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思修论文 > 浅析马克思主义需要观视角下的中国梦论文

浅析马克思主义需要观视角下的中国梦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浅析马克思主义需要观视角下的中国梦论文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析马克思主义需要观视角下的中国梦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马克思主义需要观视角下的中国梦全文如下:

  摘 要: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需要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与根本范畴。以马克思主义需要观为视角审视中国梦,启示我们:现实的人与现实的需要指明了中国梦的主体是有需要的主体;需要动力思想揭示出中国梦实现的动力来自于人民的需要;需要的理论意义表征了中国梦的最终价值指向是需要的解放与人的解放。

  需要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同以往哲学家不同,马克思不是以自然态度来理解需要,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历史发展中考察需要。因此,需要是人的现实需要,并在历史中不断丰富、发展并满足。人们正是在对需要的不断追求与实现中,开启了历史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可以说,需要既是历史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的动力。所以,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与根本范畴。以马克思主义需要观为视角审视中国梦,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中国梦的主体是怎样的主体?第二,中国梦实现的动力来自于哪里?第三,中国梦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什么?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决定着中国梦能否实现以及怎样实现,同时也表征着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与思想境界。可以肯定的是,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与人的需要有关。

  一、中国梦的主体是有需要的主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理解人,而是在现实社会和历史发展中来考察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23因此,人首先就要满足自身根本的生存需要,生产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因此,人是现实的、有需要的人,不能把人当作无需要的个体、抽象的个体。黑格尔也认为,只有从需要的观点来考察人,人才具有了人的观念,[2]205-206人人都有权把需要作为自己的目的,生活并不是什么可鄙的事情,只有生命才是最高贵的。[2]126而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3]57因此,动物的生命活动是无意识的,而人的生命活动是自觉的;动物只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而人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而人能够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而自由自在地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世界。[3]58但是,在私有制下,国民经济学家只把工人当作劳动的动物来看待,“把工人变成没有感觉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3]123工人每天重复机械的劳动,只有最悲惨的肉体需要,甚至不如动物的需要丰富自由。因此,马克思认为这种非人的状况必须改变,这种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必须扬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3]8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虽然不能做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但却是通过人民并且为了人民而实现的。正如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因此,中国人民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还是中国梦的成果享有者。所以,我们不能把人民主体看作抽象的主体,而是要当作现实生活中的有需要的主体。人有多种多样的需要,需要也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无论以哪种分类方式为标准,首先要满足的都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就是百姓的生活需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前,我国已基本上跨越了温饱阶段,百姓的温饱需要已基本得到满足。但是,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当今时代的生存需要也就不能只局限于吃饱穿暖的简单物质需要,还应包括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基本的民生需要。这就亟须解决当前存在的住房贵、看病难、看病贵、就业不充分、教育不公平等民生问题。正如同志所指出的,“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4]如果这些基本的民生需要都能够被满足,中国也就进入了邓小平同志所描绘的“小康之家”,“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5]但这只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目标,还有更高层次的目标,就是党的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6]在这样的小康社会中,人民的需要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满足了基本的民生需要的基础上,还会产生更高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需要也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满足,形成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需要体系。[7]

  中国梦的实现要紧紧依靠人民,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这个主体不是抽象的、虚幻的、理论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要使他们真正实践起来,就要有能够说服人的理论,“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8]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要为本,要听取人民的心声并满足人民的需要,这样,人民才会把中国梦当作自身的内在需要并为之奋斗。

  二、中国梦实现的动力来自于人民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从事满足生存需要的生产实践,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成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人化自然”,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属人世界。可见,需要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最初动力、是历史得以开启的动因、是历史的逻辑起点。不仅如此,“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32也就是说,生产的发展会不断引起新的需要,对新需要的追求和实现又会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生产,发展生产力,当新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更新的需要,从而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在需要―生产―新需要―新生产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动力系统。因此,需要不仅是历史的起点与动因,还是历史无限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们在对需要的不断追求与实现的过程中,既发展了自身的力量,又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社会和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因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新需要的产生与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并称为“最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1]34足见需要的重要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只能来自于人民的内在需要。因为需要是个人活动的内驱动力,人们总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去从事某种活动,无论是生产实践还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践,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用皮鞭强制奴隶提供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则用工人的工资(也就是工人的必要需要)使工人“自愿”为其提供剩余劳动。因为在奴隶社会,奴隶的需要尤其是生存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奴隶主,所以奴隶不会再有任何动力去为奴隶主提供剩余劳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需要尤其是生存需要的满足要依赖工人自身能够与资本相交换的劳动力,只有劳动力换取了工资,工人才能满足自身及家人的必要需要,所以工人为了工资(必要需要)“自愿”为资本家提供剩余劳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一样,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动力也只能来自于人们的内在需要。因此,人民只有产生了某种需要,才会为满足和实现需要去努力、去实践、去实现。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几个方面,[9]而这几方面建设的内在动力都来自于人民的内在需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经济需要的满足――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力。经济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其他需要的根本保障,只有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的基本生活才能得到保障,生活水平才能切实提高,才能在此基础上使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并得到满足。因此,党的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首先提出的就是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10]9这正是在满足经济需要的基础上提出的,并且,只有人民内在的经济需要才会促使人们不断变革思维、付诸行动、切实改革、搞好经济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从表面看来,经济需要不是人们直接的需要,而且也不是必须的需要,但是,在当前阶段,却是一个重要需要,因为它的满足直接决定着其他需要的满足与实现。

  第二,政治需要的满足――政治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政治需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更加重视人权的保障、重视民主的发展。报告也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进一步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的保障。[10]9只有人民的人权、民主等基本的政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能真正有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关心国家的发展与政府的决策;只有有了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人们才能真正为国家战略发展献计献策。

  第三,文化需要的满足――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文化需要通常也被称为精神文化需要,当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要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更高的文化需要。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文化工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了一些易于传播的、易复制的、无深度的、无内涵的、模式化的、注重人们感性娱乐的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也很有市场,深受欢迎,因为大众文化既通俗易懂又贴近生活,不仅满足了百姓的文化需要与娱乐需要,还表达了百姓内心的声音与诉求。但是大众文化毕竟是一种商品文化,要服从市场经济,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把大众作为文化消费者,不仅要投其所好,而且要培养这些文化消费者的消费需要,所以制造了很多虚假的商业文化需要。

  因此,这些文化快餐不但未能满足民众的真正文化需要,而且还误导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使文化发展低俗化。所以,为了丰富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文化建设刻不容缓,这就要求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11]提高文化软实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文化部门要注意监管,不让牟利、低俗的垃圾文化充斥文化市场,流入百姓文化生活中,要多多鼓励并宣扬一些积极正面优秀的文化。只有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不断满足文化需要,才能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社会需要的满足――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社会需要的内涵非常丰富,马克思的很多著作都对社会需要有所提及,在不同语境中,含义也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含义,社会生产出来的需要,与自然需要相对立;第二种含义,指的是由社会来满足的需要,例如教育需要、医疗需要、公共安全需要等;第三种含义,指的是社会的个人需要,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统一,个人需要就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就是个人需要。这里的社会需要主要指第二种含义,即由社会来满足的需要,就是指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由社会建设事业来满足的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完善教育体系、充分实现就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可见,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社会需要,不仅是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

  第五,生态需要的满足――生态建设的内在动力。生态需要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一个需要,就是人们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要,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的生存,因此,生态需要的满足对人们来说尤为迫切。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严重退化、森林生态功能日益衰退、水资源严重污染短缺、大气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大量损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未遵循科学发展观,未立足于长远发展,而是追求短期效益,只顾眼前利益,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却以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为代价。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过生态需要,但是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指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依赖自然,自然为人提供生存资料和生活资料,“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56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严肃地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2]因此,人们应该怀着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心,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也把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需要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而且人们势必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对和谐生态和美好环境的生态环境需要就是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三、中国梦的最终价值指向是需要的解放与人的解放

  追求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的“抽象自由”时,认为真正解放的两个因素被他忽略了,第一个因素就是“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真正体验到的需要”。[1]347可见,需要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首要因素。需要的解放应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需要的满足,指合理的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第二层是需要的自由,指人们对自身的需要有一个自觉的意识,并且能够自觉调控自身的需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需要的满足是指人们日益增长的合理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不仅能够满足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更能够满足个性不断丰富、天赋充分实现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在其著作《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中也指出,每个人正当合理的需要都应该被尊重并满足。而需要的更高层次的解放则是需要的自由,需要既摆脱了自然必然性对它的制约,又不受社会必然性对它的束缚,进入一个自由发展的阶段。人们能够自觉调控自身的需要,依照每个人的不同天分和自由个性而发展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样需要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超越了自然状态下因为需要互相竞争、欺骗、剥削、压迫的弱肉强食阶段,也超越了文明状态下需要被经济、政治、社会、媒体等操控的虚假异化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需要的解放与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本身的解放与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的,“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3]90需要的丰富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新的充实,到了共产主义阶段,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无论是需要的满足还是需要的解放,都要建立在生产的解放与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生产领域实现自由,其他领域的自由才会实现。人们将重新占有生产力的总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生产重新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下,合理调节生产,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实现人最大的满足。[13]这才是人的真正解放与发展。

  需要的解放与人的解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指向和思想境界,同时也是中国梦的价值指向和思想境界。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与她的伟大导师一样,都有着共同的理论追求与人文关怀,那就是希望中国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人民的现实需要能够不断丰富与满足,最终实现需要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指向与思想境界在中国梦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中国梦的目标不仅在于中华民族的富强与振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与发展,还关注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全人类的进步与解放。

  正如在2013年6月7日的中美领导人会晤时所强调的,“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14]因此,中国梦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同时造福于全世界,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真正践行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这一伟大思想,真正做到了关注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弱势群体,而且对象不仅限于国内,对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频频伸出援手。因此,中国梦包容、开放的境界与务实、创新的精神必将推进人类文明步入新的发展、引领整个世界走向美好的未来。

  总而言之,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有需要的人。中国梦只有不断关注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人民才会感受到中国梦是他们的内在需要,才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动力。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建设、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实现需要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解放,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梦的最终价值指向。因此,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需要马克思的需要观作为其理论基础,同时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的需要观,是马克思需要观在当代的真正践行和发展。

相关文章:

1.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论文

2.马克思主义论文

3.浅议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价值论文

5.浅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强国建设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论文

40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