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传统美德的大一思修论文
浅议传统美德的大一思修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议传统美德的大一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传统美德的大一思修论文篇一
《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浅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经由几千年发展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并可以继承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还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中学生是中国发展的未来,对中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传统美德;学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一个不断地批判继承、改革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其自身也处于不断地批判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中。
最近十几年来,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学生道德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恰同我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文化发展进行的理性反思合拍,也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研究的价值趋向同构。传统美德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中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必然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学校传统美德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乃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但是,它毕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因此,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即要有时代特点。只有把中华传统美德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才会发扬光大,才能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
1.学校传统美德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给中国注入了活力。不但引起人们经济生活重大变化,也使人们思想道德、精神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一些起积极作用的新观念、新意识,如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这些为中学生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冲击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如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被淡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等。这些现象使辩别事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中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他们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具有战略重要性,也有现实迫切性。学校传统美德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其为社会基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华传统道德中注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学校传统美德教育要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长期以来,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实施的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为了能获得“高分”,学校教育内容出现偏差,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和其他各育,“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已成为普遍现象。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中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由于不重视德育,使许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下降,唯我独尊,好逸恶劳,不讲社会公德,缺乏远大理想和责任感,缺少自强自立精神等等。这些“不良”现象,不能不为我们敲响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警钟。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缺少最起码的做人准则,学习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这样一代人如何能够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21世纪的历史重任。
二、学校传统美德教育要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保证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从发展的总体来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发展过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也应该分成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多层次结构,形成有次序、前后连贯、逐步加深和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轨迹。因此,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接受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在层次高低、深浅、广度上是有差异的。
2.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保证教育方式层次性。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每一年龄阶段学生身心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学校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也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使传统美德教育有的放矢,取得良好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
1.以学校日常管理为载体,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具体工作、生活之中,对学生进行直接而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教育观念上,要体现时代性。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用疏导方针,即由过去的强制性工作,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疏导性工作转变;由单纯灌输向形式多样、因人施教转变;由我打你通的被动型方式向引导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型方式转变,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情感人,以事明理,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要树立效益意识。在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文山会海中脱离出来,深入中学生中间调查研究,做学生的朋友,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另外,作为教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对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产生着巨大的推进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从中得到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
2.以校园文化的宣传与建设作为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载体,是将文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把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文化的宣传以及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达到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目的。
3.以校园传媒为载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包括环境、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各种形式的工具,向中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主要从两方面进行:①环境陶冶: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合理布局,悬挂传统美德相关名言,努力创造花园式校园环境,给人心旷神怡之感,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②艺术陶冶:定期举办书画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③榜样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那些富有感染力的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代先进人物的事迹编印成册,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开展模拟小品,讲英雄故事等,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好行为激励、感染、影响受教育者等。使学生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
4.充分利用校园活动载体,有意识地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学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的同时,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班级、团队活动、学校德育工作以及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构成一个全面的教育网络系统,从养成教育入手,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抓好符合公德的小事,使学生逐渐明辨是非,习善成性,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的“热点”和“焦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学史明志”、读书征文、知识竞赛、座谈会、报告会等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等道德品质教育的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及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等活动。
四、传统美德教育应融入创新理念
1.创新教育内容。创新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就是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并力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其新的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传统美德的内涵实际上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它同样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传统美德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尊老爱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可有些东西就不一定与今天这个时代合拍,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竞争精神,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谦和思想就不相适应。其次,就是我们所选的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说“诚信”教育,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类重要的道德规范,在实现人的价值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回避社会阴暗面,而要告诫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学会保护自己,对居心叵测的人千万不能实话实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创新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方法过分强调灌输、服从,忽略了德育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便出现了“黑板上学雷锋”、“教室里助人为乐”以及各种“台上有效,台下无效”的现象。创新教育方法就要求我们:教师少一些灌输,学生多一些参与;教师少一些干预,学生多一些自主。从小处和身边的事着手,确保人人能实践,人人有体验。
3.创新教育空间和手段。创新教育空间和手段就是要改变学校唱独角戏的局面,构建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网络系统。既要承认课堂教学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又要想方设法采取一些受学生欢迎的手段来强化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一句话,在学校德育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做到活动内容体现系列性,活动结构体现层次性,活动形式体现实践性。
五、结束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要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因此,我们教育者更应该协同社会各方,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中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向前进,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万侠.谈谈美德教育[M].1995.
[2]罗国萍.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嬗变[M].1996.
[3]高谦民.中国古代教育重德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