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论文
幼儿教育小论文
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良好与否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小论文篇1
浅析幼儿教育中的误区及发展对策
幼儿教育中的误区与发展对策探讨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有计划、科学地培育幼儿,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育中的误区
1.品德教育知识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然而,在当前的幼儿品德教育中,人们大都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家长、教师教给幼儿许多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幼儿也能绘声绘色地讲解许多包含行为规范、为人处事道理的故事。另一方面,幼儿在行为中多表现出任性、自私、争抢、不懂礼貌、不分是非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只讲知识,忽视操行,以知识代替行为习惯,最终忽视的是德育知识与行为规范的双向联系。
2.智力开发超前化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就人的智力而言,在这一时期更具发展的可能性。把握时机开发幼儿智力,应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幼儿智力的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称,晚则失去良机,过早,特别是超出幼儿接受能力的“超前教育”,则会事与愿违。在现实中,家长、幼儿园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过于超前的现象,结果导致了幼儿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消沉、逆反心理较强,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
3.素质培养功利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许多家长看来,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什么都学、什么都会,所以不惜精力、财力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他们在选班的时候,往往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甚至不注意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致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不定。有的家长将幼儿的业余生活安排得很紧,孩子不堪重负,对学习厌倦,脾气也很大,以至于在幼儿园经常和其他小朋友争吵、打架。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出自自我梦想的延续、同事间攀比、孩子的出路等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而某些幼儿园则为了声誉做表面文章,宣传在幼儿园里什么都可以学到。由于这种利益的驱使,家长与教师在对幼儿教育时或监督惩罚、或金钱物质刺激,长此以往,孩子们反把学习当成了任务,当成了逃避惩罚、获得利益的手段,进而形成对学习的错误认识。
二、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幼儿教育应遵循发展相称原则
发展相称原则是指幼儿接受学习训练的准备与学习训练内容要相适应,也就是儿童的发展潜力与潜力开发的要求及采取的开发方式、手段等相吻合。幼儿时期是开发人的潜力的最佳时期,但这并不意昧着可以任意开发,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实施教育。所以,对于教育者而言,以科学的态度为幼儿确立一个可行的目标尤为重要。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趋向和可能,进行有选择、主次明确的教育。从幼儿教育的目的来分析,幼儿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让幼儿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词、具有某种特长,而主要在于开发人的潜力,使其在智力发展水平上有所提高,为今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坚定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教育者切不可把自己的兴趣、需要强加给幼儿,而是要在发现、培养幼儿兴趣的方向上下功夫。
2.幼儿教育既要言教,更要身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少教师把德育看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于是,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只注重言语上的循循善诱,不注重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殊不知幼儿年龄小,如同一张白纸,对大人的言行深信不疑。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可是自己却常闯红灯,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什么你们可以……我不可以……”这是孩子经常疑惑的地方。家长、教师的正确言行会使幼儿学到正确的处事要领,也会使幼儿是非不清,甚至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行为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这种养成是要通过行为来实现的。一方面,幼儿非常注意家长、教师的言行,确定他们的言行是否一致,另一方面则加以模仿,并在不断的模仿中形成道德标准。所以,家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用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幼儿教育要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他们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作为教育者,要在幼儿教育中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通过比赛、做操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之根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衡、导之以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行。
幼儿教育小论文篇2
试论幼儿教育思想现状
【摘要】目前中国由于独生子女的现实而使家长与社会更加重视幼儿教育,但传统的幼儿教育思想已失去了魅力与指导意义。本文就目前流行于中国的蒙台梭利、裴斯泰洛齐和洛克等几位西方幼儿教育思想家的思想作了介绍与分析,希望找出与中国教育现状契合的结合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幼儿教育;蒙台梭利;裴斯泰洛齐;洛克
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皆来源于独生子女的教育与成长。但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已远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对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学界到家长开始了幼儿教育思想新的探寻,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一是西方的教育思想,以蒙台梭利、裴斯泰洛齐、洛克为代表,二是中国传统的蒙学,三是近代中国的教育思想。本文集中评析西方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爱与自由:在中国的蒙台梭利
与旧式的教育方式相比,学者与家长一致发现解除幼儿的束缚最为重要,于是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便成了首要之选。蒙台梭利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想法与要求、发展儿童的天赋,这样就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蒙氏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部分:首先应该重视儿童的天赋,关心儿童自主个性的自由延伸。儿童用未经世的心灵感受世界和关系,从而确定爱憎亲疏,这是儿童先天自发能动力的基本体现,称之为“精神胚胎”;其次,儿童的天赋主要由行为举止来表现,所以应该重视儿童的活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蒙氏认为作为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活动具有了生命自我运动的意义;第三,儿童的成长在于发展,成人不得限制、环境不得限制、思想不得限制、活动不得限制。只有得到充分的自由,儿童才会发展出健康的性格。自蒙氏教育进入中国,其两大思想元素受到了关注:有准备的环境和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在蒙氏的教育设计中,幼儿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至关重要。儿童需要在顺应天性发展的环境中生活,必须摒弃带有成人意味的设计。关于幼儿与教师,更宽泛的定义——幼儿与教育者。蒙氏教育要求教师与家长完全脱离,教育属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与发展水平,且不再以讲授和管教为手段,要对幼儿施之以爱,保护幼儿的天性。蒙氏教育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思索如何教育独生子女的过程,也是向传统教育模式挑战的过程。
二、完善的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指归
瑞士的裴斯泰洛齐也是中国人较为钟情的教育家之一。裴氏教育的核心思想“一切为了孩子出发”,以幼儿为中心来构建教育思想,发展教育模式。教育适应自然,此为裴氏教育思想的一大关键。教育应顺其自然,顺应大自然、顺应小自然。人性只有在顺应自然中才能完成塑造。
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依人之本性而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天性,促进天赋能力的发展。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完全不同,后者提倡教育改变人之本性,人性可以通过教育由恶向善,也可以通过不成功的教育由善进恶。与蒙教育类似,裴氏也极力倡导爱的教育。裴氏之爱,涵盖多层含义。作为一种动力与工具,爱可以激发天赋,爱同时又可以是信任。只有教育者与幼儿之间相互信任,才可以建立一种真诚的关系,而一旦这种关系建立幼儿就会体验到幸福。在实施爱的教育中,裴氏与传统中国教育有一点契合之处——母亲的重要性。
爱源于母亲之爱,母亲本能的照顾与保护是幼儿幸福快乐的根本。裴氏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完善的人,人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强健的体魄、智慧的大脑、高尚的品行等。如何培养完善的人?裴氏认为有两大途径,一是三育并行,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父母通过家庭环境直接导致幼儿身心的最初塑造与道德启蒙。但单独的家庭教育无法完成教育的所有内容,学校教育就承担了这一角色,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三、尊重儿童:洛克绅士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西方的教育思想界中,英国人洛克较多的涉及了尊重儿童的问题。尊重儿童就应当关注儿童的精神存在,关注儿童理性的发展,鼓励儿童对自尊、正直和诚实等品质的追求。洛克倡导“绅士教育”,认为英国社会需要能够活跃于上流社会的贵族,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绅士为目的,尊重是培养绅士的基本保证。洛克的绅士培养计划大致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为此,他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对幼儿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细节都有严格要求;
其次,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洛克认为对幼儿必须加以管束。否则,幼儿就会流于溺爱,本性随之发生变化,更甚者在成人后不会运用理智。洛克思想之所以被中国人所引进直至接受,主要是他所倡导的“尊重儿童”的思想。在传统的中国教育观中,幼儿/孩子/子女是不被尊重的对象,而是被加以管制约束的。但一味的放纵与约束都是片面的教育模式,任何一种都有可能造成幼儿教育的严重后果。
所以,洛克的“尊重儿童”也仅为一种浪漫的构想,在实际教育实践中无法落实和完成。但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绅士教育”中的健康计划。洛克认为身体健康的标准并不是没有疾病,而是适应各种恶劣的外部环境,这样个体才可以幸福,国家富强。所以洛克要求对儿童实施近似于残酷的体质训练。而这一点我们可以以此来弥补独生子女身体素质教育中的一些不足。
参考文献:
[1]罗兰英.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238.
[2]刘文,林红霞.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37-4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钟文芳.试论裴斯泰洛齐“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