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论文范文(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论文范文篇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探索》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的重要方式,各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创新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水平的思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既可以减轻学校咨询人员不足的压力,又可以作为发展性辅导的渠道之一,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的健全,为今后适应社会,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各高校正积极探索研究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本文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践经验,探索创新优化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目标: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入研究和充分发展人的需要、乐观、实现幸福、快乐、满意等积极品质,发展和提升现代人类人性的优点比修复人类心理的疾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避免或者解决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更是为了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样才更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满足学生需求,实现系统融合心理健康评价标准包括:自我接纳、积极的人际关系、自主性、环境控制与利用、生活目标、个体成长等几方面。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理论为我们明确了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内容。从实践上看,大学生的各种心理诉求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定提供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方向。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富有激情而缺少历练,心理困惑或问题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更容易爆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需充分考虑他们在生活、学习、情感、就业方面的需求,参照健康心理评价标准,为实现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的教学目标而确定。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学生对于“如何排解低存在感”“怎样看待爱情”“怎样用良好的心态面对不好的职业”“与同学、老师、长辈该怎样交往”“当自己失望、痛苦、缺少信心时,如何能积极乐观”等方面有着比较大的诉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是在满足以上需求的基础上,设定为涵盖自我认知、人际和谐、情绪管理、感知幸福、压力管理、挫折教育、两性情感、快乐学习等模块。各模块的设定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诉求的几方面需求,设定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实践中也发现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着内容交叉重复、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等问题。为系统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安排各模块教学顺序与分配课时数、提炼教学知识点逻辑关系、系统融合各模块的交叉重复内容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三、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很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工作的时候,往往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遵循让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认知心理知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特质原则。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课程的每个教学单元一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逻辑,按照课程引入、深化思考、训练拓展深化的环节逐层推进。比如,在进行“人际和谐”课程教学时,按照“个人人际关系现状是什么样、为什么会出现人际交往中的害羞、惧怕、猜疑、嫉妒等心理现象、怎样进行心理调节”的主线逐步推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是什么”和“为什么”环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认知,“怎么做”深化环节是通过各项技能的训练,让所知转化为行动。深化环节技能训练包含两类技能训练:一类是常见的心理技能培养如系统脱敏法、心理暗示法、冥想放松法、情绪ABC方法等的训练;另一类则是侧重于管理技能的培养,如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时候人际吸引规律,如倾听、拒绝、批评、争辩的艺术等。第二类技能训练较侧重管理学技能范畴,而他们多来自于心理规律并服务于心理健康的创建。
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式中调动参与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课程引入、理论知识讲解环节,心理测评、案例分析、视频欣赏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认知改变、理论知识接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在“自我认知”课堂教学中,气质类型测试中很多学生会对自我有着更为形象、直观的反思,真正地静下心来,将脚步放慢,从日常繁杂的生活中,将自己梳理清楚。同时在对照李逵、王熙凤、林黛玉、林冲等典型气质类型的感知中,认识到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接纳或改变自我气质类型的成熟的心态。
在“感知幸福”课堂教学过程中,用视频和呈现统计数据的方式,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认识到幸福来自于不断追求的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交流接纳,在师生共同感化的氛围中实现观念转变的教学目标。
在“人际和谐”课程教学中,用案例分享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很大的调动。从契合学生实际情况案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很顺利地就能逐层推进到为什么、怎么做。
实践证明,在进行操练深化教学环节时,采用记录表绘制、游戏活动、情景剧、技能操作训练等方式,能够将现实与理论内容融合,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深化。如,情绪ABC训练中,假设一个引发个人内心愤怒的场景,训练学生用情绪管理记录表的方式记下ABC,引导学生再运用意象训练法、心理暗示法。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情景剧方式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训练环节都能发挥较好的效果。心理情景剧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起源于维也纳,后来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它的作用是鼓励人们把自己的负性情绪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帮助人们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技巧以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
如“人际和谐”课堂上的心理情景剧中,笔者让两组学生分别模拟情景一:求求你洗个澡吧!情景二:请不要深更半夜地与女朋友煲电话粥。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自己演绎出可能的发展情节。其他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思考是什么导致不良情绪的蔓延升级。在深入思考与讨论中,更深入地体会人际交往“五原则”和“四规律”,明晰化解矛盾技巧以及共情技能的应用。情景剧的教学方法通过舞台演出,释放自己或情景再现,在表演、观摩和讨论中,再认识体验技能方法、理论知识,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各学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索中,对该门课程有的学校是设定为必修课,有的学校设定为选修课,有的学校实施的是课堂教育,还有的学校都依托为网络教学。各种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探索在总结提炼修正中,逐渐优化完善,形成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模式,在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钱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7-9.
[2]袁淑.依托心理情景剧: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2):59-62.
看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论文范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