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时间:
孙德田1由 分享
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审美的萌芽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能正确区分善恶、美丑,能以善为美,进而能热爱美、创造美,这才是小学低段审美教育的目的。而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主要阵地。多年实践证明,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美育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理解教材,感受美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格素质。特别是作品中优美的文字,鲜明的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自豪感,它能使枯燥的文字化为美好的形象,把干巴巴的道德说教变成吸引人,令人心悦诚服的鲜明形象。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采取诵读——自悟——想象的手段,先让学生多次诵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其语言魅力,特别是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结构严谨的排比、恰如其分的夸张。然后再自读自悟,最后是听,朗读想象。让孩子们轻轻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一起去游览富饶的西沙群岛,我则播放轻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朗读完毕,孩子们依然闭着眼睛,如痴如醉,沉浸在西沙群岛奇异的景色之中……他们睁开眼睛时,我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争相回答:深浅不一、色彩绚丽的海水;形状各异的珊瑚;多得数不清的鱼儿;海滩上美丽的贝壳;海岛上成群飞翔的海鸟……相机引导:“这么美丽富饶的海岛,你们喜欢吗?”“喜欢!”“我能住在这里,该多好啊!”“长大后,我也要像这些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这美丽的祖国的南大门。”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向往的小脸,一双双明澈的眸子。我想:这堂课是成功的,孩子们已于自觉不自觉中接受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美育课,他们已懂得从祖国语言文字中去欣赏美、理解美。
二、观察插图,发现美
小学低段语文课本上有着丰富的插图,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风土人情,童话故事等各个方面,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无不吸引学生畅游其中而获得美的享受。比如,学习《游园不值》一诗时,光靠口干舌燥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而再看看插图:园外探出的俏丽的杏花,墙内若隐若现的一抹嫣红。这就能勾起学生无限遐想,此时再诵读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早已随着诗人的脚步,来到了这春意盎然的杏花园边,内心早已涌起那种无以言传的暖意,同作者产生了共鸣,当然已入情入境,受到了美的熏陶、感染。
三、置身自然,体会美
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逐渐学会体味美、联想美,进而学会理解美、热爱美、创造美。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行审美教育。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它是美育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充满生机,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掌握的一种审美对象。
如:春天到了,可组织学生踏青寻觅,去感受春的娇媚,春的生机。那潺潺流淌的小溪,溪中欢快的小鱼,花园里的姹紫嫣红,草地上的绿意盎然,田野里泥土的芬芳……秋天里,我们还可以去登高望远,去感受秋的魅力,秋的博大。明净高远的天空,依水照镜的垂柳,红脸垂首的高粱,吐絮如云的棉花,果园里扑鼻的清香……学生们已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大自然怀抱中,岂有不爱我河山,爱我祖国之理?还用得上道德说教吗?
四、创新学习,探究美
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选入教材的课文大多是有深邃的蕴意,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如果教师允许学生富有个人情感的阅读,就有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我在教学《独坐敬亭山》一文时,让学生们在充分看图,多次朗读本诗,体会意境后,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们的答案不一,可真富有童趣。有的说“这个地方可真美,没有环境污染。”有的说“李白真会享受,独自欣赏美景。”有的说“这些鸟儿可真无情,为什么不留下来陪一下李白呢?”还有的说“要是我,我才不会觉得孤单寂寞,相反还会觉得清静悠闲。”这些不一的回答,真令人赏心悦目。阅读,求的就是独特的感受,这种独特的感受,才是人性的,如果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何谈美感!
五、积累感悟,鉴赏美
一位教育家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培根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所以,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尤其重要的。
作为教师,就应当找准相应的契机,在阅读材料蕴含情感的关键处着意点拨学生心灵的琴弦,诱发他们的情感以引起共鸣,从而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平时,我们准备了一个摘抄本,让孩子们平时学会摘抄优美词句和名人名言,在课前五分钟一起品读、欣赏,从而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
六、口语交际,延伸美
低年级口语交际亦是审美教育的阵地。低年级的口语交际大部分洋溢着人文关怀。寻找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动物间的相互帮助,学习礼貌待人接物……无不有着美的一面。教师完全可在教学中抓住闪光点,寻找契机,相应让学生感受真诚、友善、美好。还可以抓住儿童特点,进行专题讨论。如:《我爱我家》、《我与地球妈妈》、《我最爱看动画片》等。还可以创设情景,进行模拟活动,进行生活化教学。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购物》时,可先让学生回家去了解日常用品的价格、性能。第二天在课堂上,请一位同学扮演售货员,几名学生分头去买商品,通过他们逼真的表演,孩子们知道了买东西要讨价还价,要物有所值,更知道怎样礼貌购物、文明购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
因此,作为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师,要自始至终不忘审美教育,将美育贯穿始终,渗透于点点滴滴的教学行为中。在这种大语文的教学环境中,孩子们肯定会具有不一般的审美能力,会将美视为人生珍宝。
一、理解教材,感受美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格素质。特别是作品中优美的文字,鲜明的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自豪感,它能使枯燥的文字化为美好的形象,把干巴巴的道德说教变成吸引人,令人心悦诚服的鲜明形象。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采取诵读——自悟——想象的手段,先让学生多次诵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其语言魅力,特别是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结构严谨的排比、恰如其分的夸张。然后再自读自悟,最后是听,朗读想象。让孩子们轻轻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一起去游览富饶的西沙群岛,我则播放轻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朗读完毕,孩子们依然闭着眼睛,如痴如醉,沉浸在西沙群岛奇异的景色之中……他们睁开眼睛时,我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争相回答:深浅不一、色彩绚丽的海水;形状各异的珊瑚;多得数不清的鱼儿;海滩上美丽的贝壳;海岛上成群飞翔的海鸟……相机引导:“这么美丽富饶的海岛,你们喜欢吗?”“喜欢!”“我能住在这里,该多好啊!”“长大后,我也要像这些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这美丽的祖国的南大门。”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向往的小脸,一双双明澈的眸子。我想:这堂课是成功的,孩子们已于自觉不自觉中接受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美育课,他们已懂得从祖国语言文字中去欣赏美、理解美。
二、观察插图,发现美
小学低段语文课本上有着丰富的插图,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风土人情,童话故事等各个方面,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无不吸引学生畅游其中而获得美的享受。比如,学习《游园不值》一诗时,光靠口干舌燥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而再看看插图:园外探出的俏丽的杏花,墙内若隐若现的一抹嫣红。这就能勾起学生无限遐想,此时再诵读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早已随着诗人的脚步,来到了这春意盎然的杏花园边,内心早已涌起那种无以言传的暖意,同作者产生了共鸣,当然已入情入境,受到了美的熏陶、感染。
三、置身自然,体会美
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逐渐学会体味美、联想美,进而学会理解美、热爱美、创造美。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行审美教育。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它是美育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充满生机,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掌握的一种审美对象。
如:春天到了,可组织学生踏青寻觅,去感受春的娇媚,春的生机。那潺潺流淌的小溪,溪中欢快的小鱼,花园里的姹紫嫣红,草地上的绿意盎然,田野里泥土的芬芳……秋天里,我们还可以去登高望远,去感受秋的魅力,秋的博大。明净高远的天空,依水照镜的垂柳,红脸垂首的高粱,吐絮如云的棉花,果园里扑鼻的清香……学生们已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大自然怀抱中,岂有不爱我河山,爱我祖国之理?还用得上道德说教吗?
四、创新学习,探究美
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选入教材的课文大多是有深邃的蕴意,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如果教师允许学生富有个人情感的阅读,就有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我在教学《独坐敬亭山》一文时,让学生们在充分看图,多次朗读本诗,体会意境后,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们的答案不一,可真富有童趣。有的说“这个地方可真美,没有环境污染。”有的说“李白真会享受,独自欣赏美景。”有的说“这些鸟儿可真无情,为什么不留下来陪一下李白呢?”还有的说“要是我,我才不会觉得孤单寂寞,相反还会觉得清静悠闲。”这些不一的回答,真令人赏心悦目。阅读,求的就是独特的感受,这种独特的感受,才是人性的,如果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何谈美感!
五、积累感悟,鉴赏美
一位教育家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培根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所以,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尤其重要的。
作为教师,就应当找准相应的契机,在阅读材料蕴含情感的关键处着意点拨学生心灵的琴弦,诱发他们的情感以引起共鸣,从而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平时,我们准备了一个摘抄本,让孩子们平时学会摘抄优美词句和名人名言,在课前五分钟一起品读、欣赏,从而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
六、口语交际,延伸美
低年级口语交际亦是审美教育的阵地。低年级的口语交际大部分洋溢着人文关怀。寻找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动物间的相互帮助,学习礼貌待人接物……无不有着美的一面。教师完全可在教学中抓住闪光点,寻找契机,相应让学生感受真诚、友善、美好。还可以抓住儿童特点,进行专题讨论。如:《我爱我家》、《我与地球妈妈》、《我最爱看动画片》等。还可以创设情景,进行模拟活动,进行生活化教学。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购物》时,可先让学生回家去了解日常用品的价格、性能。第二天在课堂上,请一位同学扮演售货员,几名学生分头去买商品,通过他们逼真的表演,孩子们知道了买东西要讨价还价,要物有所值,更知道怎样礼貌购物、文明购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
因此,作为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师,要自始至终不忘审美教育,将美育贯穿始终,渗透于点点滴滴的教学行为中。在这种大语文的教学环境中,孩子们肯定会具有不一般的审美能力,会将美视为人生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