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2)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篇二

  《大学生犯罪的典型心理探析及思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要: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由封闭式向开放型进一步转化,校园已不再是“象牙塔”,俨然成为一个小社会,安全状况也更加复杂,社会上的各类犯罪现象几乎在大学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达到防患于未然,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现象入手,列举大学生犯罪的典型心理特征,着重探讨和分析了大学生这些导致违法甚至犯罪的心理的深层次原因,并思考了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防控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 典型心理 心理探析

  从最近的报道可以看到,韩国留美学生校园枪击事件,致使多达32人无辜师生死亡,震惊世界。同时,在国内,“马加爵事件”、“马晓明杀亲”及至最近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恶性杀人案件,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中国甚至世界所不得不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难题。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对大学生犯罪问题进行的专题调研发现,2001年该区在校大学生的犯罪率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比2001年上升120%。①大学生犯罪现象放在全国大的背景看,尽管所占比例少,但绝对数量的增加,却不容忽视。

  一、大学生犯罪的典型心理

  多年来,升学的竞争压力,考入大学后所感受到的“天之骄子”的地位地滑落,即将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家庭贫富的差距和不良文化氛围等,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少数引发心理疾患。其中有很多独生子女,因从小娇生惯养,使他们充满了优越感和自豪感,在他们的性格中易形成自私、任性、娇纵、冷酷、懒惰、贪婪、脆弱、蛮横的一面。当学校和社会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时,极易产生消极、郁闷、烦躁、愤怒的情绪,然而其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故而极可能因一时的偏激而使用了不合法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引发大学生犯罪的主要诱因,则是下面列举的几种典型心理的突出表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依赖心理和极端心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身子女,称为“被抱大的一代”,由于从小家庭、学校包办过多过细,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自我意识薄弱。往往自控能力比较差,而且在道德失范和规范软化的当今社会,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浸染。

  正是这种耐挫性差、自控能力低的心理往往导致其心理健康恶化形成极端心理。如人际关系受挫。因为婚恋、同学之间、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对他人的嫉妒、憎恨或自暴自弃而实施杀人、伤害等犯罪。在极端心理的控制下,大学生无法进行他位思考,而只能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做,最终无法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懂得如何求助于他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贪婪享乐和虚荣心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有关调查,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左右,居大学生犯罪的首位,这种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享乐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重头戏,尤其是社会各行业收入差别拉大,贫富悬殊逐渐明显,“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等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一定市场,“高消费”将刺激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而且校园之中的攀比之风盛行。因此一些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在依靠正当手段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就可能诱发个别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犯罪活动。

  (三)寻求刺激和盲从模仿心理

  由于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如电视和网络中的负面信息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极不严肃,还有的因为心理不正常而实施性犯罪。在性犯罪上,不仅有男生,也有女生。比如当前社会上日益盛行的大学生“陪聊”、“傍款”和卖淫等现象在某些女大学生眼中竟成时尚,她们认为“什么人格,有钱就升格”。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趋众心理”。看着很多人在通过非法或非道德的途径获取某些精神上或是物质上的虚伪满足,这令一部分大学生趋之若鹜。

  (四)冒险侥幸和投机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不懂法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犯罪的大学生大多对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大致的了解,有的甚至攻读法律专业。在犯罪大学生中,有的学生明明晓得那样做是违法的,但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比较高超,不会被查获,所以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是一种藐视法律的心态。正是这种投机心理作祟,少数学生跨入大学后,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学习失去了目标。平时怕吃苦,并不专心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刻苦努力。反而幻想用投机取巧通过犯罪来坐享其成也是将一些大学生拖进犯罪深渊的罪魁祸首之一。

  二、大学生犯罪典型心理的成因

  (一)社会转型大环境

  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种种现实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一些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大潮,通过打工等方式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学生的毕业实习,很多用人单位在工作中将学生作为“准员工”对待,他们参与经济活动、接触金钱的机会增多,这往往成为学生犯罪的一大诱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由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偏轨和倾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和劳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高校扩招后,学校对学生疏于管理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人数上升的深层次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家庭方面来看,8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娇生惯养。成人后待人接物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受,爱慕虚荣。

  (二)大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这种不同步表现为大学生生理飞速成长和心理尚未成熟的冲突。青年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的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确立的阶段。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在自我明显分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作为被观察者的“我”(me),另一个则是作为观察者的“我”(I),也就是“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意味着青年期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对自我的肯定和否定,“客体我”与“主体我”的矛盾斗争。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一旦激化,将使青年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就无法形成自我概念,从而引起情感急剧波动,导致大学生一时难以自我接纳,大学生许多心理上的不适应由此而来。

  其次,表现在大学生主观物质需要和经济基础的冲突。在商品经济时代,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又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尤其是随着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使不少家庭及学生面临着继发性贫困。大多数贫困学子能够继续发扬中学时代的拼搏精神,直面贫困带来的生活上的压力,积极投身到学校和党团组织开展的各种勤工助学、扶贫济困活动中,以乐观的姿态笑傲贫困。但也确有少数贫困学子被贫困压倒,走上了令人痛心的犯罪的道路其中有经济上真正贫困的学生,也不乏因不断膨胀的物欲得不到满足的家境富裕的学生个别大学生则在贫困的压力下甚至竟向同学举起屠刀。

  再次,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③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欲强,自立渴望度高和社会经验少,这种在思想上想独立,而实际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父母和家庭的矛盾心理令大学生不时感到苦恼。④大学生由于身心处于发育期,生理、心理、智力都不成熟,且缺乏社会经验,所以在受到暴力侵害后就会有危机感,为了寻求所谓的“安全”,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大学生中不良群体靠拢,与他们一起“以暴制暴”,以此来反抗暴力侵害,结果形成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最终被害人演变成为一个加害人。

  最后,大学生心理异常也是进行犯罪的重大原因。比如因心理异常导致价值观扭曲的个别学生,稍受一些委屈,心理便会无法承受,甚至孤注一掷,杀人放火,与社会为敌。甚至不惜用极端残忍的手段,毁人容貌,使人致残,或不惜冒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报复社会。比如浙江某大学的大四毕业生报公务员一事刺杀当地人事部门的公务员案⑤。

  三、预防对策新思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其含义是: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等多种手段,整顿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我国治安取得了重大成功,因此把这一原理的核心引进建立并形成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犯罪防控体系有很大裨益。

  (一)构建校园家庭合作防控体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应对大学生犯罪,必须首先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同时改进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其他社会力量也应积极应对,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机制,真正形成教育生态结构的最优化和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佳发挥。

  1.建立和谐校园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状况如何、文化底蕴如何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校园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管理,首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其次,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特别要关心贫困大学生,为他们建立助学金、贷学金、勤工俭学等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最后,适时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脉搏,对思想行为上出现不良苗头的大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细致地做好其思想工作,将其不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防微杜渐,防止其滑向犯罪的深渊。

  2.实施“家庭细胞”工程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摇篮,是遏制大学生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最基本形式。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应当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教子不善养子不教是父母的失职甚至是犯罪。和谐的家庭环境,得当的教育方法,对子女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预防犯罪的发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治理

  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

  整合大学生心理综合档案,密切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结合大学生中常见的生理、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偏差等,以平等的呵护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加以引导、疏通,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把防治结合,落实政策,着力解决其入学适应、学习恋爱、生活困扰、毕业就业难题,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对一生都将发生重大影响的成长阶段。教学生正确地对待生理发育,合理控制性的欲望,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由于缺乏诱导和节制而发生性犯罪。教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释放压力,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以防因心理扭曲而走上邪路。

  2.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将学校的心理教育切实落到实处,不要流于形式,采用案例教学,增加学生兴趣。再次,要建立以宿舍、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整。丰富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释放心理压力,正确认识社会。学校应当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丰富的学校活动。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转移学生对不良嗜好的注意力,释放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对社会现状的片面理解和反社会情绪,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⑧

  (三)打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社会媒体氛围

  只有大力整顿文化市场,净化社会环境,才能减少引发大学生犯罪的诱因,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街道、社区要联合公安次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针对社区中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环境问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顿力度。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未来,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着大学生们心理负担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犯罪现象正同社会上的犯罪现象相呼应,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已成了人们值得关注一大社会问题,如何让象牙塔再成为圣洁无瑕的知识殿堂更是值得人们深思。

  注释:

  ①廖志平,邓岳南.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趋势探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第70页.

  ②颜小东.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③郑谊英.大学生犯罪心理透析.湖南则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孙震.大学生犯罪之原因及对策分析.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第81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⑤邓友章.大学生犯罪之剖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22).

  ⑥宋浩波.犯罪学新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⑦詹丽萍.论大学生犯罪的预防问题.学术交流.总第165期第12期.第60页.

  ⑧徐雪英.大学生犯罪探微.高校讲坛.2008(5).第160页.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赵宝成.犯罪学专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吉朝珑.大学生犯罪预防体系的构筑-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3).

  [3]张敬标.大学生犯罪及预防.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犯罪心理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

2.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3.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论文

4.大学犯罪心理学论文

5.关于变态犯罪心理学论文

264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