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

方婷 时间:

  中国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是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传承使得民族的灵魂和血脉能够延续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传播更是激发了武术文化的生命力和加强了武术人的凝聚力。中国武术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需要分析其糟粕和精华,从而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即保持民族性,又不失世界性,更体现时代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

  众所周知,“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着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而武术的人口,也是决定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武术兴衰,“武术的知识、技术以及文化需要有人传承,也需要有人卓有成效地普及和国际化传播”。数千年来,中国武术在传承中生生不息,在传播中燎原世界,是因为传承使得武术力求“本真”、“精深”,传播使得武术力求“广远”、“普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武术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素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美誉于世。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入境,传统武术受到了空前的抵牾,开始出现衰退现象。我们在告别农耕社会,追赶西方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分离对立的思维定式。发展的欲望似乎并没有提供一个链接传统 现代的情感逻辑”。尽管作为体育化的竞技武术,在政府的支持下走进赛场、走进学校、走进大众,但是,这也始终阻挡不了传统武术的流失。走进赛场,走进学校,走进大众的武术,其传承武术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在断裂。从某种意义上讲,竞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是缺乏价值认知,与传承脱节,它发挥的只是对武术传播的功能。中国武术传播的核心是其传承,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得传统武术流传下来。传统武术的传承不可能寄希望于竞技武术的传播,但是,没有竞技武术的传播,传统武术或许早已衰落。反过来,竞技武术的传播离开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发展中国武术这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建设一套中国武术发展具体的做法和合适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1.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网络化”,拓展新型空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深刻影响着和形塑着文化形态。由于“网络传播、网际生活与传统的信息传播、现实生活有着很大差异”,这使得现实生活中“家族传承”、“口传心授”的武术文化在网络空间遭到挑战和质疑,使网际生活出现暂时性网络武术文化的盲点。现今,遍布世界的网络,对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网络传播技术是人类继口头传播、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后最具整合优势的传播方式。“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的特点,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能便捷交流,轻松聚谈”,这为武术传播赢得了规模大、覆盖面广、信息全的特点。由于网民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网络上寻找信息,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武术文化传播网站,设计民间拳师艺人主页、拳师绝活浏览库、武术在线图书馆、武术文化交流大擂台、民间拳师网上授课、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等。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使网民更容易依照自己对武术的理解,放松地进行网络交流。网络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现实中对武术共同兴趣或者共同困惑的人,可以通过网络推心置腹、深入交流。这样,武术专家或名家也就可以通过网络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习武者“传道解惑”。武术网络化更容易实现“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也更容易得到充分的互动和及时反馈。在网络环境中,武术传播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武术主题在网络上链接式的搜索引肇机制使其信 息内容具有多元性、客观性和可选择性。网民能大量接触到武术的不同拳种、不同风格,以及各种类型、各种角度、各种观点的武术信息。武术网络化还可以建立英语、俄语、日语等国际性武术专业用语,从而实现不同民族语言无障碍的武术文化交流。

  当然,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崭新的数字化生存体验,也会导致或加剧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加上网络时空的限制,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可以是创作者,也可以是制作者和表演者,几乎可以达到全民狂欢的地步。当我们打开网络,输入武术等字样,就会出现成千上万的关于武术文字或武术视频。武术视频可谓鱼龙混杂,有套路表演、对练、还有推手甚至还有失传已久的“一指禅”、“铁头功”等等,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难免给中国武术网络化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司法、公安、工商、教育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加快网络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建全网络立法,构建绿色网络环境,以保证网络武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网络化”,使其丰富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国武术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武术,喜爱中国武术,成为中国武术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在一定意义上,网络化武术与现实武术发挥着同样重要的武术文化传播作用,如果中国武术没有实现网络化,就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变化所导致的文化形态的变化。因此,建设武术文化网络资源不仅拓展了武术生存环境,而且对于发展中国武术也有着深远意义。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2.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社会化”,加深民族记忆

  随着社会的演进,中国武术如影相随,它是以身体攻防为载体的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扬弃,能适应不同社会需求,并获得自身发展。中国武术植根于农耕社会,在农耕文明滋润下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随着社会变迁,工商文明更注重对“物”的倾向,如果社会割舍民族记忆,也就意味着废弃区别于“他族”文化形态的标识。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流淌着精神血脉,而且传承着文化基因。端午节是以亲身参与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是以扫墓来缅怀祖先和英雄;重阳节是以登高望远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情感。这些节日可以通过举行庆典和民众参与的形式体验,来满足群体成员心灵的需求和现实某种宗教、信仰寄托。这些仪式被定型化并在群众中被流传,因此恢复和传承传统节日,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流传文化记忆。

  众所周知,“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和生活中通过武术这种运动形式的表现而形成了一些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对人们的修养和社会的变革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许多方面都与中国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之人际交往,大到治国外交。如“修身克己、天人合一、推己及人、刚健有为”等等,它已经是关乎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民族的精神性文化。中国武术走进社区走进社会,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习练武术、甚至通过与习武者接触,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武术有一些感悟。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关注空巢老人等公益活动的今天,中国武术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以武术为他们运动以及凝聚的载体,以变换多样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锻炼身体内在调和气息精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今,为了推动武术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极力的开展武术比赛,武术文化论坛,各个地方开展武术活动比比皆是。如果把这些武术活动选定一个时间定为武术节日,号召全体动员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一旦被社会定型化,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武术活动仪式来巩固历史。有历史就有记忆,有记忆就有身份,有身份认同就有民族认同。因此,使中国武术走进社会,走进已经改造并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以传统节日来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武术文化活动,这样有利于中国武术成为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保持中国武术文化传承。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3.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生活化”,服务人民群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精神活动的结果,它是因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而产生和更新的。人的需要不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供给,更是涉及到内心精神世界,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人民大众基本文化权益逐渐得到保障,但人民大众文化需求满足程度仍较低,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还不单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统武术中蕴含的“阴阳五行观”的朴素辩证法、“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社会统一思想、“尚中贵和”的中庸思想、“修身克己”的修身价值等等。“阴阳五行观”使人们懂得一物是另一物的生和克,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令人深思;“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懂得春日耕种、秋日采收,孟子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在人体保健上更是注重以人体生物节律来符合节令交替。“尚中贵和”的中庸思想,使人们懂得不同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共存,实现和而不同。“修身克己”更是人们“任性纵欲”的对症良药。因此人们通过武术的修行,便懂得生存之道。在过去农耕社会,武术文化活动不是远离自身外的他者,是不需要外力的强制组织和注人,而是隔于肌理不可须臾分离的生活方式,是民间的自发组织,有一套自身的完整体系。人民大众生活在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之中,以武术技术为传承载体,凝铸着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性格,与民众有着深深的情感纽结,密不可分。竞技武术是为专业运动员设计的,而对于大众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它的生成之初,便受到文化话语权政治化,行政管理中心化的“约束”,使之远离大众,从而造成受众群体边缘化,传统文化缺失。它有自身的训练体系、技术要求、价值取向、评价方式,脱离了大众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运动职业方式。

  把武术融进大众休闲生活中,使武术得以生活化,拳友见面便问“你练了没?”,就如日常生活中,见面握手以互相致意,向人道歉说“对不起”,等等,以此来促进武术人热爱武术。通过武术的习练使其懂得“仁义礼智心、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并使这些成为日常的生活规范。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武术中体现为“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等等,这也是习武者对与人为善的追求。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生活化”,就是要改变武术习练者的态度,从武术习练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要分清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不仅要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更要追求精神和文化上的美感。休闲是人民现今追求的生活方式,休闲不是打发时间,休闲时间多并不等于快乐质量高,休闲需要有文化的含量。当我们真正能从武术修炼者获得休闲的同时,我们就得到了质量高的快乐,武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就形成了。

  武术的“内外兼修”即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这不仅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对心里的效用体现在武术内在“伦理道德”观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准则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使得人在社会交往中乐于助人、见利思义、顾全大局、互相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从而在社会上与人们生活的文化需求相契合,促进我为人人、互谅互让的社会风尚以及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武术生活化,便把中华民族“治国平天下”作为目标追求,将人的自身与国家融为一体,使武术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4.着力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推进文化入世

  当前,“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蕴力相比,相差甚远。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长城,就是大熊猫和功夫,至于中国文化的精要和中国这些年所取得的进展,则鲜为人知。”实际上,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铸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留下了饱含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优秀遗产。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武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不缺乏讲术中国文化的各种题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武术世界化,就是立足于本土文化,使他仍具有独立的品格和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因为“民族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的文化,它是民族的灵魂,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武术是民族文化,体现了本地区、本民族生产、生活的独特性,它与本民族、本地区人们群体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已经渗透到该民族、该地区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标识。毫无疑问,文化的世界性是相对于民族性而言的,文化的世界性是一般性的,而文化的民族性是特殊的。文化的世界性是以民族性为基准,是从众多民族性文化中提取出来,既能使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普适性”文化,又能使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互补性”文化。中国武术也是如此,着力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只能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并通过民族的普适性来表现出来,若一味的“世界化”忽视“民族性”,那么就会变成一个空壳,就像现在的被誉为“新式体操”的竞技武术一般,失去了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生长的原始动力、活力和生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武术并不是单一的“武技”、“决斗”、“竞技”,它之所以博大精深是以民族化“生活方式“为传承体系、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价值、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阴阳”观为技术核心理论、以“与人为善”为处事原则,以“自强不息”为进取精神,以“厚德载物”为豁达胸襟……等等,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不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己所用。“我们历来反对对外来文化单纯的‘依傍与模仿’而是强调外来艺术因素与民族文化浑然一体”,也就是说外来艺术因素和本民族文化相互协调,融合发展。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与西方体育文化中蕴含美的艺术因素融合,而不是单纯的依傍与模仿西方竞技体育。中国武术要处于世界发展的潮头,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才有生命力,具有“原创性”才是武术创新的关键。也就是“以前人 曾用过的素材、手法,对‘母体’的创造,方可称为‘原创’”。对于中国武术的创新,就是在“母体”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成分,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民族、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文化,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需求,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更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的‘世界性’鸣锣开道,是文化的‘世界性’的加速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如电视、音像、电脑等等科技手段,为文化产业、艺术产业、文艺产业提供了文化“世界性”的先驱。虽然现代科技手段会对原有的文化格局、文化形态、文化生存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对带有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艺术种类过于偏重,但纵观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历程,“在总的趋向上是把艺术从少数人垄断中不断解放出来,使艺术成为更多群众所享有的文化成果。”中国武术也要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并找到一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更多国家和民族都乐意接受与认可的“普适性”文化和挖掘能够为世界提供和而不同的“互补性”文化,来推介中国武术,使中国走向世界。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思考

中国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是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传承使得民族的灵魂和血脉能够延续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传播更是激发了武术文化的生命力和加强了武术人的凝聚力。中国武术自身是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冷兵器史话之“鞭”
    冷兵器史话之“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鞭,中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下面是

  •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源于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的太粗门独流通背拳武艺,从清末叶起就是静海武术的首要拳派,2009年被列为天津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历代高手辈出,任向

  • 关于玄学和玄学家
    关于玄学和玄学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

  • 卡柔肯拳肘法的攻击技巧
    卡柔肯拳肘法的攻击技巧

    卡柔肯拳,是美国黑带协会有目的开发的、独特的徒手格斗体系,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街头打斗艺术。其目的是为那些既受严格时间限制又需要训练

52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