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心理问题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心理问题论文

  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基本概念。心理问题具有内隐性、自指性、易变性、复杂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问题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一:流动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一、流动人口子女主要心理问题归因分析

  1.社会问题造成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存在心理不健康倾向。流动人口是一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虽然为当地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到当地社会中,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牟家庄地区的流动人口多以卖菜、开出租、装修等职业为主,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只重金钱、不重思想的家长比比皆是。家长的观念势必影响到子女待人处世的态度。再由于流动人口子女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相对于本地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较明显。刚到校时,他们由于语言不通,生活、学习环境陌生,常常表现出严重的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并表现出不信任任何人的倾向。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20%的流动人口子女认为班级中的同学看不起他;部分同学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别人批评或冒犯他时,会立即采取报复行为;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一起是多余的。他们经常会产生孤独自卑的情绪,但是他们又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严重地造成心理上的障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生活环境及家庭教育相对较差,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心理压力过大。调查显示,从家庭物质条件来看,多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元以下;居住条件也非常差,多数家庭居住面积不到30平方米,一些家庭子女连预习课文、做作业的地方都没有;流动人口从事的工作不是劳动强度大,就是摆地摊做小买卖,大都工作时间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短,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在我们与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从放学到家长回家这一段时间,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时间”。调查显示多数家长在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后,采用“一顿打骂”、“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由于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但对孩子的期望值却偏高,过高的要求无形中成了流动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当他们发觉自己的目标很难达到时,就会出现感情淡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学习环境的不稳定性造成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不良。由于流动性大,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本地学生差,致使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催不做;学习、生活上态度较随便,不愿意接受纪律的约束。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半数的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数学生出现过家庭作业完不成的现象;大多数学生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经常在街上玩耍,这当然与家长工作时间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4.流动人口子女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强于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由于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很小就随父母背井离乡,在外奔波,长期过着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生活,而且自幼生活条件就不是很好,总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断迁移。因此,这些学生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与同龄的兰州城关地区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要强得多,但是也由于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较差,使他们对新学校、新教师适应起来比较慢。

  5.转入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据调查,我校转入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前期学习教育,主要是在自己家乡的小学,跟随爷爷、奶奶完成的。鉴于这些学校普遍的教学设施不完备、师资水平不高、学校缺乏完备的教育管理制度,加之爷爷、奶奶疏于家庭教育,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也比较差,相当的学生由于语言的障碍,听、说、读、写的能力都较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学校教育中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对策

  1.搭建平台,让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平的活动中体验成功,超越自我。要使流动人口子女真正平等地受教育,还需要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平等意识,让学生平等参与活动,创造社会舆论的平等环境。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往往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他们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并考虑予以特殊的照顾,以达到教育过程的平等。为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和竞赛,如:写作、演讲、歌咏、讲故事、书法、球类、跳绳比赛等,鼓励流动人口子女积极参加。借助这些活动,让他们充分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的教育,这样不但可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价值、树立自身形象的舞台,而且也可使他们在活动中超越自我,体验成功。对有一定特长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还可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在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施教时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当地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应认识到他人也有不足,要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许多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表现出很低的自我效能水平,在学习中放弃应有的尝试和努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合的学习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使他们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学习的进行;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加强家校联系,构建爱心网络,以爱育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摘掉有色眼镜,努力走进流动人口子女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让他们明白教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教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当我们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同他们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时,他们自然就会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接受我们的教育。因此,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建立流动人口学生的档案,了解各班流动人口学生人数,并通过谈心、家访等多种渠道掌握其家庭状况,进而采用“一帮多结对子”的方式给其以具体帮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当地学生以及心理健康教师、退休教师等可以组成一个辅助团体,各自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在生活上关心,在日常行为上给予指导,在学习上帮助,从各个方面帮助流动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班集体的温暖,体验到教师一视同仁的关爱,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和孤独的心理。同时学校要经常对帮扶对象的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跟踪了解、详细记录,还要注意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动态和情况,以便进行教育方式的调整。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二:针对产妇心理问题的护理研究

  1产妇的心理特征

  产妇因为其现阶段的生理特殊性,使得产妇易出现恐惧、紧张、忧虑、烦躁等心理特征。初产妇处于对分娩时疼痛的恐惧以及对分娩知识的缺乏,一般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态,经产妇来自对上次分娩的回忆。另外,很多产妇紧张胎儿的身体是否会出现一些缺陷或疾病。一些产妇因为缺乏对分娩的一般常识,心理反应很强,过分恐惧与紧张,导致产妇极度不配合医生及助产士的工作,以至于影响正常产程进展。

  2妊娠期的心理护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通过同孕妇进行沟通,了解孕妇内心存在的心理障碍根据孕妇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的不同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计划,从而对有心理障碍的孕妇更好的开展工作。例如,很多孕妇在分娩前十分恐惧,因为对分娩的过程不了解,经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这时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就显示出其重要性。护士可向孕妇解释,分娩的具体生理过程,以及此生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安全性,当孕妇了分娩的过程及安全性,自然会降低因担心分娩痛苦而产生的焦虑心态;一些在孕妇因为身体原因在妊娠期间有其他疾病或妊娠并发症发生,所以要对她们加强相关的疾病常识介绍,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让产妇对自身的病情多有了解,以达到配合治疗的作用。例如:很多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护士应给予主动的、具有持续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要对产妇进行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护士应该做到经常同产妇进行交流,增强同产妇之间的熟悉程度,从而有利于监督指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及时发现患者内心所存在的问题心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减少病患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生产及治疗。

  2.2护士应该主动的与产妇进行交流一些孕妇,特别是初产的孕妇,在最初入院治疗时,对医院的陌生感会增加其内心的不安情绪,护士的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桥梁。所以,护士应该主动的与产妇进行交流,首先对医院的总体环境,医疗水平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其次,对产妇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解,让孕妇表达出自己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建立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计划,建立融洽、信任的护患关系。由于信任感的增强,这样产妇也更易接受护士给予的护理帮助及心理支持,更好的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2.3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降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频度创造良好的家庭,特别是高危妊娠孕妇和健康不佳的孕妇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护士适当的向产妇的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在医院同家庭方面共同帮助孕妇解除心理上的顾虑,树立对医护人员及医学的信任。同时也可以发放宣传手册、建议孕妇参加孕期学校培训的课程、安排孕妇与已经进行分娩的产妇互相交流等增加其对分娩时的感受和信心,改变其认知来减轻焦虑的情绪。调查显示,家庭支持是避免妊娠期妇女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家庭成员对产妇的支持理解越高,抑郁症的发生频度越低。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及产妇的恢复,而劣性的家庭关系的存在则损害母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产妇的家庭中应尽可能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舒适的气氛。

  3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1第一产程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与产妇需要密切接触。助产士要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内心活动情况,通过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的生产期心理护理计划,向产妇们宣讲妊娠、分娩、育儿等知识,在产妇有疑惑时及时的解决相关问题,在此,可建立医患之间信任的桥梁,是孕妇对助产士具有信任感,从而通过消除对孕妇对于分娩的恐惧感及紧张情绪。以达到孕妇心情的舒缓以及情绪的稳定。对一些情绪极度不安定的产妇,助产士更加要细心及耐心的进行心理护理.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帮助按摩其下腹部及腰部,以减轻症状.避免孕妇过多地消耗体力,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达到舒缓心理的作用。

  3.2第二产程心理护理第二产程是十分关键的,这就使助产人员在这一阶段要更加的稳妥,从而给产妇心理依托,做到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在精神上安慰产妇,并且对一些在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产妇加以解释,让产妇有安全的心理感受,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3第三产程心理护理分娩结束后,当产妇看到自己所生孩子,无论婴儿健康与否,均可引起产妇的情绪激动。表现为或沮丧,或兴奋,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大脑皮层,直接影响子宫的收缩情况,易导致宫缩乏力,继而出现大出血。此时,一方面在治疗上,给予产妇宫缩剂加强宫缩,从而预防出血的发生,助产士的心理护理在一定情况下起到了作用,另一方面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慰,抑制住产妇过分激动的心情,避免产妇因内心波动而导致的一系列的病症。总之,在护士的心理护理下,让产妇在产前做好心理准备是很必要的,这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4结语

  产妇的心理护理从主观上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客观上可以更好的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及恢复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该得到重视,不仅作为一门心理学方面的医学知识来掌握,同时也是更好的进行医患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及护士工作的顺利完成。

心理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心理健康论文

2.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探析与对策论文

3.浅谈问题学生产生的心理原因论文

4.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研究论文

5.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6.1500字心理健康成长论文参考

7.爱情心理论文

93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