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修炼太极拳整劲内劲体会 太极拳的意义

时间: 彦刚1197 分享

  整劲内劲是太极拳技击的精髓。没有整劲内劲,太极拳就成了空架子、好看不好用的功夫。太极拳之所以大多流于锻炼身体的范围,而在技击上的实作寡之又寡,就因为大多数修炼者只注重口头上的理论,而没有注重整劲内劲的锻炼。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太极拳知识:修炼整劲内劲的体会,欢迎阅读。

  修炼太极拳整劲内劲体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实,太极拳的修炼也应像形意拳一样,可以从整劲入手而至内劲完备。具体方法是快慢兼练,慢则练其意气运用、浑身一如(整劲),快则练其圆活通融、动作顺达、招法运用。太极拳有其修炼的次序和原则,只要遵循,想要达到实际应用也不是很难,而不是非要等上十年八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笔者20世纪80年代初跟随南京徐公伟(1916—2003)老师学习武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徐老师1942年经上海30年代擂台冠军王亮臣老先生介绍拜入清朝武官、“江北大侠”赵轶凡门下学习内家功夫。赵轶凡之武式太极拳学自郝为真,也是孙禄堂之知交。徐公伟也为国术大师、中央国术馆顾问兼查拳教授于振声之传人,1962年获南京市武术比赛太极拳第一名,生前历任江苏省武术比赛裁判长或总裁判长、江苏省武术馆专项教练,与中国武术9段钱源泽先生也是挚友。笔者跟师5年。老师教授太极拳的方法是把每个动作一一拆开,从外到里详细讲解,特别是对动作外形的外三合再到内三合的体认过程不厌其烦反复讲解,并从头到尾一一示范。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者练着练着就能感觉到太极拳的整劲,全身浑然一体。

  如陈式太极拳的“单鞭”一式,徐老师把它分为几个步骤。左腿向左开步为一,手向右上肩窝穿掌为二,手随腰转从右向左画弧为三,手画弧至身体左侧左腿上方为四。此时必须调整身体姿势,务必做到上下对应即所谓的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此时轻轻呼气就能感觉到气沉丹田,久练小腹就有一种鼓涨的感觉,全身上下也能感觉到“整”的内劲。在整个动作完成的时候,表面上动作停止,实际上此时正是内外合一、上下相合,整劲的感觉特别明显,就如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说“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动作完成时虽然有瞬间的停顿但要意气鼓荡,要贯穿到下一个动作。当然,太极拳的其他基本要求也要做到,如颈竖(虚灵顶劲)、肩松、肘垂、胸开、胯缩、裆圆、趾扣、中正安舒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太极拳的资料所说,太极拳刚开始也是单招练法,不知何时才串成一个连贯的套路。徐老师对每个动作皆如此要求,学生一般练习一段时间后就能感觉全身有“整”的感觉,此时再配合动作的快练就能身体敏捷,不但出招快,动作的劲力也能体现出来,在推手时膝部前后移动就能感觉劲由脚而胯而肩、形于手指、上下一体的感觉,也就是《太极拳论》所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练习二三年后,学生走趟子时就有了上下相随、一动全身皆动、一静全身皆静、内外合一的感觉,全身浑然一体,好像连成一块,在推手时只要对方一顶就能感觉到全身皆有的抗力——由整劲而产生的内劲,从而使学生具备了技击的内劲基础。

  有关太极拳的应用,徐公伟老师强调“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发劲于无形”。记得在南京鸡鸣寺公园老师示范太极拳化劲的运用时,令笔者与另一个学员同时反扣老师的双手于背后,老师数一、二、三,笔者与另一学员即被弹开,感觉老师的双臂突然像蛇一样抓不住,然后人就被弹开。平时与老师推手,我与老师双臂相搭缠绕几圈后,老师一说开始他的双臂突然就变得像泥鳅一样,手钻进来贴着我的胸口从上往下摸了几下,我想黏也黏不住。太极拳在老师手里,既巧妙又神奇,发人于无形。

  在套路纯熟之后,徐老师要求学生对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单一练习,使内劲与技法相合,达到功法合一,这样八法就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成为实际操手的招,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徐老师强调太极拳的松、沉、圆、活,单式采用低架子进行训练。笔者修炼多年,感觉到如果把重量沉到地下,就会有一股劲从脚下传导到全身,松得越好则力量越大。能松得开,是练好太极拳内劲的关键,就如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所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身动矣。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能沉,就有了太极拳的整劲;能圆,就能支撑八面;能活,就能用招。

  笔者运用徐公伟老师的方法训练学生,皆能取得一样的效果,学生一年之后皆具备一定的整劲和沉劲,不但桩步稳固,而且一搭手就有整劲的感觉。当然,练出整劲只是初步的功夫,随着修炼的深入内劲会越来越强,再通过速度和攻防的练习,就有了用太极拳散打的基础。

  笔者也跟过吴图南传人郝怀木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及杨少侯的杨式小架,深感世上有苦练之功夫而没有练不会的功夫。笔者认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功夫的一种,也就具备传统功夫的共同特点,能够用于防身自卫、御外抗敌。当然,太极拳也是健身、修心养性的好方法。行话说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如果把太极拳弄得玄乎其玄,将理论越弄越复杂,会让广大的学习者无所适从。笔者希望自己30多年来修炼和教学的经验,能对一些学习太极拳的人有所启发。

  练太极拳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开始认识到:太极拳的本质属性虽然是技击,但其更高的宗旨、最终的目的却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十三势歌诀》讲:“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还能防病治病,许多药物难以治愈的疑难病症,通过习练太极拳都能收到疗效。太极拳胜过许多灵丹妙药,真正能给人最宝贵的财富健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太极拳具有其他运动所没有的特殊的健身功能,这是因为太极拳有一系列特殊的练拳要领。首先太极拳主张“在意不在力,在内不在外”,最注重的是“练内”。例如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排除一切杂念,精神高度集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以练身,静以养心。这样大脑就能充分放松得到休息,使中枢神经得到调节,进而对全身产生良好影响。再如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不僵不滞,外柔内刚、刚柔相济,以意运气、以气运身,节节贯串、气达四梢,这样就能够打通经络、通畅气血、增强微循环,使血液循环顺畅、新陈代谢旺盛、营养供应充足(打太极拳时手脚会产生麻、热、胀的“气感”,溢口水就是证明)、废物及时排出,从而能有效地治病强身。再如太极拳强调腰为主宰,一切动作都要在腰的带动下运行。腰为人体中枢,又是主要脏腑所在,腰的运转必然带动内脏运动。太极拳主张用逆式腹呼吸,这样可以加大横膈肌上下运动幅度,不但能吸入更多新鲜氧气、扩大肺活量,而且可以按摩内脏、改善消化功能(打太极拳时会产生肠鸣、排气现象就是证明)。

  再说“练外”。太极拳对“筋骨皮”的锻炼也与一般肢体运动有很大不同。太极拳要求“身备五弓”,四肢都处于“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的弓形状态,四肢的运转又要“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手似螺丝脚似钻”,按三节的要求节节贯串、旋转缠裹、非圆即弧,这种以圆转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方式,使四肢的运动都呈现由里到表的深层次运转,从骨骼到肌肉皮肤都得到高强度、深层次的锻炼。特别是双腿的弯曲,加大了腿部肌肉与膝盖的锻炼,提高了双腿的支撑力量与身体的稳定性。常言说“人老先老腿”,腿部强健有力是健康的有力保证。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又认识到太极拳所具有的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不仅是拳术,还是文化,是艺术,是一种高雅的健身术,因此太极拳又被称为“哲拳”、“文拳”。太极拳中正安舒、端庄舒展、开合有度的身姿,缓慢柔和、均匀协调、沉稳轻灵的动作,恢弘大气、厚重凝练、儒雅隽永的韵味,精神贯注、冷静镇定、从容不迫的神情,无一不体现着文化的内涵。因此,习练太极拳可以修心养性,涵养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改善人的性格,以至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许多人在学拳前性情急躁,做事鲁莽、冲动,爱生气,习练太极拳之后大有改观甚至判若两人。经常练太极拳的人做人谦虚、处事冷静,性情好、有涵养,品行端正、淡泊名利,平时能保持平静、平和的心境,遇事不慌乱、从容镇定,能保持心理平衡。这种平衡、稳定和谐的心态,正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在学习中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太极拳的意义不仅仅在其本身,它适用于更广阔的空间。它可以影响到人的劳动、工作、学习乃至全部生活,影响人的一生、家庭以至整个社会,太极拳的许多要领、道理都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说,太极拳的精神可以指导人的全部生活,太极练功也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太极拳与生活可以融为一体。

  以“立身中正”为例。练拳时要“上下一条线”,不前俯后仰,不左歪右斜,前不挺腹,后不突臀,“身如立碑”。生活中俗语常说“立如松,站如钉,坐如钟”,无论站坐行走,尽量不要低头弯腰,保持挺拔中正的身姿,这样不但人有精神,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驼背、颈腰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脊椎扭曲等病变发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再以“心静”为例。打拳时要“心静”,心平气和,精神集中,把全部心意放在运拳走劲上。平时生活也应如此,做任何事情要精神专注,不可一心二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更要加强品行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不计较名利,心胸开阔豁达,待人宽宏大度,遇事沉着镇定,保持良好心态,这无论对健身、对处事都大有裨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再举一个用力的例子。凡是人体活动(包括脑力活动)都要用力,用力就会紧张,但是如何用力,如何用力小、收效大,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其中大有讲究。一般人用力往往是用拙力、僵力、死力,绷紧肌肉、浑身紧张,用力大,消耗多,效果低,容易疲劳。而太极拳则相反,它是在听劲、懂劲的基础上,在全身放松状态下,不丢不顶,沾黏连随,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用的是巧劲,避免了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所以能够持续时间长、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生活中的用力也应如此。如骑自行车,着力点在双腿,两臂则要轻松地握住车把,全身放松,这样既省力又灵活。如果是两臂乃至全身都紧张用力,这样既消耗体力又僵滞不灵。骑车时双腿也不能同时用力,而要“虚实分明”,一腿用力时另一条腿放松,两腿轮换休息,这样既有效率又省体力,能够走更长路程。如果双腿同时用力,车轮就根本转动不起来,这在太极拳里就是犯了“双重”的毛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太极拳精神的生活化,不但极大地拓展了练功的空间,而且影响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一个人生活状况的改善与和谐,又会影响家庭的和睦与和谐,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因此,修炼太极拳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正如一段顺口溜说的那样:“自己不受罪,儿女不受累,节省医药费,有益全社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太极拳的意义相关文章:

1.太极拳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2.太极拳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是什么

3.简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4.太极拳养生的理论依据

5.太极拳对青少年的作用

401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