭祀活动来吸引游客。例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为了吸引外来游客,那些表演人士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场地进行传统技艺表演。

  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木偶艺人们根据一些古代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情节,用精雕细刻的木偶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吸引众多国际游客。这里的商店和地摊到处都可以买到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木偶――它已经成为西西里岛的著名纪念品。政府还计划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机构,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

  法国的国家集中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保证了国家管理的权威性。作为文化大国,法国是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这项活动是由法国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执行、社会各方支持的整体工程。活动期间,所有公立博物馆免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给予税收优惠,旨在引导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20多年来,该活动调动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情,群众性的保护活动随之兴起。法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着巴黎凯旋门、卢浮宫等112处“民族古迹”和4万余处“纪念建筑”,此外,未列入保护行列的全国各地40余万处“地方宝藏”均妥善得到相关部门和民间协会、民间人士的有效保护。一些民间组织积极讨论国家文化遗产政策,向议员提出建议。很多民间组织还颁发奖金鼓励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奖励在此领域作出贡献的人士。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纷纷建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种特定节日的设定以及所带动起来的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行动,对法国的历史文化品牌无疑有着巨大的塑造和宣传效益,显示了法国民众的文化品位,对促进法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法国,2006年接待了7800万名外国游客,当年的旅游收入达350亿欧元,继续蝉联“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称号。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文化生态博物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它不是一座封闭的建筑场馆,而是动态、开放的展示社区,被称为“无墙的博物馆”。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民俗等无形和有形的遗产在其原生地由发明和使用它们的居民自发保护,使人、物、环境处于固有生活关系中。游客也是在这种环境中观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可移动实物、传统习俗和民间表演等系列的、完整的文化。这种营建“活的文化”的博物馆由于契合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世界上共有300余座生态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造乡运动”就类似于这种生态博物馆。当时,由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进程加快,城乡落差加大,人口疏密失衡,对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有些学者提出:如何让乡村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人文资源,营造一个优美、自然、富有人情味的故乡,以吸引都市人群,于是,“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例如福岛县大沼郡的三岛町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全家都被视为特别町民。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让孩子们呼朋引伴在小溪中捕虾,到山上采蘑菇。村里还成立了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观光客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亲手体验器物的制作,并有专人指导,接受咨询。这是一个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具备的空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95年,中国与挪威两国的博物馆学界提出了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苗族地区创族生态博物馆。这支久居深山只有4000余人的苗族,头饰独特,有繁多的婚丧、祭祀礼仪,有别致的音乐、舞蹈和精美刺绣,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遗存。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的民居、神龛、庙宇、戏台、作坊、油坊、剪纸、刺绣等文化遗产均保持完整,婚礼、葬礼和游戏的整套仪式规矩复杂,饮食品种繁多,在政府投入和保护下,已成为北方农耕桃花源和文化遗产抢救示范基地。这种乡土艺术、农业文化是一方水土的产物,生态博物馆就地取材,化陈旧为神奇,在生活中得以创造、使用和传承。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非常值得在我国进行探索和推广。

  4 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模式,这是因为公园的历史文化主题内涵的不同,而国内外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案例,深圳华侨城控股公司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主题公园比较典型。经营者就着眼于历史文化,从中寻找主题经营的灵感。可以说该产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都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过程上。1989年开业的“锦绣中华”,以微缩景观为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历史和文明的80处名胜古迹,成为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91年开业的“民俗文化村”,将24个村寨、56种风情集于一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1994年建立的“世界之窗”,荟萃世界文明精髓,一直是珠三角旅游的第一品牌。

  主题公园是以游客体验为目的,游客体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是最需要创意的产业形态。对主题公园而言,产业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娱乐体验结合历史景观。

  自主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素材的组织和运用上。“世界之窗”如果没有108个景点和气势恢弘的广场巨幕,就不会有“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世界”的展示方式。在对游园设施的组织、运用中渗透着创造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阐述和演绎,并且注入了一种时尚娱乐元素。脱胎于国外的欢乐谷公园,既有美国的小镇,又有加勒比的港湾,还有香格里拉的生灵,这些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都源于“智慧创造情景”的理念,并借助娱乐设施给予消费者不同文化的娱乐化体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广场表演和节日狂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间文化中升华出“广场演绎”的形式。深圳“世界之窗”斥巨资建设了大型舞台,在“锦绣中华”建立了中华广场,创作“龙凤舞中华”等大型的广场演绎节目,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相配套的是剧场式的演出和大量的村寨表演。过节是我们民族格外重视的风俗,造节是经营文化的手段。为了塑造独特性,管理经营者提出了月月有节日的口号,使节庆活动成为亮丽的风景,国际啤酒节、狂欢节、泼水节都成为经典的文化品牌。从2002年开始又集中所有的文化品牌创办了唯一的旅游狂欢节,游行队伍与观众一道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使主题公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以上各国的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第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及与旅游开发等的良性互动结合;第三,坚持“创意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文化素材的整合运用上,并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受众接轨,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 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59-66.

  [2] 颜文洪.世界遗产与保护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6(3):79-8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3):57-65.

  [4] 张朝枝,保继刚.美国与日本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比较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

  摘 要: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纪念碑。它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也见证了人类发展的轨迹,更能带给后人以无穷无尽的启示和灵感。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特点,以及文化遗产在申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申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拥有的遗产资源类型丰富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又独具地域特色。遗产资源日益成为各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开发利用遗产资源的同时出现遗产资源破坏和消亡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遗产资源体系、遗产保护、遗产申报与管理、遗产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仍然不够系统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遗产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有关,由此本文进行了这些方面的分析,旨在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实现文化的权力与利益平衡提供参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点

  (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我国自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于1987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迄今共有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34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总量位居世界第3位,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的崛起促使我们重新去思考如何在这样多元竞争的国际环境中,能继续保护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独特性,并且使中华文化能继续扮演同际主流文化角色。而世界遗产的申报与认定在某种程度上能带来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环保等实质上的正面发展效果,因此我国需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管理研究。

  (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1.南北分布特征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少,南北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南少北多、分布密度南方大于北方的分布格局。南方15个省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1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名村301处,分别占总额的30.23%、41.40%和64.32%;北方16个省份分布着3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138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7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名村,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名村数量稍少于南方。国家级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密度表现出南方大于北方的特征,南方为3.49处/万平方千米,北方为2.67处/万平方千米。

  2.东中西部分布特征

  中国世界级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和分布密度自东向西呈现递减的分布态势。东部地区共有三类国家级文化遗产1063处,中部地区共有935处,西部地区共有868处;国家级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密度在东部地区为10.01处/万平方千米,中部地区为5.60处/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为2.98处/万平方千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分析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历史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总体来说,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人口分布就密集,人们对这些地区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高,历史文化发达,因而遗留的文化遗产资源就十分丰富;相反,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遗留的文化遗产资源相对匮乏。

  在历史上,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使得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遗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资源;长江流域属于南方文化代表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稻作文明”的典型区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该区域水运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遗留下众多的国家级文化遗产资源;黄河流域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丰富的水资源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它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文化遗产资源众多;西南地区自古地域辽阔、人口相对较少、交通不便,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但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仍然利用聪明才智为现代人遗留下了众多的国家级文化遗产[2]。因此可以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聚集地。根据《世界遗产名录》可以得知,黄河流域共有18文化遗产入选,长江流域共有10处入选[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时间来看,我国1987年~1995年的申报没有规律性,1996年~2002年为渐变型阶段,2003~2011年为平稳型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早起我国对遗产保护和申报的重视度不高,对保护遗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二是受世界遗产委员会政策及“凯恩斯-苏州决议”的影响,其中“决议”中规定,每年每个国家限报2项,并且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 这些促使我国开始注重自然与文化的平衡发展,不再片面的强调某一类型的遗产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方向

  (一)要加强延续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定的人群或共同体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文化创造。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创造,不同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创造,各地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各具特点,如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红河哈尼梯田、新疆天山等,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些都是各民族杰出的文化创造,蕴含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价值。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区域的优秀文化创造,延续区域文化创造的生命力,使文化发展呈现为多元化趋势,保留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才使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稳步前进[2]。

  (二)提升遗产申报的服务高度

  随着全球遗产事业的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消弭彼此纷争的切入点,来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因此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自我认识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多元的文化艺术形式的表现,对文化遗产的整合,并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可以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更多的为国家利益考虑。如台湾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互动发展,文化的互动共赢,在此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

  并且尽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表现,看似相同的文化创造在不同民族也存在一定的内涵差异,但这些差异都是民族心理、民族感情、民族习俗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这些文化遗产在代代传承中对维护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也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延续。只要民族的文化不断,民族精神就不会断;只要民族文化传统在延续,民族精神就会延续。因此,要不断强化文化认同意识,将遗产申报工作提升到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高度[3]。

  (三)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遗产具有竞争性、选择性,由此形成了社区性遗产、国家性遗产、世界性遗产的三级梯度。区域性遗产需要通过选择、竞争才能最终脱颖而出,上升到国家乃至世界性遗产,但遗产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见证,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谁也无法预料某一种文化遗产会不会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文化遗产大国,在近些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申报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由此我们遗产的选择性过程中应当宽容的对待各种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历史”和“过去”当做“遗产”来看待和保护。

  三、结语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民族精神的延续。结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不同地域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应当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另一方面要制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此外还要全面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修缮资金的投入工作。在今后的申报过程中也要重视文化权力与利益的平衡,强化文化认同意识,以及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这样才是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范今朝,范文君.遗产概念的发展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遗产保护体系[J].经济地理,2014(05).

  [2]丁超.世界遗产入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31-23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13(02):16-22.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篇3

  试谈潜在的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摘要:中东铁路作为一条线性文化遗产,从19世纪末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存在见证了中、俄、日城市和建筑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沿线附属地城市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城市规划格局,附属地建筑也成为东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铁路具有作为文化线路所需要的突出普遍价值,如何保护和发展这条文化线路成为新时期的新课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中东铁路;申遗;文化线路;文化遗产保护

  1.1对于中东铁路申遗的重新认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我国已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年头里,我国申报的大部分世界文化遗产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下来文物或者蕴含了传统文化的风景名胜,它们成为构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遗产的价值取向逐步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与自然的交流、人造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不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交流等方面倾斜。“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作为响应新的遗产价值观的遗产形式应运而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世界遗产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受到世界一体化危机的影响、受到多重世界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世界遗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是在不断的改变着,要想申遗成功首先就要在思想上与国际接轨。从我国已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年头里,我们大部分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大都是基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物或者风景名胜,(陈述性的)总是用这些的做为衡量文化遗产的标准。然而当今世界对于世界遗产价值的定义,已经着重于其突出的普遍价值。这里“突出的普遍价值”是指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全人类都认可的价值。当今国际的大趋势是“和平与发展”,所以遗产的价值取向会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与自然的交流、人造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不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交流等方面倾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上世纪90年代庐山的申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在申遗过程中,过于偏重对于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的叙述,而忽视了山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18个国家建造的保留下来的尽千栋建筑。(见图1)世界遗产委员会却认为这些别墅是反映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下中外文化交流的唯一例而格外重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东铁路要想申请成为“文化线路”这种格外重视地域交流、文化交流、物质交流的遗产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中东铁路申遗的过程中来发掘民族遗产的世界普遍价值,而不局限于其固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景观价值。认识到中东铁路不仅是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壮举,沙俄与中国间的运输通道,更是中国与世界的连接线,是文明与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途径,具有与全人类共享的价值。(加入原来遗产公约局限性和扩展的必要性是怎么认识的现在的变化)

  2中东铁路申遗的可行性、必要性与历史地位

  我们都知道要想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要经历9个步骤:1、要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低缔约国。2、把本国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到国家的预备名单当中。3、从本国的预备名单中筛选出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保护单位。4将确定的提名表格递交给给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查提名是否正确,并送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6、专家组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对申请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进行现场评估。7、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报告。8.世界遗产委员会的7名主席团成员对提名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后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9、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决定入选、推迟入选或淘汰的名单。而在整个过程启动之前,需要对申遗目标有深入的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中东铁路申请为“文化线路”的可行性

  中东铁路作为一条线性的文化遗产,它的存在见证了中、俄、日城市和建筑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沿线附属地城市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城市规划格局,附属地建筑也成为东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构成了中东铁路遗产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同时,也组成了其作为文化线路所需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在从19世纪末至今只的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铁路所有权在变,铁轨的宽度在变,附属地的居住者在变,运行的火车在变,讲述中东铁路故事的人在变,管理机构在变,社会体制在变,但从未间断过使用,产生了无数的物质文化交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正是体现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是近代铁路文明在中国的诠释。与其他的已经成为文化线路的“米迪”运河这样的文化线路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那就是中东铁路这条铁路线路,依旧在履行着当初建造时作为沟通欧亚大陆桥梁的作用。(图2)物质与文化依旧在传播中,跨地区,跨大陆的交流从未中断。而有些文化线路如今以作为一个旅游观光线路,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对于中东铁路(在此是对于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统称)的附属地的保护中,如果能做到利用原有火车站附近的城市规划布局,恢复当年的历史风貌(包括自然和人文),那么散落在中东铁路沿线上的一系列具有中国近代典型殖民建筑风格的历史遗存就会焕发新的生机,而不是作为孤立的死的个体放置不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将中东铁路申请为“文化线路”的必要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东铁路申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仅是保护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通过申遗,改善中东铁路沿线市、县的城市形象,督促城市环境的整治,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而从整体上打造“铁路城市”,形成一个完整的“铁路城市景观线”,以线带面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面对中东铁路沿线的参差不齐的历史遗留状况,申遗的前提是系统的保护,只有保护了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才能达到世界遗产的标准,因为这个普遍价值是超越了国与国的界限,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有突出的意义。但是目前中东铁路的保护状况让人担忧,虽然中东铁路的大部分铁路线路还在继续的使用,但无论是反映沙俄生建造的中东铁路的社会生活方式还是日本建造的南满铁路的生活方式的附属地格局,正在被不考虑文化传承的快速经济开发一点一点的蚕食和挤压掉。

  要想将中东铁路申请成作为“文化线路”形式的世界遗产,就必须遵守“申遗”的三大原则,即“完整性、真实性、协调性”。在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申请世界遗产之后,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和世界保护联盟组织的评估专家是非常严格的,要将“中东铁路”作为整体进行申遗,就必须对沿线统筹保护,任何一处的差错会影响到成败。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王建波,阮仪三.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文化线路宪章》解读[J]. 城市规划.2009(4), 86-9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单霁翔.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 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中国名城.2009(05),4-1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姚迪.巨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及现实困境的思索――以大运河保护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10(01),48-51

  [4]汪芳,廉华. 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 2007 (7), 88-9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汪芳,廉华.线型旅游空间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J]. 华中建筑, 2007 (8),108-11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王景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发展[J].中国名城, 2010(8),4-8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30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