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政工论文 >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探索论文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探索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探索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探索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探索全文如下:

  摘要: 心理素质在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已成共识。就学校教育而言,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要依托学科优势和特点,要从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依托学科知识的特点、设计开放性习题、科学评价等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政治学科 心理素质 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在学生成长中具有动力作用,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利用政治学科思想引领的优势,强化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不断健康成长。

  一、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需要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它直接导致情绪的产生,也推动认识和意志的发展。马斯洛需要理论学说告诉我们: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个体,有不同的需要。教学中只有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倡导有利于形成这三种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我在教学中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进行集体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这种学习方式是:根据水平相当的原则,在上课的班级以5至7人为小组单位,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将课桌摆成圆形或马蹄型,小组同学坐在一组。每节课,我都根据教学需要,组织5到10分钟的集体性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才智和优势,同时也关注被忽视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创造一个小组内展示的平台,以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促动每个学生的发展。

  二、依托学科知识的特点,培养学生心理动力

  在人的心理现象中,个性是重要的一部分。个性心理倾向性系统代表人的活动动力,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学生的心理动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十分必要。

  高中政治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内容,都与学生的心理需要、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联。新课程理念强调,树立“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价值观,而政治新课标中在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力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政治基础,培养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人,具有良好个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教学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心理动力。

  通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对精神世界的的追求,加深对人生命运的关怀、体验和思考,从而也提升了人文精神的养成。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点滴积累和渐渐形成又整合为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反过来也主要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三、设计开放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重要的个性心理,在人的学习中起着动力和引领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利用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内立足于现实,以生活为基础,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部分都把理论融入到生活题材之中,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地结合起来,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这种融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知识体系,如果老师单纯讲授,学生并不能有强烈的感受,我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开放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开放性问题,往往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具备,是激励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思维的工具,能够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学习兴趣。开放性问题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观察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己的分析、评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常常给学生设计开放性试题。我努力改变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束缚学生思维的僵化的内容和按固定框框炮制的思考题、训练题,结合生活实际,把它们设计成开放性习题;而且我还结合生活把“案例分析”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也就是依据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精选案例。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发展需求,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还要有学会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学会发展,学会做人。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当的课堂评价方法,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自信”“自卑”“自责”等都是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对学生而言,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形成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我采用适当的课堂评价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也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评价上,一个好的评价可以检查出教学效果,反过来,一个不好的评价则会模糊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个体还会产生成长性的影响。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注重科学的评价方式。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抛弃大而虚华的评价方式;二是注重学生的自身感受,注重对学生的启迪和影响;三是在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上,追求评价的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用欣赏和赞美的语气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关注和期望,产生积极向上的渴望。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控,尤其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的学生,要科学引导,让前者看到自己尚有不足之处,让后者看到自己还有某些优势,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比较客观、全面,从而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并能与他人分享进步的喜悦。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探索】相关文章:

1.浅谈思想品德的课堂模式论文

2.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困惑毕业论文

3.分析素质教育与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

4.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研究论文

5.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

6.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42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