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的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2)
浅议互联网的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议互联网的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
《试析网络时代互联网信息安全对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摘 要 】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得到了迅速发展。互联网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等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上。论文以网络时代的互联网信息安全为研究对象,从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概述、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表现、制约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及解决对策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 关键词 】 网络时代;互联网信息安全;解决措施
An Analysis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Internet Age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ai Ling-yun
(Armed Police Academy Shanghai 20043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Abstract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ternet for people's daily life, work, and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and strengthen the people between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but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 especially i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blems on the Internet. In this paper, to Internet information safety in the network er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an overview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issues, China'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blems, restricting factors of China'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 Keywords 】 internet era;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solution
1 引言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因此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互联网信息安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谓的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以及可靠性。互联网是在开放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实现人们对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其一,互联网信息容易泄漏、污染且不易控制。目前,网络资源未经授权被侵用、系统拒绝信息流以及系统否认等,都成为了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技术难点。其二,在网络的开放性环境下,由于组织或个人对信息进行泄密或破坏,甚至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政治颠覆活动,对国家与社会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三,全民参与逐渐成为运用网络的主要形式,这就导致网络管理权被极大地分散,进而使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3 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表现
(1)病毒感染与破坏现象严重。我国互联网系统遭受病毒感染的现象正呈现出活跃的态势。据资料显示,我国在2010年约有85%的计算机系统遭受了病毒感染,其中3次以上感染病毒的用户达到了62%以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黑客活动频繁。我国互联网信息系统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比较脆弱、易受攻击。据资料显示,我国约有98%的网络管理中心都曾经遭受过国内外黑客的攻击,其中,银行与证券机构更成为了攻击的重点对象。
(3)网络政治颠覆活动频繁。近几年,国内外反动势力运用互联网进行针对我国政府的非法组织活动愈来愈频繁,特别是一些有组织的机构利用网络宣传异教邪说,企图达到扰乱我国社会秩序的目的。
4 我国互联网安全信息存在的问题
4.1 未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的核心技术
我国互联网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过于依赖国外的技术支持,这就导致我国的互联网安全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说,互联网安全存在三个方面的漏洞,分别是CPU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以及网关软件。在我国互联网中使用的网管设备和软件主要是直接运用了国外的技术,这就导致我国的互联网安全性能受制于人,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安全性能。由于我国互联网缺乏自主技术,因此互联网往往处于被窃听、干扰以及监视等威胁中,导致我国的网络安全处于极为脆弱的状态中。
4.2 互联网安全意识不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网络是一种新生事物,多数用户在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或学习的时候,往往对互联网安全问题认识不足,忽视对互联网安全的监控。此外,网络经营者与网络机构用户往往比较重视网络效应,忽视了对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投入和管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互联网安全处于被动的防护状态,不论是普通用户还是网络管理者都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没有形成主动的保护意识,更没有从根本上提升网络检测、防护以及抗击的能力。这就导致我国互联网的整个安全系统在反应速度、行动以及预防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4.3 管理机制不完善
首先,互联网安全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一般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管理的手段也应得到同步提升,但由于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技能,严重影响了网络安全管理的质量。其次,互联网安全问题解决方案不完善。目前,大多数用户都是依靠着防火墙等技术进行安全防护,但这种方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案,有许多互联网安全问题并不是单靠防毒软件等就能够解决,因此,需要研发具有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5.1 建立国家信息安全预防机制
首先,积极研发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我们应该积极学习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加强对互联网技术产品漏洞的研究,主动开发互联网安全维护技术。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密码技术的研究,增强对网络关键设备的技术防范能力。其次,研发反病毒服务器。我们应该对现有的互联网安全防护力量进行整合,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站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角度上,充分发挥出反病毒企业的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反病毒服务器产品。
5.2 加强互联网安全技术的研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技术角度来说,互联网公司应该分别从系统层面、网络层面以及应用层面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安全的投入。首先,从系统层面来说,系统层面的互联网安全应主要解决互联网操作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加强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研发,同时加强对现有操作系统的不断改进,完善现有互联网系统的安全配置。其次,从网络层面来说,网络层面的互联网安全主要包括了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以及数据传输的保密性等方面。最后,从应用层面来说,应用层的互联网安全应主要解决互联网中应用软件和数据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了网络服务、电子邮件系统等方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3 加强互联网安全人才的培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针对互联网安全的保护,我们应该以主动的姿态进行积极地预防,这就需要我们对互联网进行漏洞检测,对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实施安全恢复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互联网安全人才的培养。首先,我们应提高广大普通用户的安全意识。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为普通用户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网络安全宣传和教育,提升用户的互联网安全意识。其次,加强互联网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互联网安全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互联网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从业人员的自我规范以及自我约束意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4 完善互联网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
近几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制造病毒而谋取不义之财,但由于我国法制的不完善导致这些不法分子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与约束。法律是保障互联网安全的有利屏障。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和传播病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该项法律中对木马、黑客程序等病毒的界定并不明确,尤其是在互联网安全方面的责任界定以及赔偿等问题都是空白,这就导致用户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时困难重重。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出。为了有效保障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我们需要从建立国家信息安全预防机制、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以及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立法工作等方面着手。互联网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管理,提升互联网信息的可靠性,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使互联网平台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文雷,石红波,石红舟.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防范对策和政府责任[J].改革与战略,2006,04:73-76.
[2] 赵书峰.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1,10:30-3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李佳.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4] 李勇.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漏洞分析[J].通信技术,2014,04:439-444.
作者简介:
白凌云(1961-),男,成都人,武警政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装备及前沿高技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议互联网的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