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技巧在新闻播音中的运用
时间:
王艳秋1由 分享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了解新闻事实的需求不断增加,电视成为了大众获得信息的重要传媒,特别是电视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观众在收看新闻节目的时候,除了对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对播音员角色期望值同时也越来越高。因为频道的增多,大家经常会将各台的新闻播音员做一下比较,比比哪个台的播音员形象好,哪个台的播音好。电视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新闻水平代表着电视台的整体水平,对新闻播音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无疑就更高。作为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不仅要具备形象、气质、声音、普通话等基本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改变传统的播报方式,以情动人,不断提高播音艺术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观众的需求。
作为播音员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新闻稿件,它们涉及到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既有时政报道、经济报道,也有许多社会新闻。稿件题材的多样性使播音员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新闻敏锐性,更要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电视新闻播音员如何做到声与情、貌与神的和谐统一,让新闻伴随着自己的情感入情入理地走进观众的心田、感染受众,达到良好的预期的宣传效果呢?
一、准确把握新闻主题增强理解能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闻播音工作不仅仅是在镜头前,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多学习是基础,不仅要学习业务,而且要学习政治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厚积才能薄发,才能求精,才能驾轻就熟。只有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准确把握每一条新闻的价值,才能在播音时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从编辑那里接到新闻稿后,首先要认真背稿,正确理解稿件内容,将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明白,认真分析稿件,确定停连、轻重音,基调,之后将情感恰如其分的运用到稿件当中。
例如,我县林业局国营福满林场20公顷蓝莓喜获丰收。
新闻描述“走进国营福满林场蓝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蓝莓树一株连着一株,棵棵果树挂满果实,压弯枝头,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条新闻直接反映了林场紧紧围绕“增加林场资源、增强林场实力、增加职工收入”的目标,抢抓机遇,乘势发展。播报这一类新闻时,要想到林场改变以往经营的模式,想法设法让林场发展壮大,同时增加了林场工人的收入,想到这点,微笑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心底流露在脸上,这时采用靠前的用声状态,声音亮,表情也随着声音上扬,能够充分表达林场工人一年投资,多年收益丰收之后的喜悦之情。
二、善于深入实践,蕴蓄播音真情
电视新闻播音员对社会、对生活、对事业、对他人、对家庭都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也就是要有情感内质。这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培养情感内质并在播音时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在注重业务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有了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后,情感便很容易调动,播起来也从容自如,把握也恰到好处。
新闻播音员播报每一条新闻,都要调动情感储备,认真把握情感。
要多深入实际,在生活中注意细心观察。另外,采访中那些鲜活的场景,会成为播音创作的源泉,自己亲身参与采访的的稿件播起来会感觉手到擒来、游刃有余,情感更加真挚。2010年7月28日,我县发生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于通信中断,无法了解灾情,我们驱车沿着明长旅游公路沿线拍摄,在明月镇的福兴村,站在岛兴桥上,雨一直下个不停,桥面即将被洪水没过,我没有顾忌危险将情况现场解说。之后又往前行,由于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大量泥沙堆积到公路上,车子忽然陷进泥沙中,我们下来推车,用铁锹挖开泥沙,可是泥石流不停地从山上流下来,远比挖沙的速度快,身上被雨淋透了,脚上雨靴灌满了泥沙和雨水,而且无法和外界联系。幸好延吉公路段的铲车经过帮助清理泥沙,才使我们脱离危险。然而为了了解灾情没有退缩,继续前行,无奈当车子又行驶了20分钟时,洪水已将公路路基冲毁,再加上路面上堆积了泥石流冲下大量石块根本无法前行,才原路返回。当再次经过福兴村,准备采访运送救灾物资的车队时,岛兴桥突然坍塌,我和同事对洪水肆虐,岛兴桥瞬间垮塌惊险场景进行时事报道,让全县人民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灾情的发生,这一场面也多次被国家、省、州级等媒体采用,引起广泛关注,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三、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分寸得当
首先要积极自觉地参与采访和编辑,使情感提前进入角色。制作新闻节目不是孤立的,它是群体协作的工作,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同时也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因此,新闻播音员要尽可能参与采编过程,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这样可以使新闻前期工作、采编工作与自己的播讲相衔接,提前进入“角色”。一次,我和记者采制一篇题为《垃圾成堆无人管的》的长消息,一到现场,我便被满树、满地、漫天飞舞的垃圾袋惊呆了,要想处理掉这些垃圾袋绝非易事,再回头看看那些被采访的复垦者,一脸茫然绝望的神情……我认真地与记者进行交流,深刻理解报道内容。在了解了新闻事件的来源、新闻背景、编辑过程和要表达的主题后,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也逐渐储备了自己的情感,播音时有对象感,内容把握准确,情感把握真切。这条新闻做得非常成功,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条新闻的播出提高了市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播音时既要“真实”,又要“真诚”。
新闻播音要不要情感?从事了十几年新闻播音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新闻播音需要情感!受众之所以喜欢新闻节目,主要原因是他们通过这一途径,快速、准确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如果我们在播报的过程中缺乏热情,声调冷冰,只是见字发声,那么,这样的新闻播音是不成功的。要想让受众不费劲就能听懂所播的内容,领会、理解所传播新闻的实质,播音员就不能用干瘪、呆板的语言机械地见字出声,而一定要把自己作为第一感受者,准确、细致地体会稿件内涵、作者意图,再赋之以合理的情感内核,才能明确而清晰地表现客观事物及实质,唤起受众的共鸣。没有情感的新闻播音,就像只有“色”而“香、味”不足的一道菜,不容易引发受众共鸣。播音员播音时要有真情、有激情,要用真诚坦荡的心灵、质朴热忱的态度,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并与新闻的事实融为一体,去赢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播音时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分寸”。每一条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感情色彩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播音员能否准确的表现出这千差万别,就在于平时的积累,就在于“分寸”的把握,这种把握可以体现播音员对每条新闻在社会生活中价值的正确认识和感受。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我认为播音时要有真情实感,但不要纯粹的宣泄感情,因为情感把握的关键是“分寸”,感情的流露要有内心依据,但在播音时千万不能恣意做作、扭捏,更不能用过分的语调、表情、形体语言去面对观众,要从新闻传播的特定要求,个人情感流露的自然体现方式,做到入情入理、适度得体。
当前的宣传工作要求我们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以人为本”,新闻宣传也是如此。作为新闻播音,融合适度的感情色彩来播报新闻,以情动人,能够增加与观众的交流、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当观众朋友真正被我们丰富的播报方式所感染、所打动,就一定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锁定我们的频道,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使我们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作为播音员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新闻稿件,它们涉及到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既有时政报道、经济报道,也有许多社会新闻。稿件题材的多样性使播音员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新闻敏锐性,更要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电视新闻播音员如何做到声与情、貌与神的和谐统一,让新闻伴随着自己的情感入情入理地走进观众的心田、感染受众,达到良好的预期的宣传效果呢?
一、准确把握新闻主题增强理解能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闻播音工作不仅仅是在镜头前,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多学习是基础,不仅要学习业务,而且要学习政治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厚积才能薄发,才能求精,才能驾轻就熟。只有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准确把握每一条新闻的价值,才能在播音时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从编辑那里接到新闻稿后,首先要认真背稿,正确理解稿件内容,将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明白,认真分析稿件,确定停连、轻重音,基调,之后将情感恰如其分的运用到稿件当中。
例如,我县林业局国营福满林场20公顷蓝莓喜获丰收。
新闻描述“走进国营福满林场蓝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蓝莓树一株连着一株,棵棵果树挂满果实,压弯枝头,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条新闻直接反映了林场紧紧围绕“增加林场资源、增强林场实力、增加职工收入”的目标,抢抓机遇,乘势发展。播报这一类新闻时,要想到林场改变以往经营的模式,想法设法让林场发展壮大,同时增加了林场工人的收入,想到这点,微笑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心底流露在脸上,这时采用靠前的用声状态,声音亮,表情也随着声音上扬,能够充分表达林场工人一年投资,多年收益丰收之后的喜悦之情。
二、善于深入实践,蕴蓄播音真情
电视新闻播音员对社会、对生活、对事业、对他人、对家庭都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也就是要有情感内质。这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培养情感内质并在播音时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在注重业务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有了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后,情感便很容易调动,播起来也从容自如,把握也恰到好处。
新闻播音员播报每一条新闻,都要调动情感储备,认真把握情感。
要多深入实际,在生活中注意细心观察。另外,采访中那些鲜活的场景,会成为播音创作的源泉,自己亲身参与采访的的稿件播起来会感觉手到擒来、游刃有余,情感更加真挚。2010年7月28日,我县发生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于通信中断,无法了解灾情,我们驱车沿着明长旅游公路沿线拍摄,在明月镇的福兴村,站在岛兴桥上,雨一直下个不停,桥面即将被洪水没过,我没有顾忌危险将情况现场解说。之后又往前行,由于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大量泥沙堆积到公路上,车子忽然陷进泥沙中,我们下来推车,用铁锹挖开泥沙,可是泥石流不停地从山上流下来,远比挖沙的速度快,身上被雨淋透了,脚上雨靴灌满了泥沙和雨水,而且无法和外界联系。幸好延吉公路段的铲车经过帮助清理泥沙,才使我们脱离危险。然而为了了解灾情没有退缩,继续前行,无奈当车子又行驶了20分钟时,洪水已将公路路基冲毁,再加上路面上堆积了泥石流冲下大量石块根本无法前行,才原路返回。当再次经过福兴村,准备采访运送救灾物资的车队时,岛兴桥突然坍塌,我和同事对洪水肆虐,岛兴桥瞬间垮塌惊险场景进行时事报道,让全县人民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灾情的发生,这一场面也多次被国家、省、州级等媒体采用,引起广泛关注,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三、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分寸得当
首先要积极自觉地参与采访和编辑,使情感提前进入角色。制作新闻节目不是孤立的,它是群体协作的工作,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同时也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因此,新闻播音员要尽可能参与采编过程,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这样可以使新闻前期工作、采编工作与自己的播讲相衔接,提前进入“角色”。一次,我和记者采制一篇题为《垃圾成堆无人管的》的长消息,一到现场,我便被满树、满地、漫天飞舞的垃圾袋惊呆了,要想处理掉这些垃圾袋绝非易事,再回头看看那些被采访的复垦者,一脸茫然绝望的神情……我认真地与记者进行交流,深刻理解报道内容。在了解了新闻事件的来源、新闻背景、编辑过程和要表达的主题后,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也逐渐储备了自己的情感,播音时有对象感,内容把握准确,情感把握真切。这条新闻做得非常成功,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条新闻的播出提高了市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播音时既要“真实”,又要“真诚”。
新闻播音要不要情感?从事了十几年新闻播音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新闻播音需要情感!受众之所以喜欢新闻节目,主要原因是他们通过这一途径,快速、准确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如果我们在播报的过程中缺乏热情,声调冷冰,只是见字发声,那么,这样的新闻播音是不成功的。要想让受众不费劲就能听懂所播的内容,领会、理解所传播新闻的实质,播音员就不能用干瘪、呆板的语言机械地见字出声,而一定要把自己作为第一感受者,准确、细致地体会稿件内涵、作者意图,再赋之以合理的情感内核,才能明确而清晰地表现客观事物及实质,唤起受众的共鸣。没有情感的新闻播音,就像只有“色”而“香、味”不足的一道菜,不容易引发受众共鸣。播音员播音时要有真情、有激情,要用真诚坦荡的心灵、质朴热忱的态度,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并与新闻的事实融为一体,去赢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播音时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分寸”。每一条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感情色彩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播音员能否准确的表现出这千差万别,就在于平时的积累,就在于“分寸”的把握,这种把握可以体现播音员对每条新闻在社会生活中价值的正确认识和感受。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我认为播音时要有真情实感,但不要纯粹的宣泄感情,因为情感把握的关键是“分寸”,感情的流露要有内心依据,但在播音时千万不能恣意做作、扭捏,更不能用过分的语调、表情、形体语言去面对观众,要从新闻传播的特定要求,个人情感流露的自然体现方式,做到入情入理、适度得体。
当前的宣传工作要求我们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以人为本”,新闻宣传也是如此。作为新闻播音,融合适度的感情色彩来播报新闻,以情动人,能够增加与观众的交流、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当观众朋友真正被我们丰富的播报方式所感染、所打动,就一定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锁定我们的频道,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使我们更好地为大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