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释放人文性能量的智慧的方法分析
时间:
若木1由 分享
价值引领、情感熏陶和理性触摸构成了初中语文人文性特质的主要达成目标。现实的困惑是,前两者言之者众,经验迭出,“理性触摸”却明显成为一条“短腿”,所言甚少。而构成人文性特质的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理性触摸的缺失必然带来价值引领和情感熏陶的弱化甚至扭曲。
初中生虽不需专门学习哲学和辩证法,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对已经“送”到你面前的理性“闪光”视而不见。否则,下列现象就很难避免:2011年中考,咸宁市的作文题是《示弱挺好》,为“强”唱惯了颂歌的考生们怎么也找不到“示弱好”的原因;镇江市的作文题为《理解是个慢慢的过程》,说惯“快”好的考生们说不出“理解”需要“慢”的理由;青海要求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作文,清远市要求以“顺流逆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这两地的很多考生都因为缺少起码的理性思维而陷入构思困境;百色题《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隐含着对“享受”的对象作一番辩证思考的要求,这也使不少考生难以下笔。
初中生必须也完全可能触摸哲理的温度,具有思辨的力量。多年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并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一分为二、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辩证观点,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多角度而不是单一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的观点;有关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的观点等。我与学生一起悟大家之论,察哲人之思,学智者之辩,尝试智慧表达,让学生不断接受、贮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能量,为他们今后成为“善于哲思的智者”打好基础。
一、引发辩证思考,走进文本的哲理境界
(一)抓住义理重锤敲打
事、情、理有机结合的文章,必须在“知事”“动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理”。如果“明理”关乎哲理思考,更须重锤敲击,亮出火花。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故事性强,父子之情也很感人,但这些都是由篇末的议论支撑的,感悟文章的情感世界,必先走进文本的哲理境界,思考问题:“我”为什么感到“惊奇而自豪”?“我”到底明白了什么?我与学生一起理出三对矛盾,讨论其哲理内涵:一是险与夷。人生之旅,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总会遇到曲折坎坷,甚至险情。此时如果你“感到前途渺茫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不思进取,那你必然会跌入“险”的深渊不能自拔,“险”会越来越多,小“险”会变成大“险”,甚至“夷”中生“险”;相反,如果你不失自信,迎“险”而上,那就能化险为夷,登上美妙的人生之巅。二是思与行。如果老是只想到困难,“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不跨出尝试战胜困难的“最初的一小步”,那么等待你的将是永远的黑暗;只有既“思”困难又“思”希望,且“思”且“行”,才能冲出阴影,走向光明。三是短和长。在崎岖的险道上跋涉,短短的“一小步”都是很可贵的,正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断积累书写着漫长的人生之路……“我”的经历化作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我”怎么能不“惊奇而自豪”呢?篇末的“我”分明是智者,而走进文本深处的师生与“我”共同完成此番哲思之旅,共同享受优质思维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二)理出矛盾辩证解读
《荒岛余生》中的鲁滨孙只身流落至荒无人烟的孤岛,文章描写了正常人一开始很难避免的消极情绪——“孤独凄凉”“沮丧无聊”……但他最终成为厄运的战胜者。这是为何?我与学生理出鲁滨孙面对的四对矛盾——“生”与“死”;“有”与“无”;“近”与“远”;“思”与“行”。师生一起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作辩证解读,答案在七嘴八舌中逐渐明朗,那就是:从“坏”处看到“好”;从“害”处看到“利”;从“不幸”中看到“幸”;在“思”后付诸“行”,这些哲思促使鲁滨孙成为令人敬佩的生命强者。
(三)点燃烛光照亮哲思
有的课文并没有明显的“论”可以共享,“哲思之旅”也许要师生自己设计,照亮“哲思之旅”的烛光也许要师生自己点燃。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若明若暗,总是结合着紫藤萝瀑布的“流”逐层深入地展开。此时我们需要探索一条能与作者同步的哲思之路:文章先是说藤萝“仿佛在流动,在欢笑”,这是运用视错觉凸现其盛开的壮观;接着说紫藤萝瀑布由眼前视觉的“流”变化为“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内蕴深了一层——由花的怡情悦性功能转入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最后又由写“流”的过程发展到写“流”的结果:“……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师生需要思考的是:作者的感悟进入了怎样的层次,把握着怎样的哲理人生?当我们能点亮一盏烛照生命的智慧之灯,一切便豁然开朗:花和人遇到的各种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才是永恒的、无限的;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我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怨天尤人,而应珍惜生命,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汇入生命的长河,成为“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中亮丽的一朵。如此,师生的哲思之“流”与作者“赏花——惜花——思花”这一咏物明理之“流”同步,对作者惜时而行和开朗达观的情怀所产生的共鸣强烈而久远。
(四)着眼技法专题研讨
如果文本具有典型的辩证审美艺术,那么让学生透视文本体现的诸多矛盾体,也是一次很有趣味的穿越“艺术辩证法”之旅。例如学习《威尼斯商人》(节选),我曾与同学们围绕“蓄”与“转”、“伏”与“应”、“进”与“退”和“张”与“弛”等四对矛盾展开剧本矛盾冲突设置艺术的专题研讨,在学生较为熟悉“生活辩证法”的同时,再为他们插上“艺术辩证法”这个翅膀。
二、漫步当代文苑,开拓睿智的理性眼光
如果说情感类时文的鉴赏吸纳能使学生远离情感沙漠,构建生意盎然的情感绿洲,那么哲理类时文的品读积淀能使学生走近哲人智者,架构慧心铺设的人生之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组织综合性语文活动时,我与学生一起寻觅哲理类时文,随时交流切磋,让思想在哲学的天空里翱翔,让生活在智慧的河流中穿越。
当学生囿于“阳刚之美”而不及其他时,一篇题为《柔韧的抗衡》的短文让学生眼睛一亮:
舅舅喜欢用深山里的龙须藤编织采栗篮,而我对龙须藤却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过于柔软,是那种攀附在树身上的寄生藤,没有骨气。于是,编篮时,我执意选择一种径直向着阳光生长的荆条,阳刚而秀颀。
篮子编好后,就派上了用场。采板栗时通常要从高高的栗子树上抛下来,不几天,我编的荆条篮就因反复撞击在坚硬的岩石上而变形溃散。令人惊奇的是,舅舅编的篮子却完好如初。看我迷惑不解的神情,舅舅微笑着说:“有时候,柔韧比刚硬更具优势,如这两只篮子,当牢固结实的荆条篮被摔得崩溃、断裂时,柔韧无比的龙须藤篮却伸屈自如,不折不挠。”
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如果它正遭遇苦难、挫折的撞击,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的防护网,它比刚性的对抗更不易受伤,更能承受命运的挤压。
文章所叙是生活中的小事,却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同学说,“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的防护网”——这是对生命价值充满辩证法的哲理透视;有同学说,我们平时为“刚强”唱赞歌多,其实刚与柔、进与退、伸与屈、强与弱、取与舍、顺与逆这一对对矛盾从来都是辩证的统一;我也与同学交流说,这些矛盾的双方始终处于有条件的转化之中,所以我们要摆脱“以刚克刚”这类惯性思维的桎梏,善于以创新的思维去展示生命的美丽,在人生道路上绽开“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屈取伸”这些生存智慧之花。
当学生情绪低落、跌入自卑时,一篇叙写我们江苏靖江孤山的哲理散文《苏中第一山》如一束强光为他们驱走阴霾,照亮“心”空:
靖江孤山,可称为苏中第一山。
中国的名山大岳,能称为第一者都有其独具的风采,或因其奇,或因其险,或因其高,或因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我称孤山为苏中第一山,则是因其小。
大可以称第一,小也可以称第一。
世间人事喜欢做大、称大。老子天下第一,大家见得多了,习以为常,但也不怎么当一回事,知道你厉害就是了。偶尔称为天下第二者,已见出谦虚,令人肃然起敬。往下再排几个座次,也还能排一排,比如秦叔宝,被称为隋唐天下第七条好汉,依然了得。但轮到芸芸众生,就排不上号了,只好沉默着。做看客。
于是孤山无语。
孤山的确是小。山体高不过二十丈,周匝不足两千米,犹如一个精致的盆景卧放在长江北岸,简直就可以放在掌中把玩。这样一座小山,如果放在天山、昆仑山、大别山或者青藏高原上,只能算一块石头。但它是一座山,并且是一座完整的山,江北数百里内仅此一座,就显得分外稀罕了。
据地方志载,数千年前,孤山只是长江中的一块礁石。公元一四八八年,即靖江建县第十七年,这块巨礁才正经成为一座小山。这样看来,孤山应是当年万里长江送给新建靖江的一个礼物了,算是镇县之宝。当地人自然珍重。因此精心打扮,山上有了绿树浓荫,有了奇花百草,有了寺院庙宇,有了楼阁牌坊,有了关于孤山的美丽传说,五百年来一直是大江南北一处游览胜境,关于小小孤山的诗文林林总总,竟有数百之多。至于寻常百姓登山望景者更是无法计数。可见孤山不孤,孤山并未因其小而被人轻视。
大与小,多与少,显与隐,诸如此类的物事,原本是各有得失、各有千秋的。你如果生活中乃至人生中有什么不如意,不妨去一趟孤山,一定会有所感悟,起码会让你平静下来。从这个意义说,靖江孤山不仅诗意盎然,古意盎然,而且没准能从孤山峭石间发现一个大境界。
当代著名江苏籍作家赵本夫将平常人视作普通一景的靖江孤山称作“苏中第一山”,体现出他独有的哲理眼光。同学们顺着“大与小,多与少,显与隐……”又联系自己的“不如意”,延伸出“顺与逆”“进与退”等其他矛盾体,从而悟出:“逆”“退”而不气馁沉沦,惟思激流勇进,定能开辟人生的“大境界”。
三、学习哲人笔法,表达独特的妙思慧语
在漫步哲理思辨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这类文章常见的四种样式,让同学们学习模仿。
(一)定向叙事,叙议结合,议中明理,凸显文旨
例如写课外练笔《一种动物给你的启示》,有位同学先叙述这样的故事:
人与鼠的斗争持续了好多个世纪,这种聪明的动物有时让人们毫无办法。生物学家已经证实,当发现食物时,它们总是先由一只年老体衰的鼠充当“验毒员”。当某只鼠被某种鼠药毒死过,这种鼠药将很难毒死第二只老鼠。
但一位心理学家却用一种已被老鼠敏感的鼠药一下子毒死了一群老鼠。他将拌有这种鼠药的油炒玉米放入一个结实的木箱子中,置于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另将二三粒无毒的玉米撒于木箱外。几天后,心理学家在附近找到5只死老鼠。原来,这群“聪明”的老鼠在品尝了木箱子外的玉米后对木箱中的玉米垂涎三尺,它们开始攻克结实的木箱,一天,两天,经过无数次不懈的努力,木箱终于被咬破了。面对这得之不易的美食,它们早已把“验毒”的事忘了个干净,一哄而上争抢着吃。
接着,作者由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现象,以事明理,揭示人生哲理:“有时候,得之不易的东西并不是你最需要的,它可能还会害了你。因为它会让你丧失最起码的理智与警觉。
如此结合实例的妙思慧语,让人回味多多。
(二)细笔状物,突出特征,物我交融,由物明理
有位同学写丝瓜,先描摹丝瓜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介绍家乡“小鱼煮丝瓜”这种带有浓浓草根味的农家美食,称赞它“双鲜合璧,滋浓甘美”;接着笔锋一转,记叙最近一次在高档宾馆吃到的丝瓜:“火腿、笋尖、鸡脯肉和香菇切细,用调料拌和成馅,嵌入切成寸段的丝瓜中,先蒸,后勾薄芡。大大的白瓷盘盛来,优雅富态。新奇地夹了一筷吃,丝瓜的清灵尽失,味觉在诸多浓稠的滋味中,彻底迷失了方向。”至此,作者“状物”已经完成,自然转入哲思:“我突然觉得,新富乍贵、矫揉造作的出场未必是好事,有时,保持朴素清纯的面貌,来得更加亲和怡人。人和食物莫不如此。”这几句妙思慧语由反到正,内涵隽永:即使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要保持朴素清纯之本色,切莫矫揉造作,大肆包装,雕琢过度,乃至“彻底迷失了方向”,走向歧路。
这种借物明理类文章成功的关键有三:一是要选择人人有所知却无所悟的事物,以自己的独特哲思出新;二是要凸现所写之物的特征,为联想和明理打好基础;三是要准确地抽象出事物之“神”,与人生、社会接通,接通要自然恰切,给人思考、启迪和感染,切忌生硬牵强。
(三)正面立论,远离“趋同”,敢于思辨,追求新意
例如写爬山虎,赞美其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往往成为习作的“趋同”点。有位同学别出心裁,投射出“另类”眼光(节选):
我曾赞美爬山虎,但今天我有一点哀怜爬山虎,这是因为……
我曾赞美爬山虎,但今天我有一点哀怜爬山虎,这是因为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它实在是一种毫无立场的植物。我不否认,它那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也曾让我无限敬慕,为之倾倒。可它的一生分明是毫无立场的,为了抵达更高的地方,无论是山岩、树木、墙壁、篱笆……只要能够依附,只要能够助它攀援,它就紧抱不放……
无法独立,委曲求全,不择手段……爬山虎的这些“做派”实在令人沮丧。我忽然想,也许“向上”未必就是生活的必由之路,生命的丈量,除了高度,还有宽度、厚度,更有自由度、诚信度……更何况,当爬山虎决定依附于某种可依之物向上攀援的时候,它最终所能抵达的高度也早已被限定了。不是吗?
这位同学从三个视角“反弹琵琶”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对现实作智慧观察和辩证思考的产物,因此能自成一说。特别是结尾关于“‘向上’未必就是生活的必由之路”的立论,更是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哲理性。当然,这种“反弹琵琶”不是信口开河,必须“反”得有理,“弹”得入耳,奏出令人颔首的乐章。
(四)破立结合,敢于“亮剑”,“思”有新论,“辨”能服人
辩证分析是哲思之魂。对那些关系型话题,更要注重两点论,全盘肯定或一概否定都违背客观规律。例如我曾要求以“进和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同学们讨论时列出“进和退”的多种关系,其中不乏哲理光彩:(1)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地进;(3)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4)包含关系: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5)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可导致退,退而过度可失去原有的进。“进”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贯穿于人生始终;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能适量,不是无休止。请欣赏其中的一篇佳作:
退,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处于国家命运转折关头,我们必须“进”,于是毛泽东拒绝斯大林“划江而治”的建议,毅然吹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进军号;面对汶川处于生死线的骨肉同胞,人民子弟兵必须“进”,于是空降兵飞越险情密布的崇山峻岭;脚钻心地疼,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于是从北京奥运跑道退出的刘翔又钟情于“进”,投入七步上栏新技术的艰苦训练……
“进”是生气,大气,勇气,正气,当然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那“退”是否该让它绝迹人生之路?不能。退,有时也是一种智慧。退有三种境界:退而待进;为进而退:以退为进。
“退而待进”,极端恶劣环境下收敛锋芒忍耐退却以求东山再起也。““””时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铡草,多年后““””结束,人们都以为他已被折磨得毫无生气了,他却又神采奕奕地投入音乐创作。问及原因,他说:“退呀,忍呀,等呀!我铡草的时候都是按4/4拍铡的。”如果当初他不懂得“退”,只知硬顶,或许他已经以结束生命来验明自己的清白,或许已经在怨天尤人时被沉重的劳动压垮,哪有后来源源不断的新作问世?
“为进而退”为第二境界。如前一阵红遍全国的超女黄雅莉,她没有趁自己人气旺而在娱乐圈内外一路高歌猛进,而是选择了先学习,考艺术学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图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如此为进而退者,实为明智之人。
“以退为进”是第三境界。退之本义为隐、让,舍己之利。而以退为进者却能从“退”中化出“进”来,表面看似做了忍让退步,而实际上他从中获得了比他让出的多得多的益处。春秋时,晋、楚兵遇中原,晋兵后退九十里,谓之报楚王相礼之恩,却在地形、人心上获得了绝对的优势,最终大胜。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晋军对阵前后退,看似会降低士气,振奋敌军,让楚军占便宜,实则退九十里是麻痹楚军、以逸待劳之高招。退中获进,这才是大智慧。
退而待进,为进而退,时机成熟以退为进。是的,“退”有时是高超的处世哲学,美丽的处事智慧。“进”“退”两难之时,为了更好地“进”,何不选择一次“退”呢?
看来,要让文章“亮剑道出令人深思的人生智慧,作者自己必须先做一个善于哲思的智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哲理境界,开拓睿智的理性眼光,表达独特的妙思慧语,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当然,语文学科“催生善于哲思的智者”决不意味着走“去语文化”之路,绝不等同于思想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实际上,“催生”的过程时时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处处牵手语文素养的养成。
总之,当代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不仅指向丰富知识和较高情商的拥有,而且要指向能作哲人之思,善发智者之论,走好哲理人生。这一目标虽然显得高远,但我们只要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并持之以恒,生活的长河中定能跃出一朵朵美丽的浪花:遭遇困顿,学生会以哲思去一个个地化解;袭来迷雾,学生会以慧心去一层层地穿透;面对《示弱挺好》《顺流逆流》一类的话题,学生会侃侃而谈,亮出一篇篇佳作……
初中生虽不需专门学习哲学和辩证法,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对已经“送”到你面前的理性“闪光”视而不见。否则,下列现象就很难避免:2011年中考,咸宁市的作文题是《示弱挺好》,为“强”唱惯了颂歌的考生们怎么也找不到“示弱好”的原因;镇江市的作文题为《理解是个慢慢的过程》,说惯“快”好的考生们说不出“理解”需要“慢”的理由;青海要求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作文,清远市要求以“顺流逆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这两地的很多考生都因为缺少起码的理性思维而陷入构思困境;百色题《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隐含着对“享受”的对象作一番辩证思考的要求,这也使不少考生难以下笔。
初中生必须也完全可能触摸哲理的温度,具有思辨的力量。多年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并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一分为二、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辩证观点,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多角度而不是单一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的观点;有关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的观点等。我与学生一起悟大家之论,察哲人之思,学智者之辩,尝试智慧表达,让学生不断接受、贮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能量,为他们今后成为“善于哲思的智者”打好基础。
一、引发辩证思考,走进文本的哲理境界
(一)抓住义理重锤敲打
事、情、理有机结合的文章,必须在“知事”“动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理”。如果“明理”关乎哲理思考,更须重锤敲击,亮出火花。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故事性强,父子之情也很感人,但这些都是由篇末的议论支撑的,感悟文章的情感世界,必先走进文本的哲理境界,思考问题:“我”为什么感到“惊奇而自豪”?“我”到底明白了什么?我与学生一起理出三对矛盾,讨论其哲理内涵:一是险与夷。人生之旅,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总会遇到曲折坎坷,甚至险情。此时如果你“感到前途渺茫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不思进取,那你必然会跌入“险”的深渊不能自拔,“险”会越来越多,小“险”会变成大“险”,甚至“夷”中生“险”;相反,如果你不失自信,迎“险”而上,那就能化险为夷,登上美妙的人生之巅。二是思与行。如果老是只想到困难,“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不跨出尝试战胜困难的“最初的一小步”,那么等待你的将是永远的黑暗;只有既“思”困难又“思”希望,且“思”且“行”,才能冲出阴影,走向光明。三是短和长。在崎岖的险道上跋涉,短短的“一小步”都是很可贵的,正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断积累书写着漫长的人生之路……“我”的经历化作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我”怎么能不“惊奇而自豪”呢?篇末的“我”分明是智者,而走进文本深处的师生与“我”共同完成此番哲思之旅,共同享受优质思维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二)理出矛盾辩证解读
《荒岛余生》中的鲁滨孙只身流落至荒无人烟的孤岛,文章描写了正常人一开始很难避免的消极情绪——“孤独凄凉”“沮丧无聊”……但他最终成为厄运的战胜者。这是为何?我与学生理出鲁滨孙面对的四对矛盾——“生”与“死”;“有”与“无”;“近”与“远”;“思”与“行”。师生一起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作辩证解读,答案在七嘴八舌中逐渐明朗,那就是:从“坏”处看到“好”;从“害”处看到“利”;从“不幸”中看到“幸”;在“思”后付诸“行”,这些哲思促使鲁滨孙成为令人敬佩的生命强者。
(三)点燃烛光照亮哲思
有的课文并没有明显的“论”可以共享,“哲思之旅”也许要师生自己设计,照亮“哲思之旅”的烛光也许要师生自己点燃。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若明若暗,总是结合着紫藤萝瀑布的“流”逐层深入地展开。此时我们需要探索一条能与作者同步的哲思之路:文章先是说藤萝“仿佛在流动,在欢笑”,这是运用视错觉凸现其盛开的壮观;接着说紫藤萝瀑布由眼前视觉的“流”变化为“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内蕴深了一层——由花的怡情悦性功能转入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最后又由写“流”的过程发展到写“流”的结果:“……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师生需要思考的是:作者的感悟进入了怎样的层次,把握着怎样的哲理人生?当我们能点亮一盏烛照生命的智慧之灯,一切便豁然开朗:花和人遇到的各种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才是永恒的、无限的;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我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怨天尤人,而应珍惜生命,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汇入生命的长河,成为“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中亮丽的一朵。如此,师生的哲思之“流”与作者“赏花——惜花——思花”这一咏物明理之“流”同步,对作者惜时而行和开朗达观的情怀所产生的共鸣强烈而久远。
(四)着眼技法专题研讨
如果文本具有典型的辩证审美艺术,那么让学生透视文本体现的诸多矛盾体,也是一次很有趣味的穿越“艺术辩证法”之旅。例如学习《威尼斯商人》(节选),我曾与同学们围绕“蓄”与“转”、“伏”与“应”、“进”与“退”和“张”与“弛”等四对矛盾展开剧本矛盾冲突设置艺术的专题研讨,在学生较为熟悉“生活辩证法”的同时,再为他们插上“艺术辩证法”这个翅膀。
二、漫步当代文苑,开拓睿智的理性眼光
如果说情感类时文的鉴赏吸纳能使学生远离情感沙漠,构建生意盎然的情感绿洲,那么哲理类时文的品读积淀能使学生走近哲人智者,架构慧心铺设的人生之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组织综合性语文活动时,我与学生一起寻觅哲理类时文,随时交流切磋,让思想在哲学的天空里翱翔,让生活在智慧的河流中穿越。
当学生囿于“阳刚之美”而不及其他时,一篇题为《柔韧的抗衡》的短文让学生眼睛一亮:
舅舅喜欢用深山里的龙须藤编织采栗篮,而我对龙须藤却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过于柔软,是那种攀附在树身上的寄生藤,没有骨气。于是,编篮时,我执意选择一种径直向着阳光生长的荆条,阳刚而秀颀。
篮子编好后,就派上了用场。采板栗时通常要从高高的栗子树上抛下来,不几天,我编的荆条篮就因反复撞击在坚硬的岩石上而变形溃散。令人惊奇的是,舅舅编的篮子却完好如初。看我迷惑不解的神情,舅舅微笑着说:“有时候,柔韧比刚硬更具优势,如这两只篮子,当牢固结实的荆条篮被摔得崩溃、断裂时,柔韧无比的龙须藤篮却伸屈自如,不折不挠。”
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如果它正遭遇苦难、挫折的撞击,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的防护网,它比刚性的对抗更不易受伤,更能承受命运的挤压。
文章所叙是生活中的小事,却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同学说,“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的防护网”——这是对生命价值充满辩证法的哲理透视;有同学说,我们平时为“刚强”唱赞歌多,其实刚与柔、进与退、伸与屈、强与弱、取与舍、顺与逆这一对对矛盾从来都是辩证的统一;我也与同学交流说,这些矛盾的双方始终处于有条件的转化之中,所以我们要摆脱“以刚克刚”这类惯性思维的桎梏,善于以创新的思维去展示生命的美丽,在人生道路上绽开“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屈取伸”这些生存智慧之花。
当学生情绪低落、跌入自卑时,一篇叙写我们江苏靖江孤山的哲理散文《苏中第一山》如一束强光为他们驱走阴霾,照亮“心”空:
靖江孤山,可称为苏中第一山。
中国的名山大岳,能称为第一者都有其独具的风采,或因其奇,或因其险,或因其高,或因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我称孤山为苏中第一山,则是因其小。
大可以称第一,小也可以称第一。
世间人事喜欢做大、称大。老子天下第一,大家见得多了,习以为常,但也不怎么当一回事,知道你厉害就是了。偶尔称为天下第二者,已见出谦虚,令人肃然起敬。往下再排几个座次,也还能排一排,比如秦叔宝,被称为隋唐天下第七条好汉,依然了得。但轮到芸芸众生,就排不上号了,只好沉默着。做看客。
于是孤山无语。
孤山的确是小。山体高不过二十丈,周匝不足两千米,犹如一个精致的盆景卧放在长江北岸,简直就可以放在掌中把玩。这样一座小山,如果放在天山、昆仑山、大别山或者青藏高原上,只能算一块石头。但它是一座山,并且是一座完整的山,江北数百里内仅此一座,就显得分外稀罕了。
据地方志载,数千年前,孤山只是长江中的一块礁石。公元一四八八年,即靖江建县第十七年,这块巨礁才正经成为一座小山。这样看来,孤山应是当年万里长江送给新建靖江的一个礼物了,算是镇县之宝。当地人自然珍重。因此精心打扮,山上有了绿树浓荫,有了奇花百草,有了寺院庙宇,有了楼阁牌坊,有了关于孤山的美丽传说,五百年来一直是大江南北一处游览胜境,关于小小孤山的诗文林林总总,竟有数百之多。至于寻常百姓登山望景者更是无法计数。可见孤山不孤,孤山并未因其小而被人轻视。
大与小,多与少,显与隐,诸如此类的物事,原本是各有得失、各有千秋的。你如果生活中乃至人生中有什么不如意,不妨去一趟孤山,一定会有所感悟,起码会让你平静下来。从这个意义说,靖江孤山不仅诗意盎然,古意盎然,而且没准能从孤山峭石间发现一个大境界。
当代著名江苏籍作家赵本夫将平常人视作普通一景的靖江孤山称作“苏中第一山”,体现出他独有的哲理眼光。同学们顺着“大与小,多与少,显与隐……”又联系自己的“不如意”,延伸出“顺与逆”“进与退”等其他矛盾体,从而悟出:“逆”“退”而不气馁沉沦,惟思激流勇进,定能开辟人生的“大境界”。
三、学习哲人笔法,表达独特的妙思慧语
在漫步哲理思辨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这类文章常见的四种样式,让同学们学习模仿。
(一)定向叙事,叙议结合,议中明理,凸显文旨
例如写课外练笔《一种动物给你的启示》,有位同学先叙述这样的故事:
人与鼠的斗争持续了好多个世纪,这种聪明的动物有时让人们毫无办法。生物学家已经证实,当发现食物时,它们总是先由一只年老体衰的鼠充当“验毒员”。当某只鼠被某种鼠药毒死过,这种鼠药将很难毒死第二只老鼠。
但一位心理学家却用一种已被老鼠敏感的鼠药一下子毒死了一群老鼠。他将拌有这种鼠药的油炒玉米放入一个结实的木箱子中,置于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另将二三粒无毒的玉米撒于木箱外。几天后,心理学家在附近找到5只死老鼠。原来,这群“聪明”的老鼠在品尝了木箱子外的玉米后对木箱中的玉米垂涎三尺,它们开始攻克结实的木箱,一天,两天,经过无数次不懈的努力,木箱终于被咬破了。面对这得之不易的美食,它们早已把“验毒”的事忘了个干净,一哄而上争抢着吃。
接着,作者由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现象,以事明理,揭示人生哲理:“有时候,得之不易的东西并不是你最需要的,它可能还会害了你。因为它会让你丧失最起码的理智与警觉。
如此结合实例的妙思慧语,让人回味多多。
(二)细笔状物,突出特征,物我交融,由物明理
有位同学写丝瓜,先描摹丝瓜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介绍家乡“小鱼煮丝瓜”这种带有浓浓草根味的农家美食,称赞它“双鲜合璧,滋浓甘美”;接着笔锋一转,记叙最近一次在高档宾馆吃到的丝瓜:“火腿、笋尖、鸡脯肉和香菇切细,用调料拌和成馅,嵌入切成寸段的丝瓜中,先蒸,后勾薄芡。大大的白瓷盘盛来,优雅富态。新奇地夹了一筷吃,丝瓜的清灵尽失,味觉在诸多浓稠的滋味中,彻底迷失了方向。”至此,作者“状物”已经完成,自然转入哲思:“我突然觉得,新富乍贵、矫揉造作的出场未必是好事,有时,保持朴素清纯的面貌,来得更加亲和怡人。人和食物莫不如此。”这几句妙思慧语由反到正,内涵隽永:即使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要保持朴素清纯之本色,切莫矫揉造作,大肆包装,雕琢过度,乃至“彻底迷失了方向”,走向歧路。
这种借物明理类文章成功的关键有三:一是要选择人人有所知却无所悟的事物,以自己的独特哲思出新;二是要凸现所写之物的特征,为联想和明理打好基础;三是要准确地抽象出事物之“神”,与人生、社会接通,接通要自然恰切,给人思考、启迪和感染,切忌生硬牵强。
(三)正面立论,远离“趋同”,敢于思辨,追求新意
例如写爬山虎,赞美其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往往成为习作的“趋同”点。有位同学别出心裁,投射出“另类”眼光(节选):
我曾赞美爬山虎,但今天我有一点哀怜爬山虎,这是因为……
我曾赞美爬山虎,但今天我有一点哀怜爬山虎,这是因为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它实在是一种毫无立场的植物。我不否认,它那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也曾让我无限敬慕,为之倾倒。可它的一生分明是毫无立场的,为了抵达更高的地方,无论是山岩、树木、墙壁、篱笆……只要能够依附,只要能够助它攀援,它就紧抱不放……
无法独立,委曲求全,不择手段……爬山虎的这些“做派”实在令人沮丧。我忽然想,也许“向上”未必就是生活的必由之路,生命的丈量,除了高度,还有宽度、厚度,更有自由度、诚信度……更何况,当爬山虎决定依附于某种可依之物向上攀援的时候,它最终所能抵达的高度也早已被限定了。不是吗?
这位同学从三个视角“反弹琵琶”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对现实作智慧观察和辩证思考的产物,因此能自成一说。特别是结尾关于“‘向上’未必就是生活的必由之路”的立论,更是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哲理性。当然,这种“反弹琵琶”不是信口开河,必须“反”得有理,“弹”得入耳,奏出令人颔首的乐章。
(四)破立结合,敢于“亮剑”,“思”有新论,“辨”能服人
辩证分析是哲思之魂。对那些关系型话题,更要注重两点论,全盘肯定或一概否定都违背客观规律。例如我曾要求以“进和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同学们讨论时列出“进和退”的多种关系,其中不乏哲理光彩:(1)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地进;(3)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4)包含关系: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5)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可导致退,退而过度可失去原有的进。“进”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贯穿于人生始终;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能适量,不是无休止。请欣赏其中的一篇佳作:
退,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处于国家命运转折关头,我们必须“进”,于是毛泽东拒绝斯大林“划江而治”的建议,毅然吹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进军号;面对汶川处于生死线的骨肉同胞,人民子弟兵必须“进”,于是空降兵飞越险情密布的崇山峻岭;脚钻心地疼,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于是从北京奥运跑道退出的刘翔又钟情于“进”,投入七步上栏新技术的艰苦训练……
“进”是生气,大气,勇气,正气,当然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那“退”是否该让它绝迹人生之路?不能。退,有时也是一种智慧。退有三种境界:退而待进;为进而退:以退为进。
“退而待进”,极端恶劣环境下收敛锋芒忍耐退却以求东山再起也。““””时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铡草,多年后““””结束,人们都以为他已被折磨得毫无生气了,他却又神采奕奕地投入音乐创作。问及原因,他说:“退呀,忍呀,等呀!我铡草的时候都是按4/4拍铡的。”如果当初他不懂得“退”,只知硬顶,或许他已经以结束生命来验明自己的清白,或许已经在怨天尤人时被沉重的劳动压垮,哪有后来源源不断的新作问世?
“为进而退”为第二境界。如前一阵红遍全国的超女黄雅莉,她没有趁自己人气旺而在娱乐圈内外一路高歌猛进,而是选择了先学习,考艺术学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图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如此为进而退者,实为明智之人。
“以退为进”是第三境界。退之本义为隐、让,舍己之利。而以退为进者却能从“退”中化出“进”来,表面看似做了忍让退步,而实际上他从中获得了比他让出的多得多的益处。春秋时,晋、楚兵遇中原,晋兵后退九十里,谓之报楚王相礼之恩,却在地形、人心上获得了绝对的优势,最终大胜。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晋军对阵前后退,看似会降低士气,振奋敌军,让楚军占便宜,实则退九十里是麻痹楚军、以逸待劳之高招。退中获进,这才是大智慧。
退而待进,为进而退,时机成熟以退为进。是的,“退”有时是高超的处世哲学,美丽的处事智慧。“进”“退”两难之时,为了更好地“进”,何不选择一次“退”呢?
看来,要让文章“亮剑道出令人深思的人生智慧,作者自己必须先做一个善于哲思的智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哲理境界,开拓睿智的理性眼光,表达独特的妙思慧语,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当然,语文学科“催生善于哲思的智者”决不意味着走“去语文化”之路,绝不等同于思想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实际上,“催生”的过程时时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处处牵手语文素养的养成。
总之,当代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不仅指向丰富知识和较高情商的拥有,而且要指向能作哲人之思,善发智者之论,走好哲理人生。这一目标虽然显得高远,但我们只要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并持之以恒,生活的长河中定能跃出一朵朵美丽的浪花:遭遇困顿,学生会以哲思去一个个地化解;袭来迷雾,学生会以慧心去一层层地穿透;面对《示弱挺好》《顺流逆流》一类的话题,学生会侃侃而谈,亮出一篇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