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浅议社会实践论文参考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社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一:社会实践在三生教育中的途径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的有效平台。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新时期大学生人才培养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与社会实践育人目标一致,在当今高校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高校“三生教育”的内涵诉求及其价值理念

  当前,大学生中有许多轻视生命的现象,对暴力的麻木不仁和对生命的冷漠的各种负面事件时有发生。90后大学生个性突出,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特点,让高校“三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伦理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生存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生活教育包括生活行为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和生活情感教育。让教育回归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人为中心,也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真正使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对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的全面关注,这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三生教育”体现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其次,“三生教育”强化了对生命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三生教育”要求教育过程与人的成长过程结合,强调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高校“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显然,“三生教育”蕴含的基本思想与实施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而社会实践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校“三生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与现状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全面成长,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有效窗口,是促成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必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面和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促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通过使学生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责任感。(2)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使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动手的能力。(3)促进社会化进程。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等。(4)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通过社会实践,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使教育走出封闭式的学院,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实践在大高校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理解不全面。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缺乏深刻认识,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以及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实践没有清楚的认识,社会实践随意性比较大。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的联系不够紧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以参观、访问为主,存在形式化的现象,实践方式单一,实践内容单调,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联系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重要作用。3、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课题调研、实践基地建设等等都离不开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地方政府以及各企业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4、高校对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挖掘不深。目前各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但一些高校只重视实践内容与社会大环境的结合,没有从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特点出发,不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活动,这样,参加实践的学生就缺少去探究活动意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将“三生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的意义

  1、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有助于丰富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三生教育”是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它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关注学生的健康与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3]。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三生教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生存、生活、生命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存适应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从而大大丰富了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2、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有助于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过程。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三生教育”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大学生在寒暑假走出校园,了解与服务社会,并在这种真实的社会体验中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爱心、责任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并构建起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兴趣不大,关注度不高,从而导致了某些形式化现象的出现。“三生教育”注重亲历性、感受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以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能够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将“三生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的目的[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发挥社会实践在推进“三生教育”工作中作用的途径

  1、完善社会实践工作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环境。完善的社会实践制度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既要在总结和探索中不断建立并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考评制度、激励制度、资金保障制度等内容,更要注意根据当前大学生情感、认知、思维、表达等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结合社会热点,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新的实践育人体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地获得感悟、丰富体验、学到知识、形成技能、掌握能力、树立观念,让“三生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不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其次要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体验社会实践,感悟社会热点,探索生命价值,学习生存知识,奋斗幸福生活,最终达到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构建起社会实践的育人机制和长效机制[5]。

  2、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引导学生自我实践,培养学生创新与求真的精神。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有效载体,为了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就要加大力度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资源,争取多方支持,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一批“三生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实习培训基地等等。以这些集体为依托,开展各种形式的“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并与其他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培训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另外,大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环境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有人从旁指引,加强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老师队伍,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避免安全隐患等其他问题,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成效,也有利于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加强“三生教育”工作,将“三生教育”真正地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6]。

  3、丰富社会实践形式,深化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让大学生真正的了解社会,感受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生活的真谛。大学生是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不断地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真正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并在日常教育中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动员与培训工作,使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清楚的认识,激励大学生更广泛更积极地投身社会实践之中,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性。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包括军事训练、自救培训、消防演练、公益活动等等,“三生教育”的融入能够很大程度地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内涵。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得社会实践更贴近生活,更能激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并从理论上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从实践上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吸引最大范围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的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生活的真谛。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二:高校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效能与建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积极反应,按照其指示精神,积极探索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有效途径,取得了不少成绩。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就是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必要认真反思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是非得失,深入探索高校社会实践的规律、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一、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质就是使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将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内化是指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并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的行为。”[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1.社会实践能够有效地消除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障碍接受心理学揭示: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与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受教育者愉快的心态,会使他对教育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使之愿意接受教育;而如果受教育者处于冷淡、烦闷的心态时,就会对教育失去兴趣,产生抵制的态度。[2]传统课堂教学单一的知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都具有居高临下的强制性,容易使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态度。而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者、义工等,则具有与实习就业密切相关、形式多样、隐蔽渗透、生动直观、富有趣味性等特点,较能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使之乐于接受和参与,从而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动力。

  2.社会实践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情感认同接受心理学还揭示,受教育者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或理论的前提之一,是他对其产生情感认同。而产生情感认同的前提,又是接受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只有当人们在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和选择,确认某一思想、理论或事业是正确的,才会在行动上维护和履行,这时价值观念才能确立起来。”[3]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联系现实社会的纽带,可以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合理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譬如,通过实地考察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发展程度的对比,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通过在实践中感受辛勤劳动、诚实守信、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带来的好评和奖励,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通过体验市场经济的活力与竞争性,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坚持创新精神的认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社会实践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自己利益一致性的认识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价值活动中形成的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一般价值规范的稳定的思维模式”[4]。价值观念的形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具有决定性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价值活动。人们的实践过程,就是人们在自己利益、需要的驱动下,去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享用价值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会对能满足自己需要、有利于自己的事物或现象向往和追求;对不能满足自己需要、不利于自己的事物或现象拒斥、躲避,并以此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从而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同样是一种价值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行为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奖赏,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行为则会受到社会的批评和排斥。通过这种价值活动的反复,能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趋于肯定和认同,并最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

  4.社会实践可以为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奠定重要前提和基础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苏霍姆林斯基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看到:“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①政治心理学也揭示,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个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实践性质的操作学习、模仿、直接政治经验最为重要。[6]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也表明,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行为的反复,可以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和技能,使公民成长为更理想的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7]总之,行为习惯是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行为规范训练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大量的、由组织方要求实施的,诸如职业行为、政治行为、学习行为、道德行为和人际关系行为等方面的规范训练。而这些行为规范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化。因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的行为规范训练进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必然为他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知弱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明显缺点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实效性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偏重理论知识教育,疏于社会实践历练,无疑是主要症结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层面,课堂教学得到加强而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不平衡的,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加强,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建设则相对薄弱,高校虽然把社会实践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了学时和学分,但在实践方式、组织形式、经费落实等方面均存在着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在实践育人层面,实践育人得以全面开展但存在形式主义现象近年来,高校对通过社会实践途径进行育人的认识有所加深,各有关部门,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学院系党团组织等,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各种形式和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实践育人的举措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的色彩。表现为:一是覆盖面狭窄。有些高校组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往往通过公开招聘、选拔的形式进行。这种做法,一方面确有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之意图,但另一方面,的确覆盖面有限,往往仅有少部分精英学生得以入选,那些性格内向,或缺乏文体特长,或非学生干部的学生往往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二是片面追求政绩。某些组织者或参与者兴奋点往往在于活动本身,注重参加活动人次的数量,关心总结上报的数字,以利评优评先,而不太关心活动的质量。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比,也往往有重数量、轻质量之嫌。三是随意性、随机性和虚假性。社会实践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尤其是个人自主实践,组织者往往难以监控。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让部分有投机心理的学生有空可钻,使这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随机性和虚假性。[8]

  3.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层面,重视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实践效应评定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说,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上,一般只采取与其他专业课程考核一样的方法,即采用书面答卷的方法。这种方法只注重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检查,而把实践检查的环节排除在外。即使把学生的实践纳入考察范围,也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仅仅是看学生参加实践的时数,没有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与过程进行评价,而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学生工作部门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测评,是包含有实践环节的内容,但如上所述,实践过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虚假性,以及往往仅把学生比赛获奖的情况作为衡量的主要指标,就难以全面和真实地反映实践的育人效果。

  4.在对教师的评价层面,重视其学术成果而忽视其实践育人成效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他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学科专业教师的标准对待,即仅仅把教师上课的课时数、承担科研课题和发表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其评聘职称的主要依据,而对教师从事的实践育人活动和成效则往往忽略不计。以上种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育人环节的建设,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统筹兼顾,建构起社会实践的科学体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的环节,要不遗余力、积极探索、建构起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以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之功能。

  1.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

  要建构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就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原则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9]。笔者认为,在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其根本宗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社会实践应从大学生根本利益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切实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一种体验教育的优势,给予学生积极的实践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自我发展的追求,不断发展自身个性志趣。使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身心得到锻炼、才干得到增长。

  (2)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上,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原则。社会实践是手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目的。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一手段,达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这一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括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时代精神在内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体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比对中国解放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他们认同、坚持与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自己的行动中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上,坚持全面系统性原则。社会实践是一项事关学生、学校、政府、社会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上,坚持全面系统性原则就是坚持用全局的观念、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推进社会实践的策划与实施。用全面系统性原则去统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就是要注重三个维度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最大功效。一是注重组织的协同。必须建立一个横向的有机联系组织结构,整合高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协调高校、实践基地、基地所在区域的政府等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全员育人,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作用。二是关注系统的覆盖。要高度关注系统的覆盖性,不留余漏地惠及每一个学生。三是构建内部的驱动。要科学设计社会实践的组织引导、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制度规范、效果评价、奖惩激励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的自我驱动和自我运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坚持可操作性原则。要把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目标和内容有机地贯彻、落实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环节和过程中去,转化为可具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这就需要处理好社会实践主体的适应性和发挥好客体的可利用性。具体而言,处理好社会实践主体的适应性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能力水平、专业结构等因素,将空洞的价值观内容转化为学生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发挥好客体的可利用性就是要充分发挥好社会实践的客体资源的便利性、可利用性和依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文化元素和文化产品,熏陶社会实践主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在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上,坚持可检验性原则。能否实现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关键是看实践的育人效果能否落实。因而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上,坚持可检验性原则,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评价和奖惩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奖惩,以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普及,以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收到实效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坚持可检验性原则就是提升评价考核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做好评价主体构成与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发挥考核成果与奖惩结果的导向性,从而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

  2.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体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建构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体系。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0]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法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1)建立组织机构。由高校牵头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工作的领导机构,设立领导机构的日常运作工作办公室。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机构由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负责人,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人员等联合组成。该机构具体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策划、设计、组织和领导工作。

  (2)积极探索和设计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设计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多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利用好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社会实践常态化阵地,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3)完善激励和保障体系。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争取多方支持,设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过程和效果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对社会实践的领导和组织者的工作和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和教师、干部的年度考核之中,作为其总体评价和奖惩的重要指标之一。

  (4)促使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扩大化。要构建全面统筹、多方联动、系统推进的社会实践开展思路,促使社会实践育人效果扩大化。建立社会实践宣传团队,对社会实践过程与成果进行宣传,增加社会实践的美誉度和吸引力;系统总结社会实践相关成果,并汇编成册、制作音像资料,使全体学生共享实践育人成果;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相结合,促一步促使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把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活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议社会实践论文参考相关文章:

1.关于社会实践论文

2.关于社会实践的论文

3.社区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4.社会实践活动的论文

5.浅议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参考

11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