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时间: 若木620 分享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马克思关于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论述,蕴涵着丰富的循环经济思想,不仅涵盖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原则的基本内涵,而且折射出鲜明的循环经济发展观。首先,发展动力源于科技进步引领及市场机制推动;其次,优先目标是避免废弃物产生,通过反复“再使用”减少废弃物;最后,状态模式是多层次嵌套、宽领域交联的物质资源循环复杂性系统,其构成小至机器内部自循环、大到社会与自然之间巨循环,涉及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这是一种超前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物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发展观;当代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作者简介]宋超,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张霞,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山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淄博255049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10-0001-05

  面对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作为一种生态型经济模式,已成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循环经济概念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但目前相关理解和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关于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目前相关研究分析阐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观点的现实性、科学性、前瞻性、生态经济意义,以及与“3R”原则的符合一致性。本文认为,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不仅与当代循环经济理论思想是一种百年跨越的契合,而且明确了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基本动力:科技进步引领及市场机制推动

  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循环经济内涵本质是物质资源遵循“3R”原则循环流动与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3R”原则的减量化(Reduce)是指为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而在生产全过程乃至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及废弃物的产生量;再使用(Reuse)是指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再循环(Recycle)是指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原料。所谓废弃物是指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马克思对其形成和分类作了明确阐述。他说,我们所说的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因此,化学工业在小规模生产时损失掉的副产品,制造机器时废弃的但又作为原料进入铁的生产的铁屑等等,是生产排泄物。人的自然排泄物和破衣碎布等等,是消费排泄物。循环经济起源于走过先污染后治理工业化道路的发达国家,故又称之为废弃物经济、垃圾经济。就是说,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被推行是从废弃物利用即再循环(Recycle)开始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三废”大量产生,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产业革命先驱的英国,其工业发源地和中心的曼彻斯特,工厂的脏水和废弃物统统汇集在艾尔克河里。曼彻斯特及其周围的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煤烟。对于生态环境恶化,人们通常把它归咎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作为亲身考察过19世纪英国等先现代化国家环境问题并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深刻研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所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认识预见能力提高必然能够得到解决。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19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也渐渐学会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

  所以,在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中,无论对初始原料利用的减量化、废料的再使用,还是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循环,贯穿始终的主线是依靠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产生。马克思指出,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至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废料,马克思主张利用新的科学成果将其“再使用”。他说,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验形态的技术以及机器设备、仪器等物化技术决定着经济再生产的质量和水平,而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和经验的总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起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而充分利用包括废弃物在内的既有资源必须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深刻阐述,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总之,马克思主张依靠科技支撑引领循环利用物质资源。

  科技进步带动废弃物资源化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催生新的产业部门诞生,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要。1839~1862年英国的丝织业真正生丝消费有所减少,而废丝消费却增加了一倍。原因是人们使用经过改良的机器,能够把这种本来几乎毫无价值的材料,制成有多种用途的丝织品。关于科技进步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及其社会影响,马克思利用实证来分析和印证:收集皮毛和破烂毛织物进行再加工,过去一向被认为是不名誉的事情,但是,对已成为约克郡毛纺织工业区的一个重要部门的再生呢绒业来说,这种偏见已经完全消除。因为有人发明一种能破坏棉花但不损伤羊毛的方法;现在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工人从事再生呢绒的制造。毫无疑问,废棉加工业很快也会作为一个符合公认的需要的生产部门,而占有同样的位置。实例中,仅一种新的技术发明解决了废旧毛织物的羊毛与棉花分离问题,实现羊毛在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之间的循环,形成了新的产业——废棉加工业。这充分说明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5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