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幼儿心理毕业论文范文(2)

幼儿心理毕业论文范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幼儿心理毕业论文范文

  幼儿心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谈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社会认知对人的发展及社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幼儿期是社会认知的关键期。目前对幼儿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理论上。鉴于心理理论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影响幼儿心理理论建构的外部因素的简要分析,得出一些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幼儿心理理论 外部影响因素 教育对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幼儿心理理论的含义

  1.心理理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心理理论起源于普里马克(Premack)和伍德鲁夫(Woodruff)对黑猩猩是否认识心理的猜、测。他们对心理理论的界定“说某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时,我们意指该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因于自己和他人(或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物种)。这种推理系统之所以可以恰当的视为理论,首先是因为这种状态不可以直接观测到;其次,这种系统可用于对其他机体的行为具体地作出预测”。他们认为,黑猩猩能够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因为他们的被试sarah能够在某种实验情境中表现出关于心理状态的认识。因此他们推断,基于心理状态归因的行为认识,“不是复杂的或高级的行为,而是一种原始的行为”。J.W.Astington等人(1988)指出,所谓“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F.Happe和H.Wimmer(1998)进一步指出,“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知、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现在心理学家普遍把关于心理的知识称之为心理理论,是他们认为常人的心理知识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心理因果关系而组成的一贯的知识体系,常人无法直接观察到,但能根据这个知识体系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2.幼儿心理理论

  幼儿心理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要浪潮:第一个浪潮始于20世纪20年代,它直接或间接地源于皮亚杰的理论和研究,皮亚杰认为幼儿对人心理理论的认知是由自我中心到脱离自我中心逐渐发展的;第二个浪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关于幼儿元认知发展方面的理论及研究;第三个浪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即关于幼儿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研究。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且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幼儿的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幼儿心理理论。

  二、幼儿心理理论的外在影响因素

  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维果斯基指出,幼儿的心理是在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交匀_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指出,幼儿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匀_作用中产生不平衡从而得以发展。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受到诸多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早期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早期的社会经验大都来自于家庭,家庭各因素如:家庭规模,家庭交流、家庭装扮游戏与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家庭因素

  1.1家庭规模

  家庭规模通常指的是家庭中子女的多少,Perner通过对若干3~4岁幼儿进行误信念任务测验,发现家庭规模是影响幼儿误信念的重要变量,有兄弟姐妹的幼儿能够经历更多形式的社会交往,这促进了幼儿对于心理状态的觉知。Jenkins和Astington(1996)的纵向研究也发现,家庭规模可以预测幼儿的误信念理解水平。研究者指出,家庭规模之所以影响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因为家庭成员越多幼儿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也就越多,在兄弟姐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多的幼儿拥有比弟弟妹妹多的幼儿在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高,Jenkins等的研究结果支持“学徒假说”,即幼儿在与周围一些知识更渊博的人的社会交往中获得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家庭言语交流方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研究表明,家庭中的言语交流,特别是发生在亲子之间有关内部心理状态的言语交流有助于促进幼儿对心理理论的理解。Dunn (1988)的书里就包含了大量学前幼儿(学步儿)和他们的父母及其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幼儿对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来自于他们的社会交往经验(Feldman,1992 ) 。家庭中的言语交流能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Jenkins&Astington (1996)认为,兄弟姐妹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因为兄弟姐妹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幼儿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当幼儿与其兄弟姐妹的观点不一致时,幼儿就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进行思考。

  1.3家庭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幼儿的一种主要的游戏方式。家庭中的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间进行。长期以来,假装游戏被认为与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游戏中,幼儿用身边已有的物体来:代替假想的物体,如把香蕉当作电话,把椅子当作马或汽车;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对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行表征,如妈妈和孩子,老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等等。在假装时,幼儿并没有混淆现实和想像,并没有把椅子当成真的马或汽车。他们也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妈妈、教师或医生。可见,假装时,幼儿需要对同一事物有不同认识,需区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认识到假装的人和物是心理的产物,而不是实际事物。这种认知能力和认识心理状态所需的认知能力是相同的。因此,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假装是幼儿心理理论的起源。

  此外,有关不同经济地位家庭的研究和跨文化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地位会影响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同时发现幼儿对情感和误信念理解与其父母的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

  2.幼儿园

  幼儿除了在家庭以外更为个广泛的社会环境就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伴和老师。

  2.1同伴交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谓同伴(peer),是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在发展过程中,幼儿与同伴接触的时间逐渐增加,而与成人接触的时间则逐渐减少。“同伴交往的经验构成了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在这个背景中幼儿获得了大量的影响其一生的技巧、态度和经验”、“人际交往中的某些技能、经验只有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这是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垂直关系背景所不能给予的、也是不能替代的”(庞丽娟,1991年)。心里理论与同伴关系的研究表明,同伴交往水平高低与心里理论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同伴交往水平高的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也会好于缺乏社交经验、同伴接纳水平低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强、同伴接纳程度高的幼儿,会有.多的机会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游戏,交流想法,参与活动,因而能够互相学习,.好地发展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也会高于那些缺乏社一经验、同伴接纳程度低的幼儿。也可以说,幼儿与同伴交往次数越多、交往持续时间越长,则越可能有助于促进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如受欢迎组比被拒绝组和一般组的幼儿心理理论成绩要好。

  2.2教师

  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中除同伴关系外有一个重要因素,她在幼儿心中往往很具有权威效应,幼儿表现出愿意接近教师、信任教师,所以教师应在平时学习中注意了解幼儿,不应忽视幼儿的个体需要。此外,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同伴关系,受教师关注的幼儿往往在同伴关系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那些比教师忽视的学生往往在同伴关系中处于被拒绝的地位,针对此教师不应过于偏袒某些学生,应在了解学生的同时尽自己所能爱每一个孩子。

  三、教育对策

  1.家庭方面

  1.1经常与幼儿对关于心理状态的讨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讨论的方式可以采取:我认为..…我觉得..…,我想……等。这样的讨论他能促使幼儿意识到心理世界的存在,意识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心理世界。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只是一味的把幼儿培养为听话的乖孩子,认为这样就是好孩子了,根本忽视幼儿幼小的心灵,幼儿没有发言的权利,只有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试想,父母以及老师这样的忽视幼儿的心理感受,教出来的幼儿又怎么可能去考虑他人的心理? 父母应采用民主温和的育儿方式倾听孩子的意愿,征求孩子的意见,常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孩子就会逐渐的学会理解他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成长的幼儿比较成熟,善于交往。

  1.2经常与幼儿进行亲子装扮游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前已述及,家庭装扮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其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对不同角色心理状态的体验,能够逐步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心理的不同以及装扮与现实的不同、心理与现实的不同。亲子间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1.3给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

  有兄弟姐妹的幼儿心理理论能力发展好,因为和兄弟姐妹进行交流的幼儿能接触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容易意识到他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心理。在中国,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影响,所以,父母要想办法给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以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1.4使幼儿形成健康安全的依恋

  依恋是幼儿社会交往的开始,是其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这一步走的好坏影响到以后很多方面的发展,尤其影响到幼儿以后社会性的发展,影响到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幼儿的照顾,家长应尽可能多花点时-间照看孩子,与孩子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2.幼儿园方面

  2.1注重游戏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为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幼儿的交往活动是从游戏中开始的,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游戏分为自由游戏和假装游戏,保证幼儿每天有充分的游戏对于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至关重要。自由游戏“是隐性课程,其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幼儿自由度高,自由创造余地大,幼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自己做主、自由选择、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假装游戏虽然是人为的,但它可以相对复杂,这样更利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2提倡混龄教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力提倡混龄教育、尤其是“间断性混龄”教育,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和心理理论的发展。兄弟姐妹对幼儿的心理理论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多年来推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绝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家庭中缺乏交往同伴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幼儿的同伴交往就日显重要。混龄交往应该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比如,Tan-Niam( 1996 )的研究发现,具有不同的心理阅读(mind reading)能力的幼儿在一起,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相互交往,即当那些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幼儿和那些没有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幼儿搭配成组时,他们之间进行的游戏比起那些在心理理论地位上表现均衡的匹配组幼儿(如两个都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幼儿搭配,或者两个都没有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幼儿进行搭配)之间的游戏更为活跃。这表明,让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幼儿和没有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幼儿在一起进行游戏的效果最好。

  2.3注意教育方法

  一种可以称之成人训练法。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或家长可以经常和幼儿就有关心理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谈论和提问,然后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另一种是同伴训练法。如“同伴交往情境”,试图通过同伴交往来训练目标幼儿的心理理论,结果发现,几种同伴交往类型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即无论与年长同伴、同龄同伴的交往,还是与能力强、能力一般同伴的交往,抑或是和喜欢的、一般的同伴之间的交往,都促进了目标幼儿在后测中心理理论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郭丽华.幼儿心理理论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莫书亮,苏彦捷.心理理论和语言能力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

  [4]薛萍.幼儿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启示[J].教育教学研究,2007(6).

  [5]陈满琪,李春.幼儿心理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24( 2).

  [6]陈友庆.关注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J],研究与探索,1994-2007.

  [7]赵婉黎,刘云艳.幼儿心理理论对教育的启示[J].研究与探,1994-2007.

  [8]王桂琴,方格,毕鸿燕,杨小冬.幼儿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幼儿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2000, 9(2).

  [9]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10]王益文,张文新. 3~6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幼儿心理毕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幼儿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2.幼儿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3.大专幼教毕业论文范文

4.幼儿教育心理学毕业论文

2687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