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与应对(2)
时间:
翁剑峰 1由 分享
“欲速则不达”是一句十分古老的哲理了,采访者如果对于事实真相过于心切,操之过急,则只能“欲速则小达”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可以是交际的工具。眼睛会说话,只是很多人不善于观察而已,经验丰富的采访者就十分善于用眼睛采访。自古中医诊断都讲究“望闻问切”,如何用好这四字成为自古至今的一道难题。“问”是医生诊断的四法之一,而且排在第三,就可以证明出“问”不是诊断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更不是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逃不掉采访者的细心观察。著名记者纪希晨先生也曾说过:“在许多场合下,连口问、耳朵听都闹不清楚的东西,许多说不清楚、听不明白的问题,到现场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四)“闻”主要是讲究倾听。做一名合格的对话者(合格的对话者是泛指在知识学识等方面合格等),倾听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有一句老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样的道理。很多的采访对象并不喜欢采访者不停的暗示、指手画脚,因为那样采访对象就很难往自己想象的内容方面去思考,去交谈。
在采访中采访者不仅要让采访对象诉说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还要让其说出自己问的问题,这就要求在遇到某些特殊情况的采访时候,采访者需要以耐心的倾听为主,以此来寻找最佳采访心理环境,在合适的时间掌握好与采访对象的非语言交流,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采访效果。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大多数人们都有愿同知音交谈的心理。如何使双方谈话投机,很主要的一点是让对方感觉到你就是他那位知音,是一个值得与之交谈的人。采访者希望采访对象是一名善谈的合作者,采访对象同样也希望采访者是合格的、能够相互讨论问题、并且有共同语言的知音。
(五)在对于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策略这方面,“问”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著名的记者约翰.布雷迪曾在《采访技巧》一书中曾说到:“一个采访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进行正确地提问”。在这方面,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周孝庵在《访问》一书中也曾指出:“访问不难,发问实难。发问之如何、足以卜访问之成败”。从众多经验中我们可以得知,问题提的是否切中要害,是否切中采访的关键点,程度是否适当,往往决定了一场采访活动的成败。一个好问题,可以激起采访对象谈话的兴奋点,从而使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个坏问题,则非常容易导致采访对象交谈的兴趣锐减,避而不谈或言其其他,使得采访活动难以继续进行。一次成功的采访活动,不仅仅是提问的方式需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而且,还要能够分析与把握,各方面都要问的巧妙与艺术。
(六)在采访的许多时候,采访者的一个肢体动作,如点点头、微笑一下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等,对于被采访者来说,是一种暗示性的鼓励与支持。肢体语言采访,在一般采访中占次要地位,但是很多经验丰富采访者都在潜移默化的使用着。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或者表情动作),都能够对采访对象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对于提问采访来说,肢体语言采访具备了更多的细微性。比如在采访老年丧子、中年丧偶的人时,最不需要的是语言。最需要的是一些关怀的动作、关心的眼神。
三、结 语
电视新闻采访充满着挑战性与技巧性,如何吸引观众到电视前?美国CBS《60分钟》栏目的制片人斯蒂夫·谢帕德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在采访的现场,提问的不是采访者,而是观众”。采访是一次生动活泼而富于思考性的交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涉及各级各方面的问题,需要采访者细细体会;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充分地体现了心理学的应用问题。采访者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是采访成功的关键点,是一场采访的主导方。更重要的是,怎样与采访对象交流?怎样使用采访技巧?达到最佳采访效果?怎样准备采访前的资料?如何调控被访者心理?怎样来提高采访质量?这些问题都是每一个电视新闻采访者成为一个成功者必须了解、吸收、锻炼、运用的前提与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永强.采访心理实践探析[J].东南传播,2009(5).
[2] 陈陶.浅谈高校校园新闻采访的能力要求[J].中国科计博览,2010(10).
[3] 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8(9).
[4] 牛丽红.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5] 王宝军.论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J].徐州工程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