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
赵巧玲1由 分享
复习教学的功能在于对已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但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低效现象遏抑了复习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盲目引进。有的教师到了复习阶段,随意地引进各地的复习资料,大量地印发给学生训练。这种复习教学,缺乏针对性,内容失控,教师的盲目导致了学生的盲目,复习效果当然不会好。2.一味模拟。不少教师一进入复习教学,只是让学生做大量的模拟试卷。这种复习形式,其弊端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反复的综合训练,长期给学生多点刺激,实际上造成每个知识点学生的印象均不深刻,导致考试点模糊;二是同质知识点反复操练,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复习效果;三是一次次的模拟考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误入了“重负担、低质量”的怪圈。3.简单讲评。有的教师对学生复习训练的结果不予重视,不加反馈,训练题的讲评只对答案,不究过程。学生解答正确,教师便心满意足,不去追究和指导学生怎样得出这个结论,舍弃了最有价值的“怎样”(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复习教学达不到“使学生掌握规律、方法”的高度。4.指导失控。某些教师教学能力较低,无论是复习内容的选择、复习层次的把握,都不得要领;有的只是对以前的教学内容作重复的讲解,缺乏给学生新鲜的刺激,系统的梳理,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要革除上面所列举的几种低效复习教学的弊端,我们必须确立以下几个教学观念。
1.目标观念
复习目标是复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复习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复习目标,其意义在于使复习工作明确方向,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有利于克服师生复习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而,目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这种教学以确定目标为先导,以达成目标为终结,整个教学过程都紧扣目标,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就是复习效率的高低。
2.能力观念
素质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培养能力。所谓“能力”,指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认知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最近几年的语文试卷命题分析,无论是高考试题,还是各类中考试题,都注重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记忆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小,课本内的知识逐步向课外材料延伸。这一命题思路,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包括复习教学,要把能力训练和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只有培养学生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即信息的接收、处理、加工改造的能力),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境界。
3.实践观念
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师讲得再深再透再有水平,也只能使学生达到“懂”的水平。而要使学生具备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标志的能力,必须有赖于实践。因此,复习教学必须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为主。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定向(给复习目标、复习任务)、释疑、讲评。把教师的“讲”压缩到最“精”的程度,学生才有可能在充分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能力。有效的复习教学模式,必须是一种师与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的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地体现,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才会扎实有效。
4.反馈观念
反馈原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认知活动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同信息反馈连在一起。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实际上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流动过程。有了教师发出的信息,才有学生读书、思考、复习等学习活动,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信息加以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再生复习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复习教学中获取反馈信息,一般有三个时机:一是提示和分解目标时的反馈;二是学生训练时的反馈(教师巡视收集);三是讲评练习题时的反馈。复习教学中重视信息反馈,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纠正错误认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
教学观念制约教学实践,要使复习教学走上高效率的轨道,必须以上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努力改善复习教学的实践。其基本做法可整理为以下几点:
1.复习目标的确定
正确地确定复习目标,才能有效地展开复习活动。在制订复习目标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适纲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有《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又有省、市《初中毕业、升学会考考纲》的考试目标。考试目标小于大纲教学目标。而考纲则是试卷命题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和应用考纲,并以考试目标为凭借,精心设计复习教学的目标。初中语文毕业、升学会考的目标一般分为五大块:一是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它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标点、修辞、常识等知识点。二是现代文阅读,要求以三种文体为材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从五个角度(重要词、句的语境含义;段、篇的结构和层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不同文体的主要写作方法;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检测五种阅读能力(筛选能力、解释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三是文言文阅读,其目标为理解词义(实词和虚词)、理解句意(翻译重点语句)、理解文意(把握段、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是写作,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五是听力部分,要求能摘录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能把握段、篇的中心和要点。复习目标则对考试目标作具体的分解、调整。②明确性。复习目标的明确性主要体现在:(1)以学生为行为主体, 即明确学生的知识达成度;(2)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表述, 即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3)带有一定的具体标准。③层次性。 复习目标应实施复习信息的定度控制,也就是对传输的复习信息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进行控制,以达到学生稳定地、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定度过高,则是超纲复习,拔苗助长;定度过低,则不能达到考试要求,也无法与试题吻合,也达不到初中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如掌握修辞方法有三个层次:一是能判断是什么修辞方法;二是能指出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三是能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写一段话。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初中复习教学目标应定度到第二层次。
2.复习内容的选择
复习内容指的是学生复习训练的材料。复习教学过程,说到底是复习材料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复习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复习效率的高低。选择复习内容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1 )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复习内容是复习目标的具体体现,选择复习内容要受到复习目标的制约,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如省中考纲要中有“理解课本中作注的部分疑难词语”这一考试目标。加强针对性,就要注意“作注”和“疑难”这两个关键词。“作注”限定了词语复习的范围,“疑难”一般是指词的本义与语境中的含义不尽一致(如比喻义、引申义)和有其特定用法的词。如《海燕》中的“翡翠”(比喻义)、《匆匆》中的“徘徊”(引申义)、《春天的脚步》中的“鳞次栉比”(专用于建筑物)等。筛选此类词语作为复习训练材料,增强与考试目标的对应度。二是要针对训练对象(学生)的实际。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扎实,复习训练时可以淡化,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薄弱,必须选取相关材料进行强化训练。(2)典型性。 复习内容选材的典型性,指的是既要注意到训练材料对知识点的涵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
如一组标点符号使用的复习训练材料,应考虑到各种标点的使用情况,尤其要选取学生容易出错的,像陈述句有疑问成分的句末标点、引文中的引号和点号的配合使用等作为训练材料。又如语段的阅读训练,在命题时要力求考虑到结构、内容、写法、语言等多种角度。只要复习材料典型,就能“以一当十”,掌握规律,培养能力,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复习流程的安排
根据复习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情绪,优化复习训练程序,把复习流程工艺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
常见的语文总复习有两种方式:一是竖式复习,即按课文、单元为序进行复习。这种一篇课文、一个单元均从语音、词语、标点、修辞、语法、内容、结构、写法等展开复习的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①知识点零碎,缺乏系统性;②与平时教学重复,缺乏新鲜感;③与毕业、升学会考试卷命题思路不一致,缺乏对应性。二是横式复习,即按初中语文知识点为板块进行复习。这种以知识点为“链”,从课内和课外选取相关同质材料实施训练的方式,其特点是:①知识点集中,系统性强,给学生以强刺激;②这种集约式复习打破了平时的单元式教学: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组合,学生具有新鲜感;③与《考纲》中的“考试目标”和中考试卷结构对应,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中考复习阶段的训练程序可安排为以下五步:①摸底测试,即利用《考纲》中的样卷或前一年的中考试卷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检测。摸底测试的目的在于:一是了解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的现状,为确定复习目标和复习重点提供有效信息;二是使学生了解中考试卷的基本结构、题型和难度。②系统复习,即根据考试的范围、要求和复习目标,按知识板块指导学生逐项对应复习。复习时,教师宜编制好相应的训练题,注意到知识的涵盖面,以提高复习的效率。③重点复习,即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某些富有能力训练价值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重点复习时要注意到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④综合练习,即将初中语文知识集约,编制训练题供学生训练。④模拟测试,根据中考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编制试卷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目的在于:一是检验复习效果;二是为后续的复习提供校正信息,以便查漏补缺。上述的五步复习法既注意到系统复习,又突出重点复习;既有单项性训练,又有综合性训练;既有承前联系,巩固已学知识,又有蒙后操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素质。
4.复习课型的设计
复习课型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提高能力。
下面根据复习的内容,介绍几种复习课的课型。
①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复习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过程为:确立目标(教师提示本课时复习的知识要求、复习范围、达标层次以及复习方法)→提示内容(由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分析特点,把握难点)→实践训练(学生根据训练要求,或整理训练材料,或完成教师编制的书面练习,或分组讨论相关的训练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信息反馈(统计完成率、正确率,追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回授小结(分析典型错误,传授纠偏方法,归纳知识要点,预测考试题型)。这种课型设计的优点表现在:目标的体现度,主体的确保度,方法措施的有效度,教学效果的达成度。
②应用文复习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程序为:理出写作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格式、内容、语言三方面整理写作要求)→对照要求,评议实例(投影正确实例,学生按要求逐条对照明确)→修改错误实例(投影错误实例,指导学生修改完善)→提供材料训练写作(指导学生审察题目,摈弃材料中的干扰信息)→交换修改作文,互相评议交流。这种课型设计的优点:一是紧扣训练目标和改、写两种考试题型;二是训练过程逐步推进,由理性的初步理解到感性的深入理解,再到实际运用,最后强化巩固;三是节奏快,变化多,时效高,输入的信息量大。
③大作文写作训练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程序为:提示文体特点(从各类文体的写作目的、谋篇布局、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复习,使学生明确其写法)→交代写作要求(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依据,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以及书写、字数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出示命题(或提供材料),指导审题→列出提纲,互相交流(提纲中要求体现基本内容的结构层次)→写作训练(时间紧张,亦可口头作文)→交流评改(既可是就主要写作要求进行评改,也可是综合性的评改)。此种课型设计的优点在于:既传授写作知识,又注重实践操练;既有写前指导,又强调写后评改。
④试卷讲评课型。这种课型的操作程序为:教师解说命题意图,评价试卷(从考试知识点、考查能力、试卷题型、难度等级以及预估分数、试卷特点等角度加以说明)→逐题讲评分析,订正错误(可由学生讲答案和解题思路、方法,教师作适当点拨启发)→教师小结考试情况,分析典型错误。试卷讲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解题程序和方法的指导;二是要善于分析典型错误的原因;三是要强调答题的规范。
优化课型设计,还必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习惯进行分配,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作出调整。
5.复习方法的应用
要提高复习效率,还必须讲究复习方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可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对某些识记性的而又分布面广的知识,可“编制简明实用的图表”,使知识集中化、条理化。如“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这一知识点,可按“姓名”、“国籍”、“时代”、“主要作品”等项目分类编表格,填写复习;又如“识记课本中有注音的部分生字的读音”这一知识点,可将这些生字的读音按其音节分类编制表格。这种归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复习,能使我们对知识的“瞬间记忆”上升为比较牢固的“长效记忆”,而且,将原本分散的知识集中在一张表格上,便于后续的再复习。
对某些理解、分析性的知识,可根据有关知识的不同特点,采用“比较法”进行复习和训练。某些知识与知识之间,由于差别细微,往往容易混淆。这就需要对它们作细致的异同比较。如“近义词选用”,可将备选的几个近义词,从词性、词义、词的适用范围、词的感情色彩及搭配等方面加以比较,从中选出最恰当的词。又如分析句子成分,宾语和补语两种成分一般都出现在谓语之后,因此,常常容易“张冠李戴”。如果从句子的结构和词性上作一番细细的比较,就不难掌握它们的不同特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对一些应用性的知识和阅读简答题,可采用“找规律”的方法进行复习。如“变换句式”,先要明确两种句式的不同特点,然后通过实例分析,找出变换的规律。比方说,要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就有三点要领:一是要加表示反问的语气词;二是将原句否定形式改为肯定形式,肯定形式改为否定形式;三是将句号改为问号。掌握了这些规律,自然就培养了“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的阅读训练,在解题上同样有规律可循。阅读简答题的一般解题程序为:审察题干,发掘提示性信息→根据命题角度,确定阅读材料→筛选相关语句,截取关键字眼→按照表述要求,加工改造形成答案。这种复习方法,将巩固知识、传授方法、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充分发挥复习教学的功能,切实提高初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是一个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一课题研究必将不断深入。
要革除上面所列举的几种低效复习教学的弊端,我们必须确立以下几个教学观念。
1.目标观念
复习目标是复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复习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复习目标,其意义在于使复习工作明确方向,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有利于克服师生复习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而,目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这种教学以确定目标为先导,以达成目标为终结,整个教学过程都紧扣目标,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就是复习效率的高低。
2.能力观念
素质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培养能力。所谓“能力”,指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认知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最近几年的语文试卷命题分析,无论是高考试题,还是各类中考试题,都注重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记忆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小,课本内的知识逐步向课外材料延伸。这一命题思路,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包括复习教学,要把能力训练和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只有培养学生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即信息的接收、处理、加工改造的能力),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境界。
3.实践观念
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师讲得再深再透再有水平,也只能使学生达到“懂”的水平。而要使学生具备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标志的能力,必须有赖于实践。因此,复习教学必须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为主。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定向(给复习目标、复习任务)、释疑、讲评。把教师的“讲”压缩到最“精”的程度,学生才有可能在充分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能力。有效的复习教学模式,必须是一种师与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的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地体现,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才会扎实有效。
4.反馈观念
反馈原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认知活动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同信息反馈连在一起。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实际上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流动过程。有了教师发出的信息,才有学生读书、思考、复习等学习活动,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信息加以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再生复习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复习教学中获取反馈信息,一般有三个时机:一是提示和分解目标时的反馈;二是学生训练时的反馈(教师巡视收集);三是讲评练习题时的反馈。复习教学中重视信息反馈,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纠正错误认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
教学观念制约教学实践,要使复习教学走上高效率的轨道,必须以上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努力改善复习教学的实践。其基本做法可整理为以下几点:
1.复习目标的确定
正确地确定复习目标,才能有效地展开复习活动。在制订复习目标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适纲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有《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又有省、市《初中毕业、升学会考考纲》的考试目标。考试目标小于大纲教学目标。而考纲则是试卷命题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和应用考纲,并以考试目标为凭借,精心设计复习教学的目标。初中语文毕业、升学会考的目标一般分为五大块:一是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它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标点、修辞、常识等知识点。二是现代文阅读,要求以三种文体为材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从五个角度(重要词、句的语境含义;段、篇的结构和层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不同文体的主要写作方法;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检测五种阅读能力(筛选能力、解释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三是文言文阅读,其目标为理解词义(实词和虚词)、理解句意(翻译重点语句)、理解文意(把握段、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是写作,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五是听力部分,要求能摘录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能把握段、篇的中心和要点。复习目标则对考试目标作具体的分解、调整。②明确性。复习目标的明确性主要体现在:(1)以学生为行为主体, 即明确学生的知识达成度;(2)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表述, 即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3)带有一定的具体标准。③层次性。 复习目标应实施复习信息的定度控制,也就是对传输的复习信息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进行控制,以达到学生稳定地、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定度过高,则是超纲复习,拔苗助长;定度过低,则不能达到考试要求,也无法与试题吻合,也达不到初中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如掌握修辞方法有三个层次:一是能判断是什么修辞方法;二是能指出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三是能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写一段话。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初中复习教学目标应定度到第二层次。
2.复习内容的选择
复习内容指的是学生复习训练的材料。复习教学过程,说到底是复习材料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复习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复习效率的高低。选择复习内容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1 )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复习内容是复习目标的具体体现,选择复习内容要受到复习目标的制约,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如省中考纲要中有“理解课本中作注的部分疑难词语”这一考试目标。加强针对性,就要注意“作注”和“疑难”这两个关键词。“作注”限定了词语复习的范围,“疑难”一般是指词的本义与语境中的含义不尽一致(如比喻义、引申义)和有其特定用法的词。如《海燕》中的“翡翠”(比喻义)、《匆匆》中的“徘徊”(引申义)、《春天的脚步》中的“鳞次栉比”(专用于建筑物)等。筛选此类词语作为复习训练材料,增强与考试目标的对应度。二是要针对训练对象(学生)的实际。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扎实,复习训练时可以淡化,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薄弱,必须选取相关材料进行强化训练。(2)典型性。 复习内容选材的典型性,指的是既要注意到训练材料对知识点的涵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
如一组标点符号使用的复习训练材料,应考虑到各种标点的使用情况,尤其要选取学生容易出错的,像陈述句有疑问成分的句末标点、引文中的引号和点号的配合使用等作为训练材料。又如语段的阅读训练,在命题时要力求考虑到结构、内容、写法、语言等多种角度。只要复习材料典型,就能“以一当十”,掌握规律,培养能力,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复习流程的安排
根据复习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情绪,优化复习训练程序,把复习流程工艺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
常见的语文总复习有两种方式:一是竖式复习,即按课文、单元为序进行复习。这种一篇课文、一个单元均从语音、词语、标点、修辞、语法、内容、结构、写法等展开复习的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①知识点零碎,缺乏系统性;②与平时教学重复,缺乏新鲜感;③与毕业、升学会考试卷命题思路不一致,缺乏对应性。二是横式复习,即按初中语文知识点为板块进行复习。这种以知识点为“链”,从课内和课外选取相关同质材料实施训练的方式,其特点是:①知识点集中,系统性强,给学生以强刺激;②这种集约式复习打破了平时的单元式教学: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组合,学生具有新鲜感;③与《考纲》中的“考试目标”和中考试卷结构对应,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中考复习阶段的训练程序可安排为以下五步:①摸底测试,即利用《考纲》中的样卷或前一年的中考试卷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检测。摸底测试的目的在于:一是了解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的现状,为确定复习目标和复习重点提供有效信息;二是使学生了解中考试卷的基本结构、题型和难度。②系统复习,即根据考试的范围、要求和复习目标,按知识板块指导学生逐项对应复习。复习时,教师宜编制好相应的训练题,注意到知识的涵盖面,以提高复习的效率。③重点复习,即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某些富有能力训练价值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重点复习时要注意到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④综合练习,即将初中语文知识集约,编制训练题供学生训练。④模拟测试,根据中考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编制试卷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目的在于:一是检验复习效果;二是为后续的复习提供校正信息,以便查漏补缺。上述的五步复习法既注意到系统复习,又突出重点复习;既有单项性训练,又有综合性训练;既有承前联系,巩固已学知识,又有蒙后操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素质。
4.复习课型的设计
复习课型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提高能力。
下面根据复习的内容,介绍几种复习课的课型。
①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复习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过程为:确立目标(教师提示本课时复习的知识要求、复习范围、达标层次以及复习方法)→提示内容(由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分析特点,把握难点)→实践训练(学生根据训练要求,或整理训练材料,或完成教师编制的书面练习,或分组讨论相关的训练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信息反馈(统计完成率、正确率,追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回授小结(分析典型错误,传授纠偏方法,归纳知识要点,预测考试题型)。这种课型设计的优点表现在:目标的体现度,主体的确保度,方法措施的有效度,教学效果的达成度。
②应用文复习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程序为:理出写作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格式、内容、语言三方面整理写作要求)→对照要求,评议实例(投影正确实例,学生按要求逐条对照明确)→修改错误实例(投影错误实例,指导学生修改完善)→提供材料训练写作(指导学生审察题目,摈弃材料中的干扰信息)→交换修改作文,互相评议交流。这种课型设计的优点:一是紧扣训练目标和改、写两种考试题型;二是训练过程逐步推进,由理性的初步理解到感性的深入理解,再到实际运用,最后强化巩固;三是节奏快,变化多,时效高,输入的信息量大。
③大作文写作训练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程序为:提示文体特点(从各类文体的写作目的、谋篇布局、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复习,使学生明确其写法)→交代写作要求(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依据,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以及书写、字数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出示命题(或提供材料),指导审题→列出提纲,互相交流(提纲中要求体现基本内容的结构层次)→写作训练(时间紧张,亦可口头作文)→交流评改(既可是就主要写作要求进行评改,也可是综合性的评改)。此种课型设计的优点在于:既传授写作知识,又注重实践操练;既有写前指导,又强调写后评改。
④试卷讲评课型。这种课型的操作程序为:教师解说命题意图,评价试卷(从考试知识点、考查能力、试卷题型、难度等级以及预估分数、试卷特点等角度加以说明)→逐题讲评分析,订正错误(可由学生讲答案和解题思路、方法,教师作适当点拨启发)→教师小结考试情况,分析典型错误。试卷讲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解题程序和方法的指导;二是要善于分析典型错误的原因;三是要强调答题的规范。
优化课型设计,还必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习惯进行分配,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作出调整。
5.复习方法的应用
要提高复习效率,还必须讲究复习方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可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对某些识记性的而又分布面广的知识,可“编制简明实用的图表”,使知识集中化、条理化。如“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这一知识点,可按“姓名”、“国籍”、“时代”、“主要作品”等项目分类编表格,填写复习;又如“识记课本中有注音的部分生字的读音”这一知识点,可将这些生字的读音按其音节分类编制表格。这种归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复习,能使我们对知识的“瞬间记忆”上升为比较牢固的“长效记忆”,而且,将原本分散的知识集中在一张表格上,便于后续的再复习。
对某些理解、分析性的知识,可根据有关知识的不同特点,采用“比较法”进行复习和训练。某些知识与知识之间,由于差别细微,往往容易混淆。这就需要对它们作细致的异同比较。如“近义词选用”,可将备选的几个近义词,从词性、词义、词的适用范围、词的感情色彩及搭配等方面加以比较,从中选出最恰当的词。又如分析句子成分,宾语和补语两种成分一般都出现在谓语之后,因此,常常容易“张冠李戴”。如果从句子的结构和词性上作一番细细的比较,就不难掌握它们的不同特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对一些应用性的知识和阅读简答题,可采用“找规律”的方法进行复习。如“变换句式”,先要明确两种句式的不同特点,然后通过实例分析,找出变换的规律。比方说,要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就有三点要领:一是要加表示反问的语气词;二是将原句否定形式改为肯定形式,肯定形式改为否定形式;三是将句号改为问号。掌握了这些规律,自然就培养了“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的阅读训练,在解题上同样有规律可循。阅读简答题的一般解题程序为:审察题干,发掘提示性信息→根据命题角度,确定阅读材料→筛选相关语句,截取关键字眼→按照表述要求,加工改造形成答案。这种复习方法,将巩固知识、传授方法、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充分发挥复习教学的功能,切实提高初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是一个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一课题研究必将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