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幸福能力培养的道德根源探讨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实践证明,高职学生幸福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合格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动力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学生幸福能力培养的道德根源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职学生幸福能力培养的道德根源探讨全文如下:
摘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幸福能力要从对高职学生的道德培养入手,道德之于幸福就像法律之于自由一样,只有我们拥有道德,我们才能收获幸福。我们要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物质生活中的欲望,物欲不是无止境的;用道德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需要道德的支撑,缺乏道德的精神生活是匮乏的。
关键词:高职学生;幸福能力培养;道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幸福”的关注与聚焦,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目标,怎样才能生活得幸福?不仅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也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一提到“幸福”,我们常常想到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富足,但一些社会现实却让我们深思,烟台大学保洁员用吃剩饭来以身作则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复旦大学的硕士生投毒案更让人费解。这不仅让我想到,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富足并没有使人们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浪费粮食的大学生物质生活很富有,他们真的幸福吗?享受着高等教育的复旦大学高才生是“精神生活的富足者”,可是他幸福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原因是他们突破了道德的界限,没有了道德的限制,哪有幸福可言?那么,我们一直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生活呢?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从心所欲”和我们现在追求的幸福差不多,但“从心所欲”也是要“不逾矩”的。也就是说要想随心所欲是不能打破规矩的限制,对于现代人追求的幸福来说,要以不打破社会规矩为原则。这个社会规矩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富足,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让孩子衣食无忧之时,却突然发现我们追求的一切并不是幸福的根源,难道幸福可以离开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富足吗?当然不是。是我们对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富足理解错了。现代的幸福依然需要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但物质的满足不是让人欲望无限放大的满足,精神的富足也不仅仅局限于学历与学位的获得。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富足都离不开道德,物质生活的欲望要受到道德的约束,精神生活的富足要受到道德的丰富与补充,这样才能获得幸福。
一、道德对人们物质生活的约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常言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什么会无止境,源于没有了道德的约束。我们经常看到贪官落马,贪官成了人们眼中的坏人、败类。其实很多贪官过去都是青年才俊,怎么会走上贪腐之路。源于欲望的无止境,在金钱与权力面前,没有了道德底线。昔日的青年才俊把自己的前途葬送在欲望之下,不禁让人惋惜。如今的大学生穿名牌,用iphone,把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再提高,为什么会这样,人的欲望无止境。更是因为没有了对于道德的认识。由烟台大学保洁员吃剩饭一事我们可以看出,过去学生们从小接受的“粒粒皆辛苦”教育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学生生活,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学生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节约意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节约意识没有了,这缺少的是什么?是道德的约束。不可否认,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们真的拥有了小康生活,可是难能可贵的道德呢?贪官们没有了为官一方的责任,无限放大自己的私欲,可曾考虑过人民。社会上的职位千差万别,每一个职位都需要一种责任,我们的大学生也是一样,是否想过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如果学习时不能履行作为学生的责任,那么工作中如何履行工作岗位的职责呢?实际上对于幸福的追求与对于自由的追求一样,都需要受到相应的限制,毫无限制的自由不是自由,没有约束的幸福也不是幸福。在生活中道德的约束是方方面面的,对长辈的尊重,对孩子的爱护,对生活的节俭,对工作的负责,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当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不再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时,我们就应该逐步淡化物质性的东西。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东西都被“物化”了,我们应该用道德使其还原,还给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人性。
二、道德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
一提到精神生活,往往使人们想到学历。现代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读大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充实的精神生活,在社会现实中,我们的大学生却并未如愿。他们走进大学的象牙塔,他们的精神生活富足吗?大学给得了他们学历与学位,却给不了他们富有的精神生活,走出校园,他们依然是精神生活的匮乏者,可见精神生活的富足与学历无关。那精神生活需要什么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需要有追求,这是人的精神支柱,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一个小小的目标和愿望让人充满了朝气与斗志,活在追求中的人是幸福的。追求更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人不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更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在努力中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是幸福的根源。很多人也都有追求,也一直在奋斗,可是并没有思考过到底自己想要什么,当有一天目标实现时,忽然觉得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为什么?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目标、有追求,这样才能让他们的生活有意义。
其次,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生活的眼睛。眼睛人人都有,但有些人的眼睛总是看到生活中不好的一面,每天愁眉苦脸,跟身边的人过不去,跟这个世界过不去。要想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生活的眼睛,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对于幸福的追求,心态很重要,这个世界很美好,关键是你能不能看到。身边的人没有完人,是否能多看看他们的优点。能不能积极面对工作,对于工作中的烦琐是否能积极乐观地对待。这都是一种态度,态度对了,生活就好了。心情豁然开朗了,生活就幸福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灵,热爱生活,热爱世界,只有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热爱之情,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个世界去付出,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只有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热爱之情,才能在看到这个世界的一些缺点时能够积极去面对,并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改变这种状况,相信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好。 三、道德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促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依然感觉到幸福生活没有到来,为什么呢?因为幸福生活的根源不是物质生活的丰富,简单地说就是不是人与物之间的矛盾,中国现在的发展目标一直都是追求物质性的东西,由温饱到小康,我们实现了物质的富有,解决了人与物之间的矛盾,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但还是没有实现幸福。当人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时,忽然间觉得追求了很久的物质生活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内心想要的东西。那么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呢?物质的富足不能让我们幸福,那幸福取决于什么呢?其实随着人们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改善,现在人们面临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与父母之间、我们与爱人之间、我们与同事之间、我们与领导之间、我们与朋友之间,以及我们与敌人之间都需要一种和谐的关系来维系,所以我们追求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离不开道德的维系,同样需要道德的约束。
首先,在家庭关系上,中国的孝道是至高无上的,对待父母要讲一个孝字,这不是说教,要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对父母的关心与体贴是体现在生活上的,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基本品德修养,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很难和其他人友好相处下去。所以孝也成为我们判断一个人品质的首要因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要培养他们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还应该在精神上给父母以慰藉。包括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的快乐。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感恩,还应该有我们的给予和付出,很多时候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爱情也是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怎么和相爱的人相处,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学会接纳爱人的家庭,接纳他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
其次,在工作关系上,会涉及我们与同事之间、我们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在工作关系当中很恰当,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推给别人,尤其是在工作中,不能互相推诿。另外,工作中竞争很重要,但不能恶意竞争。在同事之间尤其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作为同事尽管有竞争,但更多的时候是合作,只有合作愉快顺利才会有机会竞争。同事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忍让。“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你身边的同事也是一样,而且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向他们学习。对待自己的领导要多尊重,多配合,要懂得顾全大局,不能自私任性。高职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要在同事中多学习,多观察,和同事友好相处,同时要支持领导工作,懂得顾全大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在社会关系上,要注重多交朋友。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少不了朋友的陪伴。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朋友让我们体会了人生中的另外一种乐趣,所以我们要注重与朋友的交往。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志趣相投的朋友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生活的意义,困难时相互帮助,高兴时互相分享。但在这个社会上也要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这是现实。在你交往的对象中也会有敌人,所以我们要努力和敌人和谐共处,这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修养。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仅要处理好与自己的朋友关系,更要注重自己与敌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幸福是一种能力,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要看他们幸福感受能力的大小,要想让高职学生具备幸福能力,就应该让道德占据他们的心灵,用道德来约束他们的日常行为,这样才能让他们获得幸福的真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