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语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一朝习惯,万事易办,同学们要养成练习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综合卷的习惯,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酷冬(kù) 散步(sǎn) 很累(lèi) 信服(f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嫩芽(nèng) 铺着(pū) 熬(áo) 水泡(pào)

  C.分歧(qí) 还小(huán) 拆散(chāi) 蹲(dūn)

  D.一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lín) 鱼塘(táng) 稳(wě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意味 虹彩 奔弛 痛失良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侥幸 跳槽 关键 失之交臂

  C.凝集 痛彻 变幻 一念之差

  D.升腾 欣慰 映衬 力挽狂斓

  3.仿照例句,请写一个句子。(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提示:可以把知识、友谊、青春等作为写的对象]

  4.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12日晚接受大陆主要媒体联合采访时说,在与胡锦涛的会谈中,我们对两岸问题形成了这样的基础,即两岸是一家人,都是炎黄子孙,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反对“台独”的立场应更加坚定,在此前提之下,推动两岸的沟通和了解。他还巧妙地用了个比喻说:“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有光明的时候。”

  请你说出这个比喻的含义: (3分)

  5.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又是一个宁静的清辰,阳光洒在草地上,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睡梦中的儿子。②一阵风吹来,凝聚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我贪婪地吮吸着,心里感到久违的舒畅。③我绕着校园慢慢地走着,看着优美的环境,心中涌起种种欣喜和妖傲,为自己、为母校。④请让我带着你领略她的风韵与内涵,绕着校园走一圈。

  (1)第①③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第①句: 改为 第③句: 改为

  (2)第②句有个词语运用不当,请修改:

  (3)第④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二、现代文阅读(69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23分)

  ①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③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⑤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⑥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阅读段①,理解加点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

  2.阅读段②③④⑤,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是否有过作者所写的这种经历。请写出自己的经历,并谈谈你的切身感受。(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试分析段②③④⑤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仿照②③两段写两小段话吗?(6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由段⑤,你想到了哪首歌中的哪句话?你会唱吗?能否写出歌词?(6分)

  5.阅读段⑥,文中说是“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中有没有“错过”转化为“过错”的情况。你从中悟出了什么?(4分)

  (二)(46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几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3分)

  分歧:

  关头:

  各得其所:

  2.选文有多处描写初春田野的美好景色,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4分)

  3.阅读选文③,理解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阅读选文⑤,文中写儿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5.文中的“我”感到责任重大,这里的“责任”指的是什么内容?(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阅读选文⑥,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在祖孙俩产生分歧后的一段什么描写?这一描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谈谈你的理解。(6分)

  7.阅读选文⑧,理解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阅读第1节,说说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及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和态度。(4分)

  2.阅读第5节,说说“骑”、“摔”、“垮”字分别说明什么。(3分)

  3.诗中“牛马”、“春风”、“野草”等词都含有某种寓意和寄托,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分)

  4.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6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读了这首诗后,你受到怎样的启迪?你能举出几个如诗中所见的虽死犹生的人吗?(4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①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文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稍 厦 朝 谒

  A.shà shà cháo yè

  B.shāo shà zhāo y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shào xià cháo yì

  D.shāo xià zhāo y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选文①共两句,第一个长句又有四个分句,分别从四个方面与课文中的第一部分形成对比,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是怎样形成对比的,前一句与后一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告诉马生自己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要求马生向自己学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表明马生是专心致志而且学有所成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求学,交代本篇赠序的写作意图。

  D.是全文的结尾,阐发了文章的主旨。

  4.翻译句子。(2分)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5.选文①中《诗》《书》分别指什么?(2分)

  6.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①列举了现在太学生们学习条件优越,意在表明如他们不能学有所成,就是太学生们自己的责任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选文②扣紧“赠序”的文体,说明写作意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选文①与课文第1段形成对比,通过对比,揭示道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选文①盛赞太学办学条件之优越,言辞之间流露出羡慕之情,作者有生不逢时之叹。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答案:

  一、1.D(A项中“散”音应为sàn,这是个多音字,B项中“嫩”音应为nèn,C项中“还”音应为hái,这也是个多音字) 2. B(A项中“奔弛”应为“奔驰”,C项中“凝集”应为“凝结”,D项“力挽狂斓”应为“力挽狂澜”) 3.示例:感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题。 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青春是人生的一首歌:成功是词,拼搏是曲,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4.示例:大陆和台湾终会冲破重重的阻碍实现统一。 5.(1)第①句“辰”改为“晨” 第③句“娇”改为“骄” (2)将“凝聚”改为“夹杂”“混合”等与“气息”搭配恰当的词均可。(3)请让我带着你也绕着校园走一圈,去领略她的风韵与内涵。

  二、(一)1.“经纬线”,在文中指人生是由许许多多的错过和获得交织起来的。 2.略 3.这四段在写作上运用对比的手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讲清道理;仿写略。 4.略 5.提示:查字典,了解“错过”与“过错”的含义,然后再答题。

  (二)1.意见不一致。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转折点。各有各的安置,各人都随心意。 2.选文共有三处景色描写,即第4段、第7段和第8段,第4段中关于初春田野景色描写的作用是引发联想,为表现“我”祝福母亲健康长寿的孝敬之情服务。第7、8段中的景物描写,是以景衬托,以景物美烘托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亲情美。 3.两个“太迟”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折磨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4.文中写儿子的话语,活画出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渲染了欢快、和睦的气氛,同时也写出了散步之趣。 5.指到底走哪一条路。 6.(1)心理描写;(2)提示:这一描写并非小题大做,作者意在通过散步这一小事来揭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肩负着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这重大而深刻的主题。(答案不惟一) 7.提示:“我”和妻子背上的分别是家庭中的上一代和下一代,这一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抒发了“我”和妻子对生活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1.第一个“活”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第二个“活”指精神不死;第一个“死”指精神已死,第二个“死”指人已离开人世。第一个“活”充满了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怀念之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3.“牛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的革命者的象征,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伟大精神的象征;“春风”象征人民力量,人民的革命斗争;“野草”象征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牺牲,献出生命的人,他们具有野草一样的生命力。

  4.这首诗的每一节都运用了一正一反的对比手法。①第1小节中两种人生死价值的对比;②第2~4节中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③5~7节中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这样写,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加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5.略;如雷锋、毛泽东等

  三、1.A2.“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与上段自己的“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形成对比;“坐大厦之下诵《诗》《书》”与上段自己的“行深山巨谷中”形成对比;“未有问而不告”与上段自己老师的“未尝稍降辞色”、“叱咄”形成对比;“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上段自己“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形成对比。 前一句从四个方面对比,显而易见昔日之艰苦和今日各方面条件之优越,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下一句要说的道理: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不精、不成,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专。3.C4.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5.《诗》指《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书》指《尚书》,主要内容是我国古代帝王的文诰。6.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的还看了: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

2.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卷

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卷

4.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5.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

一朝习惯,万事易办,同学们要养成练习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综合卷的习惯,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 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2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