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医学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为进一步研究内镜下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0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00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2±7.5岁。其中3例吻合口溃疡,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胃窦溃疡,15例复合溃疡,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伴出血,17例食管、胃息肉切除后出血,其他14例。主要临床症状:黑便、呕吐,多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1.2 方法
1.2.1止血前准备
对于病情严重及由于出血量多而引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要及时给予血容量补充,维持血压,同时进行监护,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即胃镜检查。对于由于失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患者要及时给予纠正治疗,直到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不低于70g/L,然后再行镜检,为了避免胃镜插管检查损伤消化道,所以在胃镜检查时直观下局部冰生理盐水冲洗、抽吸及改变体位等方法来避免出血较多对观察的影响。
1.2.2内镜治疗
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胃镜检查,从而确定出血部位。将注射针通过内镜活检通道插入,再进行药物注射,可在出血部位周围注射液可直接将药物注射在血管内。当注射时感觉到有阻力则停止。对于非曲张静脉性注射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进行止血夹治疗[2-1]。
1.3 统计学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0例患者中在治疗后有94例患者即时止血,6例患者球后溃疡出血止血不成功,治愈率为94%。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两天内再次出血,实施第二次治疗,3例患者止血成功且48小时内无出血情况,1例止血无效转入科室接受继续治疗;与治疗前相比,出血例数明显减少,对比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3、讨论
消化道指的是食管到肛门之间的管道,其中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而消化道出血则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轻者采取有效治疗即可痊愈,重者可严重损伤患者身体。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主要症状多表现为便血,黑便、呕吐等[3]。患者呕吐的血色有可能是鲜红的也有可能的是咖啡色,便血颜色也可呈现鲜红、暗红及柏油样黑色。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复杂,临床在检查发病原因时刻考虑患者的病史、体征及临床主要症状,但是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则需要通过机械仪器来确定。在诊断时要特别注意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的一些排除症[4]。临床研究发现,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因素有肿瘤(内镜治疗后)、黏膜撕裂、黏膜病变、炎症及溃疡,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道出血具有病情急、变化快的特点,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临床抢救是十分重要的[5]。在抢救治疗中,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是治疗的基础。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出血量来决定血容量的补充量。而临床治疗消 道出血的方法有很多(保守治疗、放射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综合治疗等),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在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的100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治疗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在治疗后有94例患者即时止血,6例患者球后溃疡出血止血不成功,治愈率为94%。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两天内再次出血,实施第二次治疗,3例患者止血成功且48小时内无出血情况,1例止血无效转入科室接受继续治疗;与治疗前相比,出血例数明显减少,对比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实施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性与有效性较高的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内镜下止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