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本
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意义重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本篇1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指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从国情出发,科学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制定它可避免、减少经济决策的失误,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构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现现代化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代化”一词在“五四”以后关于东西文化观的争论中,已偶尔出现。柳克述在1927年出版的《新土耳其》一书中,就把“现代化”与“西方化”并提。1929年,胡适在为英文《基督教年鉴》写的《文化的冲突》一文中,正式使用了“一心一意的现代化”的提法。在这个时期,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或“欧化”。但是,有的人已经提出工业化的思想,如共产党人恽代英于1923年10月写的《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有的学者明确指出现代化具有广泛和具体两种含义,广泛的意义就是指进步,今日的人与物比从前的好,但就国家社会言,现代化即是工业化。凡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即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有的人明确指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1944年,毛泽东明确提出发展工业的问题。他说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敢于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欺负我们落后。因此,“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党的七大作出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伟大决定是顺理成章的。所以,我们说,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来源是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工业国,但最早提出这一思想是党的七大,而不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这说明,在1949年以前,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西化到工业化的过程。
四个现代化是在工业化实践中随着认识的发展而提出和发展的,这中间经过几个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阶段,四个现代化酝酿阶段(1954—1960年初)。1954年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这是被公认的四个现代化的最早提法。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两次提到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他领导人,也有相近的说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阶段,四个现代化形成与实施阶段(1960—1964年)。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提出“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此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后,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至此,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形成。这个思想形成后,没有立即付诸实施,原因是“大跃进”带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严重困难,迫使党和国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此后二、三年内,党和国家没有强调四个现代化。
经过艰难的调整,我国国民经济有了明显好转,党又重提四个现代化。1963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并第一次将农业现代化放在四个现代化的首位。1963年9月,中央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对今后的经济建设任务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至此,四个现代化进入实施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阶段,四个现代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8年)。1964年底1965年初,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四个现代化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也就是说,只是到了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四个现代化才真正代替单一的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中央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设计,我国准备从1966年起开始用“巨大而又稳重的步伐”进行建设。然而““””爆发了,虽然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实现四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但中心工作还是“抓革命”,四个现代化建设在艰难曲折中行进。
二、邓小平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展目标构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所讲的现代化绝不是仅仅追求工业经济的增长,而是初步体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邓小平认识到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 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讲话中他又指出:“要在本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 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邓小平一直没有停止对现代化目标的思考,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定,我们党认识到短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邓小平说,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对人民夸下的海口,不切实际,要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科学技术落后这个实际出发,来想问题,做事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79年12月,邓小平对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认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到1000美元,说准确点是800美元或稍多一点,而在 经济总量上可以居于世界前列,也可以说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党的十二大根据这一构想明确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1987年,邓小平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第一次对“三步走”经济 发展战略目标作了明确而又完整的表述。到此,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构想完整形成和成熟。十三大 报告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将产生久远而深刻的影响。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邓小平在世时,中国人民在顺利实现第一步目标的基础上,正向着第二步目标迈进。邓小平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第三步目标,怎样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这一重任历史地落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他们的继任者身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在2007年的十七大中,胡锦涛在报告中对我国发展提出了5个方面的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页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本
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本
上一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下一篇: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