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3)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篇二
《信息化战争中无人机的作战用途及发展趋势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信号处理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设备的成功研制,在当今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无人机已发展成为能进行侦察监视、电子干扰、火力打击等多种用途的平台,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对无人机作战用途进行了概括的介绍,并对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预测。
关键词:无人机;作战用途;发展趋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图分类号:E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242-0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无人机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用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 侦察监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侦察监视是无人机的主要用途之一,它能够携带可见光照相机、电影摄影机、标准或者微光电视摄影机、红外扫描器和雷达设备等,深入敌方阵地前沿和敌人后方一两百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对敌方主要部署和重要目标进行实地实时的侦察,完成各种侦察和监视任务,及时、准确的为指挥员提供战场情报。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因具有目标小,突防能力强、无生命代价等优点,故一直是获取战场情报的重要力量。如美国海军新近试飞的最新间谍飞机――从空中投放的类海鸥“土狼”无人机,只完成90分钟的滑翔使命后便因电池电量耗尽后坠入大海,它能在海拔3万英尺的高度自动打开机翼飞至海面,而装在飞机头部的摄像头会将侦察到的图像传回母舰,包括搜索海上威胁目标以及收集接近中的船只情报等。目前,国外正在大力发展高空久航式无人侦察机,以克服目前无人机飞行速度低、侦察监视面积小、不能连续获取信息,甚至会造成某些“灰色情报区”等弱点。可以预料,无人机将成为未来空中侦察监视的主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 干扰欺骗
无人机可使用机载器材对地面电子设备实施抵近干扰,也可通过信号放大来模拟有人驾驶飞机,掩护作战飞机行动,提高其突防率。无人机对敌方电子设施的软压制,由于它目标小、机动能力强,与固定干扰发射机相比较,在作用距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便于对敌方纵深内的目标进行近距离干扰,并可相应的降低干扰的功率。在距目标几公里的距离上,小功率干扰机可起到大功率干扰机起不到的作用,同时由于作用范围在敌方一侧,较好的避免了对己方电子设施的影响。如美国的“天眼”R4E―40、50、754、262等型无人机,都可在敌方纵深内迷盲敌警戒和制导雷达。无人机也可作为诱饵来欺骗敌人,提高作战飞机的突防率。在作战飞机突防前或突防中, 使用能对自身信号进行放大的无人机来模拟作战飞机,能给敌地面防空系统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和过量负荷,使其把主要打击力量用在廉价的无人机上,并可为己方作战飞机形成可以利用的火力空隙而降低损失。海湾战争中,美军作战飞机大量携带ACM―141A“战术空中诱饵”无人机一起行动,由母机发射后,无人机或靠预编程序继续飞行,引诱伊军地面防空系统开机、开火暴露位置,为后续攻击创造条件;或利用敌方雷达电波和自身发射的射频波加大机身反射面积,形成比作战飞机更强的反射信号,欺骗敌红外制导导弹;或开启红外发生器,诱导敌红外制导导弹。以上措施的采用,大大吸引、分散、消耗了伊军防空探测能力和火力,使美军作战飞机的突防率明显提高,战损率也大大降低,无人机成了有人驾驶飞机的盾牌和保护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 火力打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无人机安装目标搜索和火力打击系统后,可用于执行攻击任务。使用无人机进行火力打击有两种:一是携带导弹、炸弹或鱼雷的可重复使用的无人机,美国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曾在火蜂无人机上携带过激光制导炸弹和小牛导弹,其目的在于用无人机替代进攻性飞机执行危险性大的对地攻击任务。二是在无人机上直接安装寻的系统和战斗部,在探测目标参数后实施高精度“自杀式”攻击,如德国生产的“蝗虫”反坦克无人机,装有被动制导炸弹,出动一次可摧毁一个坦克连。无人机用于压制敌雷达,也明显优于反辐射导弹,具有射程远、可控性强的特点。如遇敌方雷达关机或规避时,反辐射导弹仅能凭“记忆”信号进行概略攻击,往往不能将目标摧毁。而反辐射无人机可在敌雷达关机后重新拉起并再次进入搜索状态,继续盘旋伺机攻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敌雷达保持压力,可以弥补反辐射导弹的不足。2001年10月18日,美国对阿富汗的空袭中,首次使用“捕食者”无人机发射“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攻击阿富汗地面目标,开创了用加载武器的无人攻击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先河。
1.4 火力引导
在进行超视距火力打击或目标被地物或云层遮蔽的情况下,无人机可以较好的完成火力引导与校射任务,并能将运动目标的情况及时通报给火力单位,大幅度的提高火力效果。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先锋”号无人机进行对岸火力引导,在第一次齐射后即可把弹着点数据发回,并可不受云层及油田燃烧所产生烟雾的影响,保证了对伊军滩头阵地和纵深的有效压制。美海军的一位军官评价说:“为达到一定的毁伤率,过去需要发射50发炮弹,使用无人机校射后,只需要20至30发炮弹即可摧毁目标。”海军陆战队使用装备有前视红外接收仪和昼夜电视摄像机的“瞄准手”无人机,仅在60次共计197飞行小时中,就引导炮兵摧毁了伊军6个火箭炮连、120余门身管火炮、7个弹药屯积点和1个机步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2.1 突破“燃油限制”这一瓶颈,向超长巡航时间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燃油问题一直是无人机的“短板”,无人机所携带的燃油量限制,严重制约了它的航行距离和起飞重量(起飞重量越大,引擎功率要求就越高,耗费的燃油也就越多)。美国最现代的无人侦察机“影子-200”,装备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图像电视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侦察设备,但由于滞空时间较短,一般为5―6个小时,因而很难满足战役战略级作战需求。可飞行在2万米高空的“全球鹰”无人机,最长飞行实现也只有36小时。近年来发展的飞机空中加油技术及太阳能动力装置,突破了“燃油限制”这一瓶颈,为超长航时无人机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美国推出了一种能在24千米高空翱翔的试验型太阳能无人机“太阳神”(Helios)能在同一位置停留数月,甚至更长。Vironment航空公司的飞翼型无人机也采用太阳能,它的飞行高度为18000―25000米,可以在空中停留2至6个月。如果这些无人机能够投入实战,将会使侦察、监视的范围和能力大大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 向微型化、隐形化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了面对不断增强的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胁,提高自身生存能力,无人机正在向微型、隐身化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高精密计算机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微型无人机在军事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利用纳米技术可以把传感器、电动机等数字智能装置集中在一块芯片上,制造出几厘米甚至更小的微型装置。如美国的黑寡妇超微型空中运载器质量仅7g,机上有GPS、微型摄像机和传感器等各种精良装备。德国工程师成功研制一架只有黄蜂大小、能够升空的直升机。美国1997年推出了为期4年的微型无人机计划,其中项目已研制出一种可由单兵手持发射的微型无人机,长度小于0.15m,质量不足18g,即使在对方雷达上空20m-100m处盘旋,也难以被探测到。此外,还有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发动机,它们将成为未来微型无人机的先导。微型无人机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因此可执行低空侦察、通信、电子干扰等任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未来的无人机也将采用先进的隐身技术。一是采用复合材料、雷达吸波材料和低噪声发动机;二是采用限制红外反射技术,在无人机表面涂上能吸收红外光的特制漆和在发动机燃料中注入防红外辐射的化学制剂,雷达和目视侦察均难以发现采用这种技术的无人机;三是减少表面缝隙,采用新工艺将无人机的副翼、襟翼等各传动面都制成综合面,进一步减少缝隙,缩小雷达反射面;四是采用充电表面涂层;五是采用最新的等离子隐形技术。采用隐身技术后,可迅速隐蔽接敌,长时间与敌接触。暗星无人机是美国正在研制的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也是世界较早隐身无人侦察机之一。
2.3 向高度智能化、提高攻击能力发展
无人机智能化就是“无人机自己作出决定的能力”。目前,无人机大多采用操作人员遥控的方式遂行作战行动,这样不仅对操作手的控制技能要求较高,还存在操作手无法准确掌握战场态势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无人机更具智能性和灵活性,大量采用人工智能和群体智能理论技术,无人机可自动寻找、识别目标,确定攻击目标的优先顺序,选择恰当的武器,做出战术决策执行必要的攻击机动动作。欧洲正在进行的神经元无人机作战单元阵列计划就是应用群体智能的典型。
为了更好的适应战争需要,各国正在加快无人机武装化的进程。随着战斗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将从过去一直执行空中侦察、战场和战斗毁伤评估等任务的作战支援装备,升级为能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对地攻击、拦截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可执行对空作战任务的主要作战装备,从而有可能改变未来空中作战的样式和作战原则及作战思想等。
3 结语
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争中,无人机的使用非常广泛,既能执行各种非杀伤性任务,又能执行各种软、硬杀伤任务,包括战场侦察、监视、巡逻、电子侦察、探雷、防核生化探测、通信、电子干扰、战斗评估、雷达诱骗、炮火校射、激光制导、目标指示、反装甲、反辐射和反舰艇等。此外,还可进行精确打击、定点轰炸,甚至还可以拦截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代替人员在核生化或其它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特殊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在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在抢夺制空权、制信息权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新型无人机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国外无人机大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看过“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