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的浅讨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对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的浅讨论文
抗旱,本意指采取措施,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害。通过对大旱之后水利科技抗旱的反思,各地各部门一定会兴起一股学习水利科技、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对水利行业重新认识自我,促进行业大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对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的浅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对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的浅讨全文如下:
1 使用抗旱品种,优化作物结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干旱情况下,采取抗旱性较好的品种,对农作物来说,不管是提高产量还是生存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关于培育抗旱品种,可以通过杂交或者是诱变的技术方式进行,这样的植物就像骆驼等动物一样,具有很强的抗旱性,所以在旱地种植的话,其产量相对来说较高,适合在干旱的农耕区普及并大力
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种植面积。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大落叶果树的栽种面积,这不仅有利于节约用水,而且和其他产品相比而言,具有较好的抗旱性。
2 改进灌溉方法,最大程度利用水资源
关于农作物,在抗旱栽培过程中,有2个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那就是微灌以及滴灌技术,该种灌溉措施不仅有利于耕地时刻有充分的水分,而且还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这优化农作物种植以及成长的环境,通常来说,该技术滴水量最好为6 m3/667 m2每次,3次为一个漫灌周期,按照这样的方式,大概可以节约水资源50~60 m3/667 m2。与此同时,合理的通过中耕浅灌来种植农作物,每次灌溉的时候,要保持水量适度,要使墒顶的土质始终保持疏松,这样的话,有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减缓水分蒸发,相应的,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灌溉次数,这样的话,能节约大概25%的水资源。
3 通过药品促进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农作物在生长的时候,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药品可以适度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例如保水剂或者是抗旱剂的使用。与此同时,还能将一定量的化学制剂使用于土壤中,以提高肥力以及土壤属性。使用化学制剂有利于降低作物蒸腾作用的出现速度,并减缓土壤内部水分蒸发,并来防止水分的流失,有利于农作物发达根系的培育,并最终实现作物抗旱性的有效提高。在实际耕种的过程中,使用保水剂的话,效果会更好,其需要量大概为3 kg/667 m2,该种保水剂能有效的促进普通果树产量得到提高,大概可以提高30~50 g/棵,最终提升农作物抗旱性。
此外,在播种前,能通过循环干湿的方式来处理种子,让种子重复浸湿和风干,通过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以后,种子可以重复接受干旱练习,进而提高对干旱的抵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适应干旱的能力,增强抗旱性。
4 适当施用化肥,提高作物抗旱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常来说,在干旱情况下的农作物,相比于其他农作物而言,前者在根系方面相对来说较为发达,其根茎在土壤中的深度较深,因此,针对干旱情况下的农作物,在对其施肥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施肥深度,在深度大概为20 cm的土层中施肥是最合适的。这样的深度除能促进农作物根系有效发育成长,而且有利于其根系吸收充分的水分以及营养,为农作物在种植以及生长过程中提供充分的水养攻击。要是在土层较浅的地方施肥的话,其根系不易于吸收充分的肥分,而要使肥分有效溶解于土壤深层的话,需要充分的水分,这样就会使在灌溉的过程中,发生严重的浪费,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浪费更为严重,像这样的现象是不易于缓解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集中施肥有利于作物根系附近养分浓度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确保作物根系部位不管是养分供给还是吸收都充分,以促进根系进一步发育,最终实现作物抗旱性的增强。
5 积极治理病虫害,增加农作物产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干旱地区的农作物受病虫害侵害的情况非常严重,病虫害不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它能促进土壤含水量以及养分迅速流失,同时,还要积极避免白粉病等情况的出现以及因为水分失调导致的其他问题,例如关于水稻,其出现的青立枯病等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例如葡萄的种植,干旱条件会引起葡萄作物在铁,锌以及硼等关键生长元素方面的严重缺乏,而这些物质的不足非常不利于作物有效吸收水分以及养分,而且还会由于干旱日益严重而进一步加剧,进而导致很多有严重危害的恶性循环。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以及生长的时候,对病虫害一定要极力避免其出现,严格预防,关于该问题,最好提前进行考虑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此外,还要给作物合理的补充营养,提高作物抗旱性,进而促进农作物产量的增加。
总之,为抵抗干旱,关于农作物的栽培,不仅要考虑土地以及环境因素,持续优化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土壤生产能力的提高,提高粮食产量;而且,还要从农作物自身出发进行综合考虑,增强农作物抗旱性,并完善抗旱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姚先蓉. 提高施肥水平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 四川农业科技,2010(8):53.
王虎全. 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 .农家科技,200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