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不文明现象分析论文
中国虽然是礼仪之邦,但社会的不文明的现象却时常出现,严重时还会引发冲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不文明现象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不文明现象论文篇一:《浅谈当今社会的不文明行为》
【摘 要】当今社会不文明行为仍普遍存在且形式日趋多样,正视并正确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不文明行为已迫在眉睫。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我们的道德素养也本应与时俱进,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却不得不面对道德滑坡的挑战。为了能使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就应当努力共建文明之家与和谐社会。
一、当今社会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
个人的不文明行为主要分两种情况:仪容、服饰的不得体和言谈、举止的不得当。年轻人盲目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几乎忽视了自己性别该有的特征;其次是衣着暴露、衣不得体,在公众场合男士光着膀子、穿着拖鞋,女士则性感十足,自己舒适的同时却忘了路人的感受。言谈、举止的不得当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多见,语言粗俗、随地吐痰、打电话大声影响他人、任意践踏草坪、随意涂写乱画等,这些行为也屡见不鲜。站立时倚靠墙壁、抖动双腿甚至将脚踩在墙面上,留下足印;入座后跷二郎腿、抖腿抖脚、随意脱鞋,可谓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当众搔头皮、掏耳朵、抠鼻孔、咬指甲、摆弄手指等行为虽不影响他人,但也使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大打折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邻里、家庭的不文明行为
爱国爱家是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之一,父慈子孝、弟兄恭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文明的基本单元。而在当今社会却存在儿女只顾工作,忽视父母,对父母只有经济赡养很少打电话嘘寒问暖,更少回家探望;夫妻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时有矛盾发生甚至恶语中伤对方;兄妹之间争功邀宠,一旦涉及财务问题更是互不相让,争得你死我活,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家庭内部安定团结。邻里相处也存在诸多不文明行为,大声喧哗或发出其他噪音,尤其是在休息时间,严重影响左邻右舍的日常生活;当邻居遇到困难时,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在一旁幸灾乐祸看笑话;借邻居的东西不能及时归还,占为己有;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也不能主动承担,反之勃�相向、互不相让。
(三)人际交往的不文明行为
人际交往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交往的范围也迅速扩大,无论是国际间的来往还是公民之间的交往,文明礼貌都至关重要。而如今,人们的交际范围的确在扩大,但诸多不文明行为也相伴而生,如:在人与人交谈中,越来越少地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和“再见”等礼貌用语,反之,加入许多粗话、脏话、黑话、气话;向人问话或求人帮助时也不再用“大叔”、“大婶”、“大姐”等客气性称呼,而以“喂”、“呃”、“嘿”等代替;接电话时旁若无人、高声大喊;朋友、同事、邻里之间因有些许矛盾便在背后指指点点,这不仅会伤害与他人的感情,而且是极不文明的行为。“诚信”历来被人们所看重,自古就有“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说法,而在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个人信誉度大不如前的今天,重塑诚信社会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让别人相信你、尊重你,你就必须要言而有信,不能轻诺寡言。
(四)公共生活的不文明行为
人是社会的人,除了个人和家庭生活之外,人们还必不可少的要置身于公共场合,而公共场合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活动的处所,包括街头、巷尾、楼梯、走廊、公园、车站、码头、机场、商厦、娱乐场所等,人们在公共领域的行为不仅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而且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行人不走人行横道、横穿马路、翻越栏杆;自行车不遵守规则、闯红灯、不按道行驶;司机驾车过程中打电话、发短信、不系安全带、酒驾、疲劳驾驶、超速驾驶、与行人抢道、猛按喇叭、扰乱交通秩序。乘公交车不排队、不主动投币、不主动让座、下车时一声不响往外挤,没有任何谦让之词;路人乱扔废物、随地吐痰、随处大小便,严重影响城市清洁;休闲娱乐场所不能耐心排队购票,甚至相互推挤,拿到票后不能按号入座、大呼小叫、笑语喧哗,引起别人反感。公共场所随意吸烟,而没有走入指定的吸烟区,乱弹烟灰、乱扔烟头,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公共生活。
二、对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势在必行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领导已看到存在于我国的“脏、乱、差”现象,并于1981年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倡导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并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不断提出相关意见、通知、召开相关会议。这阵风迅速吹遍全国上下,被公认为社会生活的指导原则。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开启““””灾难之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同年三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谈话中提出“四有、三讲、两不怕”的口号,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有纪律的人才。正值这些活动所带来的新希望还在燃烧时,1986年便发生了可怕的5.19暴力事件,中国队与墨西哥世界杯中失利,现场8万名球迷在沉痛打击中爆发了,不仅掀翻了球队的大巴,连路边停靠的小汽车甚至交通亭都未能幸免于难,更有失望的球迷冲出体育场,开始沿街破坏物品,其中包括部分外国人的汽车。这种不理智的行为与当初所讲“五讲四美”严重冲突,与“四有新人”建设宗旨严重违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96年,中共中央再次发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但在《决议》颁布不久 “银广夏事件”引人深思,为得到不该得到的经济利益,虚构财务报表,诚信失守,企业的道德底线在哪里?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从1981年至今已30余年,我们党试图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来提高公民素养,努力抑制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但总是收效甚微。随着相关措施的不断提出,更多因不文明行为引发的恶性事件也继踵而至,原因何在,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 大理州文明委办公室.大理公民简明文明礼仪知识手册[M].2011.
社会不文明现象论文篇二:《浅谈大学生不文明现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生素来被称为“天之轿子”,他们是民族的希望,祖国明天的建设者,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然而大学生的不文明表现令人担忧。下面就大学生们一些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对策作简单介绍和分析。
一、表现形式
请看下面几组镜头:对面走过来几位西装革履、推着撒气自行车的大学生,来到修车师傅面前,张口就说:“哎,用用打气筒”伸手便拿;刚才还在一块轻松聊天,一会儿就因话不投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打斗在一起;课外活动时间,校园的休息椅上女生坐在男生腿上、搂着男生的脖子,做着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举动,无视身边散步的人群;几个一身靓装打扮的女学生捧着瓜子,随走随丢瓜子皮;还有为发泄个人的情绪而损坏公物的;“潇洒”地随处随口吐痰的,在校园里乱丢纸屑、果皮、饮料罐、食品袋的;上课迟到早退也不向老师报告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泰然如入无人之境的;与老师同车而不让座的;学校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一串串黑黑脚印的;在课桌椅上、厕所里乱划滥写的,有的甚至是些污七八糟的内容;言语中很少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玩的是出口成“脏”,奉行的是“有理不让人,无理占三分”;在与他人关系上,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种种现象,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基本文明行为的欠缺,令人触目惊心。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⑴经济生活的影响。由于我国转入市场经济体制时间较短,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在健全的法治社会大背景下才可能有良性的运作。这种新旧体制的转变,在客观上削弱、动摇了一些人的文明行为观念,造成不管文明不文明,只要对自己有利有益就去“行”,只要能宣泄自己的情感(哪怕是不好的情感)就去“为”的现象。从而,辐射和影响大学生行为。⑵传播媒体的误导。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国内外传播媒体传播一些不正确不文明的东西,对大学生产生感染、暗示等影响,误导了学生,使其产生偏离文明行为要求的思想与行动;一些缺乏社会责任与道德良知的低格调的音像制品,西方的物质文明、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及一些腐朽思想,都对大学生产了强烈的冲击,使一些学生文明观念混乱,降低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向低层次滑坡。
2.学校教育自身不足。⑴学校较少将文明行为教育置于社会大系统加以考察。教育未能结合现实的社会需要注入新的内容,又存在重说理、轻实践,要求高但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因而使学校文明行为教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明行为引导和约束的意义。⑵学校教育未系统地教给学生全面的文明行为知识。我们国家作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道德精神。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连同它的精髓被置于批判的地位,人文教育不被重视,加之应试教育、功利化教育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人文知识相当匮乏。
即使偶有这方面的教育,也只是作为知识教育、规范教育,而不是作为文化教育。如此这般之后,学生并没有受到精神的陶冶,也就很难具有必要的修养和情操。实际上,缺乏文化内涵和氛围的道德教育是一种有“形”无“神”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很难获得强健的生命力。⑶学生工作中教育、管理相脱节,管理不严。教育和管理应是紧密相联、互为条件的。教育解决思想问题,管理约束学生行为。教育要入心,管理应严格。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普遍存在教育入耳、入脑率不高,管理软弱无力的现象。对部分学生的违纪行为采取姑息态度,奖惩不明,从一定程度上纵容、助长了不文明行为习惯的滋生、蔓延。
3.家庭影响及自身文明意识的缺失。⑴学生自身出现某种“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即学生头脑中所存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文明行为的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⑵家庭文明修身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多数家长采用“小太阳”式教育方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基本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子女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长期处于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部分生活条件优裕的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只要子女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这些在娇纵中长大的大学生,加之缺乏文明修养的实践锻炼,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和基本常识,缺乏文明意识和行为自律。⑶学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据统计,目前高校大学生有 30%的学生来自贫困地区,有 70%左右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文明意识的下降〕。
四、解决办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明、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齐抓共管,但是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已不可能再到中学里去“回炉”,也不可能一夜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大环境,所以任何抱怨、指责都是消极的,我们应在大学校园中创造一个文明良好的校园小环境,尽一切努力帮助大学生重塑文明形象。
进行理想成才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要教育大学生们襟怀祖国、胸有大志、端正学风、发奋成才。可以请知名学者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等与大学生谈人生、谈理想,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强烈愿望和刻苦学习的热情。学风端正了,歪风就会下降。总之,要在整个校园中倡导文明风气,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去做,一件一件地落实,要帮助大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参考文献:
周鸣鸣、唐点权、邓素碧:《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0.3。
社会不文明现象论文篇三:《浅析旅游者不文明行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随着近年来旅游者数量、规模的急速增长,在各个景点景区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日益增多。本文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入手,全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并就如何引导和管理旅游者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管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旅游者外出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增加人生体验。但是,随着近年来旅游者数量、规模的急速增长,在各个景点景区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日益增多。
一、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点)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旅游者在景区景点游览参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旅游者在旅游景区游览参观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的行为,如随手乱扔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垃圾,随地吐痰、擤鼻涕、随地便溺等,污染公共环境。第二类是旅游者在景区游览参观过程中,违反旅游景区(点)有关规定的行为,如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画,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违章野炊、露营,不听劝阻任意喂食、投打动物等。第三类是旅游者在游览参观过程中不注意自身形象,如在非吸烟区吸烟,在公共场合打赤膊、坦胸常怀,讲黄色段子、宣传封建迷信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而造成景区污染与破坏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最根本的危害来看,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污染景区环境,造成景观质量下降。例如,我国西南省区的大量岩溶洞穴类旅游景点,其中有大量对旅游者有强烈吸引力的石幔、钟乳石、石笋等自然奇观。尽管有禁止抚摸的告示,但总是有好奇的旅游者会时不时的用手触摸,这不仅会在景物上留下痕迹,也不利于石灰岩的生长,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导致这些旅游景区对旅游者的整体吸引力下降,旅游价值降低,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可能给景区带来灾难性影响,如违章抽烟、违章野炊等行为很可能会引起火灾。
其次,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本身往往成为其他旅游者游览活动中的视觉污染,破坏旅游环境气氛,进而影响其他旅游者的游览质量,降低游兴,如随地吐痰、随地便溺等。
最后,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往往会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如随意喂食、投打动物、违规操作游艺器械等行为都可能给旅游者自身带来意外伤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道德感弱化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现象是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旅游者外出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自由自在的追求享受,所以在旅游参观的过程中就会抱有懒散、放任、随意的心理。尤其是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在一个周围人都不认识自己的环境中旅游时,道德的约束力就会降至最低点。由于摆脱了日常生活圈子中众多熟人目光的监督,旅游者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就少了许多顾忌和约束,就会暴露出人性中潜在的恶的一面,于是就出现了平时在家、在单位完全不会出现的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讲脏话、讲黄色段子等行为。这可能就是我国文化传统中“他律”强于“自律”的重要体现。
(二)占有和从众心理
看到美好的事务希望占为己有,可能是每个人都有的普遍心理。对于旅游者而言,花钱外出旅游,消费的是无形的旅游产品,从中只能获得一种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实物的东西,得多是带走几张照片,因而就会有一种求补偿的、占有的心理。例如一些爱花者会偷偷的摘几朵花带走,带不走的就用手摸摸,甚至在景观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而且很多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行为都是很盲目的,看到别人干什么,不管其行为对与错,就也会学着去做。如在景区一樱桃树旁边,明确标有“禁止随意采摘樱桃”的警示语,在某一时间段内,如果看不到有人摘樱桃时,所有从樱桃树旁经过的旅游者都不会动手去摘,但只要有一个人动手去摘,那其他看到的游客即使无意采摘的也可能会随手摘几个,这就是旅游者的占有和从众心理在作祟。
(三)教育传统缺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家庭-家族-国家的结构层次,这一结构层次导致了中国人重视血缘、地缘,而忽视社会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缺失必然会造成公共意识淡薄,从而忽视专门针对公共空间的教育。而现代教育也是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对人性的教育。历史教育传统的缺失和现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就了教育传统上的缺失。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环保愿望难以形成是传统教育缺失的结果之一。文化素质低,环保意识差,旅游者很少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不文明行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景区管理不足
景区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是导致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之一。在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设施不足,游客容量超限,服务不到位,导致旅游者在游览中被迫违规。如垃圾桶间隔较远,厕所指向不明,排队时间过长等因素极容易使旅游者产生“不合作”心理,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五)旅游经验不足
中国旅游业的真正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但当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全面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非常有限。直至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后,旅游者数量和规模才急速增长起来。由于旅游者外出旅游经验不足,缺乏旅游的常识和旅游技巧,不知道在旅游目的地或景区景点内,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导致在旅游的过程中会发生乱划乱刻,不尊重目的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文明行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旅游者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固然与旅游者的素质偏低有关,但同时也与旅游景区管理不完善有关。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在景区游览时的责任与义务,不知道在景区应该注意什么。因此,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应该为旅游者在景区游览时提供信息,对游客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管理,使旅游者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旅游。 (一)服务性引导与管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服务性的引导和管理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方法。旅游者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被服务者。这种管理方法是基于旅游者都有公德心、责任心和羞耻心等人性中善的考虑,通过引导游客的行为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常见的服务性管理措施有以下三种。
1、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立引导标志
要确保旅游者在景区中文明旅游,景区必须为其提供完善的设施设备。如布局合理、造型独特的垃圾箱,使旅游者便于将垃圾投放到垃圾箱内。在景区内明显位置摆放和悬挂美观醒目的旅游引导标志,配置有亲和力的说明文字及提醒文字,达到使旅游者自觉维护秩序和环境的目的。
2、明确导游的环保职责,发挥引导、监督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导游人员的职责不仅包括讲解、组织协调和安全提示,还应承担结合景物向旅游者宣讲环境、生态保护知识的职责。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行为,会受导游言行举止的影响,故导游通过其讲解和行为示范,可以直接的监督、约束旅游者的行为。因此,旅游景区在对导游人员进行培训时,应注重对其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导游的讲解词创作到导游的环保知识的普及,都应成为景区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3、社区居民、景区员工的示范引导
景区周边社区居民的言行会深刻的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同时景区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旅游者尊重环境,遵守景区规章制度。如黄山除了垃圾箱布局合理外,黄山的环卫工人总是不辞辛劳,默默无闻的跟在旅游者身后,捡拾其丢弃的垃圾,甚至为了捡拾旅游者丢下悬崖、山谷中的白色垃圾,黄山的环卫工人在悬崖上打了130多个吊环,用绳子吊着在山崖间捡拾旅游者丢下的垃圾。看到这样的情景,绝大多数旅游者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旅游。
(二)控制性引导与管理
景区对旅游者行为的引导与管理,仅靠服务性的方法对旅游者的行为是难以构成威慑力的,还需要控制性的方法来确保对旅游者行为的更好管理。控制性引导与管理的方法主要是指,景区应将旅游者在景区内游览时应有的行为制定成详细、明确的管理规则和惩罚措施,并通过合适的方式保证实施。规则一经确定,景区管理人员就要严格按规则办事,对游客违反管理规则的行为必须要按规定就行惩处,决不能盲目迎合游客,不能规定的是一套,操作起来又是一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综合运用服务性和控制性引的方法对旅游者进行引导与管理,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禁止的,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旅游者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从而通过游客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实现文明旅游。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26-28.
[2]彭淑清.景区服务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98-105.
[3]廖四顺.游客不文明行为研究[J].北方经贸,2008(8):111
[4]惠春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2006(12):12-15.
猜你喜欢:
4.不文明行为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