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相关论文的锦集
教育理论相关论文的锦集
教育理论论文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教育理论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谈伴随教学信息化发展的经管类课程互动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信息化正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高等教育引入教学信息化,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模式转变,改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工具和学生的学习工具均发生了改变,计算机软件、多媒体课件、专题网站、数字化图书馆等成为教学的常用工具,既扩宽了知识的来源,也丰富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因此,封闭的、孤立的、单向的课堂教学被打破,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上,成为课程内容重构组合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习意义构建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2.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与学生听讲是学习的主要方式。而在信息技术和经管类课程深层次整合过程中,拓宽了教学内容的宽度,丰富了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变革了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拥有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他们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获得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互动教学新模式构建
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帕林克萨在构建主义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交互式课堂教学概念,认为教学是以学生不断积极建构自身,教师支持学生不断建构自身的支架教学为基础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因而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随着互动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其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日益明显,教学效果良好。而近年来,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互动教学模式只有与信息化,网络化相结合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基于社交软件的协作互动。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建立起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能够彼此交互与合作的沟通群体,以实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起到的是导学、助学及督促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和计划,辅导学生应用各种社交软件方式获得学习资源和信息并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和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方便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延续了师生间的课外交互沟通。
2.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本身即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学信息化带来的丰富网络资源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单项灌输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与研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个人的学习潜力。学生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3.基于虚拟网络的应用实践。教学信息化带来的网络技术能够将经管类课程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或形象化,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经管类课程内容制作成各种图文并茂的智能型教学软件,学生通过软件从视觉、听觉等大大提高对经管类课程理论原理的理解深度。利用企业经营业务模拟操作软件,通过设计背景资料、管理模型、计算机程序等把经管类课程的一些理论与实务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或操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互动教学新模式在经管类课程中的应用
经管类课程主要是研究在市场化的经济活动中如何进行资源配置,课程理论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实用性强,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对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互动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更多的应用要求。
1.课前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教师的任务。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目标把教学的理论内容加工为问题、专题或课题,引导学生探究和掌握知识;同时将教学材料编制成HTML 文件,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方便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学习课程理论;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需通过电子邮件或BBS 等信息化方式给予解答,并以班级为单位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为学生组建学习讨论交流群,以便于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
(2)学生的任务。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认知本课程包含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阅读本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利用信息化的自我学习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活自身的学习意识。此外,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应及时主动通过电子邮件、社交软件等信息化手段与授课教师、同学展开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此阶段中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保证学习时间最为关键,因为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授课教师无法适时监督与检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的检查须注意在课中讲授阶段进行测评和反馈。
2.课中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教学时间的安排。为保证教学时间的安排和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伸缩性,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互动教学新模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必须给予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在集体讲授时间,教师通过课前准备阶段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集体讲授时间的长短;在学生展示时间,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机会和探究时间,引导学生将自我学习阶段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讨论;在教师总结时间,不仅是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总结,还有对学生所提问题的答疑解惑,更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需要,指导其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教学方式的选择。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互动教学新模式,在经管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倡导教学方式的选择应遵循:教师的教变为导,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教师的主导性,综合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例如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多媒体展示等虚拟企业经营管理情景,组织协作性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亦可采用专题讨论会、角色扮演、小组学习等教学方式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及效果。
3.课后阶段。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经管类课程的互动教学新模式在课后阶段的延展学习形式应更为丰富多样,着重锻炼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如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组建虚拟公司,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长选择虚拟公司的员工身份,如营销岗位、财务岗位、采购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等,以所选身份参与公司的模拟经营,同时,须保证虚拟公司各岗位成员在项目与系列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充分沟通与协调,角色互动多样化。此外,各岗位角色还需定期互换,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体验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促使学生在讨论、质疑、欣赏中加深对经管类课程知识的了解,全面锻炼自身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浅谈“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的启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前言部分有如下表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包括三个并列分句,前两个分句用了分号,最后一个用了句号。这就表明,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后面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领属关系。也就是说课标认为语文课程起码有这样三个任务。我一直不同意这样的解读,而认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等,应是渗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过程之中的;或者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等可由且应由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带动起来,而不是在此过程之外的添加剂。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其间要用两个分号而不用逗号呢?标点的使用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是最基本的部分;显然,此处的分号、逗号绝不是随意乱用的,而是课标制定者反复推敲、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这于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系实在太大了。然而,语文课程的任务远不止于此。这段文字的第二句,由不可替代四字提示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语文课程还应自觉承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任务,而这段文字第三句中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则是呼应并强调了前两句中三个为打下基础,继承和弘扬与两个增强。
上面所引的课标文字是其前言中的一部分,而关于语文课程的任务应看下面的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文字表述确实有了变化,但内容则是完全一致的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是与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并列的任务,其实就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概括而已。不得不说,课标加给语文课程的任务实在太重太多太全了!我以为,新一代的人文教育是包括家庭、学校在内的整个社会共同的任务,不是单靠学校,更不是单靠语文一门课程所能担负得了的。近日重温1951 年6 月6 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有如醍醐灌顶,特别是身处当前语文教育的严重雾霾之中,顿时觉得眼前晴空万里。
社论开宗明义,毫不含糊地指出: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我们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不就是让学生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吗?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不就是我们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吗?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表达何等简洁、明确,真正能把我们设置语文课程的缘由,能把语文课程的任务、内容、目的说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可谓掷地有声!
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这九个字也让我们看见了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道路。以我之见,上引课标文字,留下第一句中的第一分句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可,其余全在可删之列。因为这句话就是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从课程理论角度的表达,能够引导语文教师全心全意地把力气用在刀口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不言而喻,苦功要下在学好语言上,再者,下苦功一定要有时间上的保证。反观现在,中小学语文课的课时越来越少,加给语文教学的任务却越来越多,学生的语文水平从整体上看呈下降趋势是必然结果;而后来的教师就是原先没有在语文上下过多少苦功的学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语文水平整体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我曾在《漫话语文品质之三:回归语文的必由之路》[1]一文引用过一位老师《爱莲说》的教学方案,其中目标确定的依据第一条就写道: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①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②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位老师对课标足够尊重,但也因此导致目标繁杂,过于重视分析、概括,过于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而教学时间只有1 课时。如此这般,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吗?我曾经建议这位老师把教学目标简化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初步读懂课文语句的意思,对课文语言简练之美、生动形象之美有所感受,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出来。我们的课标得学一学《人民日报》这篇社论的精神,在规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把分散、延伸出去的收回来,把增多、加码的减去,把不多的宝贵时间真正用于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以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这种在语文教学中把过多时间用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相当严重,十分普遍。有一篇文章义正词严地指出:
语文教学当然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目标,但这绝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根本的目标。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育人,它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而不能局限于认知和技能。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在育人上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因为其课文内容有着最丰富的精神营养,理当在教学中用这些营养滋补学生。
如此说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了?不可否认,教育必须育人;但是,不同的课程可以并且应该依据自身独特的角度、独特的内涵、独特的优势各自发挥育人的作用,具体的课程标准应从独特上做文章。如果每门课程的课标都只是强调育人这一根本目标,而不以自己这门课程有别于旁的课程的独当之任为本课程的根本目标,势必就会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把不少时间花在本课程独当之任外的各门课程共同的根本目标上,从而影响各门课程完成自己的独当之任,甚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起码的及格(指水平而非分数)要求。这样的育人能说是成功的吗?
我们再来看《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全文自始至终紧扣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这一中心展开,却并没有扯到要把语言用得正确立场就必须坚定、思想就必须正确等上面去,而主要在遣词造句、文理通顺等方面做足文章。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当然和政治相关,但也只是点到为止,如开头的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结尾的应当指出,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表现思想,在今天,在共产党所领导的各项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仅此而已。如果一定要在语言使用与政治思想、立场观点的关系上做文章,那么在这有限的篇幅里,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这个主题就说不清楚,更不可能说得透彻。这篇社论目的就是要把这个主题说清楚讲透彻,正如语文这门课程就是要完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独当之任一样,语文与政治、品德等的关系当然也不必回避,但一般就应像这篇社论一样点到为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课标制定者的良苦用心,我们是充分理解的;我们也绝不否定语文和三观、两感、两力、两发展、两传统,还有个性人格等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想要否定也是徒劳。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方面,语文之中,语文的读写听说之中,就有三观、两感、两力另一方面,倘若真正明白了语言之所以要这样用才正确,那样用就走样甚至错误,三观、两感、两力等也就在其中了,换言之,后者是渗透于前者之中的,而不是游离其外的。其中第二个方面必须稍稍展开论述,因为这是问题关键之所在。
从生成过程看,课文和所有的言语作品一样,其内容和形式是同时成就的,既不是内容决定形式,也不是形式决定内容,而是一定的内容生成于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形式实现一定的内容。朱光潜指出:日常会话往往都是即时完成的,即边说边想。我们的思想在自发地涌现,直接走到舌端。我们并不是先形成一个概念,然后再找字词表达这个概念。当我们表现出犹豫的时候,我们表面是在调整语言,但是实际也在同时调整思想。有时我们做出改正,但是被改正的就是伴随表达的思想。意义随着表达的不同而改变。如果语言出了毛病,那是因为思想出了毛病。表达总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思想只能用一种方式精确表达出来。
从生成结果看,言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难解难分。两者天然地统一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没有谁。我这里说是两者,其实只有一个东西,即一篇言语作品本身。言语作品绝对不是内容与形式的相加之和,因为本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形式而单独存在的内容,也不存在可以脱离内容而单独存在的形式,它们是共生共灭的。所谓两者,只是指我们去看言语作品的人在自己的脑子里(也就是说不是在客观上)从不同的侧面去关注同一篇作品的不同结果。有的人侧重说什么的内容,有的人侧重怎么说的形式。当然,实际上关注怎么说离不开说什么,反过来也一样。《人民日报》这篇社论侧重的就是怎么使用语言,而不是应当用语言说些什么,以真正达到倡导把语言用得正确的目的。语文教学在关注、研究课文如何把语言用得正确的同时,也就在引导学生感知、品味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在我们关注、研究课文如何把语言用得正确的同时,把它所表达的一切抛在一旁不加理睬是不可思议的,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致力于启发学生学习课文如何把语言用得正确,实际上同时也就是在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其中的三观、两感、两力当然我们有时也会着眼课文的内容,直接就其内容进行必要的阐释、发挥,但往往点到为止,不会以他乡作故乡。从总体看,语文课程关注的焦点始终是课文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它与人文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叶圣陶曾一再说: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而在我看来,本文开头所引的课标表述恰恰犯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的毛病,应当及时予以纠正,把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不必要的过重负担给减下来,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康庄大道上轻装向前!
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2.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教育学心理学论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