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
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进入大学后,大一新生要尽快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的转变,在面对身边优秀的群体时要欣然接纳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客观对待与别人的差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篇一
《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及思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大一新生进入大学会不同程度存在学业紧张、学习计划不明确、心理困惑、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如下:及时引导学生成功转化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建立以辅导员为主导的多方互动机制;开设“高校学生自我规划指导”讲座;强化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一新生;问题;思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调查,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的第一年,不同程度存在着各种不适应的情况。正视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情况所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进,不仅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也影响着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首因效应”评价。本文对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探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大学新生入学不适应状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新生入学不适应比较普遍的状况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学业紧张
在高中阶段,课程门类不多,往往一个内容反复讲解,还要通过题海战术进行强化训练,课程进度较慢。但进入大学,要学的内容量比高中多,而教师一节课要上十几页或几十页,有些还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不像高中那样对既定教学内容的反复讲解和训练。许多学生短期内不能适应大学阶段教师的启发式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转变困难。另外,部分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有时逃课旷课,影响班风、考风和学风,又由于平时没学好,临近考试也会出现学业紧张状况。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学生普遍希望四年时间能更充实、更有意义地度过,但与高中阶段人生目标的唯一性――考大学相比,进入大学后人生的选择变得多样化,不知道该怎样确立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多元目标。学生还片面以为大学阶段学习和高中一样只是为了考试,对课堂教学活动不太重视,把大学课程学习的目的看成是顺利通过考试,指望在临考选择一些重点予以复习即可。从而忽视了大学阶段除了顺利通过考试以外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交际能力培养等等。
(三)心理困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些大学生自认为成熟,实际上其心理人格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自己及社会的认识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更由于之前教师及家长只重考试成绩不重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长期过程中忽视了意志及品德的培养,往往抗挫折能力不强,遇到问题容易产生心理困惑。
比如部分学生以前自我评价过高,在进入大学这一新的环境中,与身边一些同学作比较时,对自己出身贫穷、没有多才多艺、知识面不宽、不善交际等产生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能经常与老师交流,进入大学后发现绝大多数授课老师上完课后就离开教学区,这有大学扩招分区办学的客观因素,这时,学生把这种与授课老师较生疏的情况,与高中阶段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相比,心理有失落感。这些需要予以正确引导。
(四)人际交往障碍
在中学阶段,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把考上大学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很少注意到交际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受挫折不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大学后,大一新生多数都需要过一种集体生活。有相当一部分大一新生以前没有宿舍生活方面的经历,这就对他们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大学新生入学不适应性主客观原因浅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统教育对“育人”功能的忽视是主要客观原因。可以说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前,老师都把学生考出好成绩作为最重要目标,相对而言,大多忽视了教育所担负的“育人”功能,家长也是如此。高中阶段如此教育取向使得许多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存在欠缺。从教学方式来看,中学阶段“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在短期内也难以消除。比如许多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实行题海战术,把学生的大脑当成容器,往里面塞进各种知识,由此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严重欠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1]。所以,这些传统教育因素使得以前教育造成的缺口要在大学阶段来补。
主观方面来说,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造成了入学的不适应。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生活虽忙碌但充实。但进了大学后,发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不适应随之产生。比如考上大学后不知道什么是新目标,目标模糊往往比紧张忙碌更让人焦虑。此外,进入大学后发现,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存在,一些学生担心“毕业即失业”,也使得大学即天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三、应对措施思考
大学生入学角色转化存在的问题,有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同时也反映出高校教学及管理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对存在的问题充分重视并提出应对措施,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一)及时引导学生成功转化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充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及团体活动开展。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明确人生提升的具体内涵。要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培养一些大学阶段需要提升的基本素质,比如爱心、尊重、包容等。为了促使新生更快地转变角色,融入新的环境,还应重视新生团体活动的开展,使新生之间、新老生之间、新生与教师之间增进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重视通识教育对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教育与指导。通识教育在大学阶段主要是强调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基本能力的培养。正如卢梭所说:“在使爱弥尔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2]。通识教育除了传授专业性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入学之初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网站及热线的方式,主动地去发现新生中存在的自卑及心理困惑现象,及时解答新生入学的各种困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建立以辅导员为主导的多方互动机制
以往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是辅导员的事。但辅导员往往要管理的学生很多,精力也有限,新生入学角色转化及环境适应的各种问题只依赖辅导员解决有一定难度。在以辅导员为主导的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他一切资源,建立辅导员、教师、家长等多方互动机制。还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大学新生主要为独生子女,进入大学这新环境,由于生活经验及独立生活的较欠缺,容易迷失方向。在通讯方式非常快捷的今天,可以通过短信、E-mail、QQ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学生家长反馈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既向家长反馈孩子进步及努力的一面,也要对其子女出现的不好的苗头予以指出。实际上,作为家长,也很乐意了解其子女在校学习及生活情况。这种家长参与的学习激励及预警机制对督促或帮助一些学生成功转变角色,能起到特有的作用。
(三)开设“高校学生自我规划指导”讲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针对新生一旦考上大学便瞬时感觉自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的情况,可以开设学生自我规划及学习方法讲座。所谓高校学生自我规划就是指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计划,是为实现职业生涯而确立的行动方向、行动时间、行动方案,它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力,实现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类讲座的开设不应以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为目标,而是要突出指导与示范的功能。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自己的治学经历、治学方法、研究心得以及自我规划的成功做法,引导和帮助大一学生做好四年的学习计划,以使学生在忙碌而充实的四年大学时光中使自己真正得到一个提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强化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些学生对大学课堂教学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也是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及虚度光阴的重要因素。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优化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大学教育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知识接受的过程,能力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在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知识获取渠道更为方便快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教育把知识灌输作为唯一内涵已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如果教师的职责仍然固守于知识传递,那无异于教师剥夺了自己存在的理由。”[3]这就需要重视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种能力的培养要落到实处,最主要渠道应该还是通过高校课堂教学的途径。这就要求高校教学过程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比如倡导研究型学习,引导、帮助学生结合课程论文的写作认真研读一两部经典著作,对学生所撰写的课程论文予以认真修改和评阅,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知识整合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不断摄取并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学习过程中的心得,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和组织小组学习的形式,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以培养学生合作、协作、语言表达及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1.
[3]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