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随着考试的来临,你做好每一门功课的复习了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中华民国的成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帝国主义准备干涉中国革命表现:①聚集在武汉江面上的外国军舰越来越多。②日本与清政府签署了出售武器合同。③各国公使团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严守中立——(1)原因: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清王朝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帝国主义一方面认为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潮流的目的,必须另谋其他办法;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两大集团间的矛盾冲突复杂尖锐,即使同一集团之间在对华政策上也很难一致行动。(2)实质:扶植新的代理人;通过袁世凯这个新代理人来偷梁换柱,窃取革命成果,达到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的目的,这才是帝国主义“严守中立”政策的真正目的和实质。(3)结果:迫使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大臣。
3、南北议和——(1)双方代表:南方代表伍廷芳、北方代表唐绍仪。(2)地点:上海英租界。(3)实质:“南北议和”实质上是在帝国主义的干预操纵之下,中国各方面政治力量共同生产的一个怪胎。南北议和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的结果。通过南北议和,帝国主义帮袁世凯趁乱夺权;同时,通过南北议和,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迫使南方革命政府就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临时政府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4)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2、临时政府内外政策——(1)内政: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文化教育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改革社会风气。(2)外交: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讲是反帝的,他们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反帝。但革命党人在帝国主义面前又表现出软弱性,企图以承认不平等条约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实际是一种幻想。他们在纲领和实际斗争中都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缺乏反帝斗争的勇气,是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典型表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临时约法》——(1)制定时间:1912年春。(2)颁布者:孙中山(南京临时参议院制订)。(3)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革命党人企图用约法的条文来约束袁世凯)·有驳回权和附属权。(4)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5)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6)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
1、孙中山被迫退让的原因:(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各国采用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3)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的软弱。(4)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孙中山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意义:(1)推翻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制订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结果: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务,更主要的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妥协。(表现在纲领、农民(土地)、政党、军队等方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教训: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一、帝国主义干涉:1927年,帝国主义增兵上海和制造“南京惨案”。
二、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1)“国民党右派”的概念:在大革命时期,是否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否赞成国共合作是国民党左派和右派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水岭。(2)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参加“西山会议”的国民党右派被称为西山会议派。这次会议是国民党右派分裂国共合作最早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若干决议,公开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矛头直指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分裂统一战线;同时在组织上分裂国民党,决议在上海另立“中央”,与当时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相对抗。1926年元旦召开的国民党“二大”严厉制裁了西山会议派,邹鲁、谢持被永远开除党籍。但他们并未中止活动,其影响十分恶劣。(3)蒋介石夺取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1926年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扣押李之龙,中共退让,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后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排挤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两个事件的结果使蒋介石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为以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
三、“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准备: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蒋介石来到上海,立即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等,举行一系列会谈,获得支持。(2)概况: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在南京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3)影响:大革命遭到局部失败。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汪精卫的迅速右转:汪精卫限制工农运动,纵容反动军官发动反革命叛乱。革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2)概况: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决裂。在“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下,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3)影响: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四、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大革命的功绩和影响:(1)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它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2、失败的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3、失败原因:(1)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他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2)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使党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4、经验教训:惨痛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以深刻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背景:(1)从日本方面看: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和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日本帝国主义制定了“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它的第一步是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蓄意发动侵略战争。(2)从列强方面看: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成为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3)导火线: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4)清政府基本方针: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的结果,使清军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2、战争爆发:1894年日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1、战争的经过:(1)第一阶段战事(1894年7月到9月)·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抗日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走·黄海战役: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抗日牺牲。双方互有胜负,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下令保船,使日海军取得了黄海海域制海权。(2)第二阶段战事(1894年10—1895年4月)·日军入侵辽东和辽东之役:黄海大战后,日军一路从朝鲜进入中国,聂士成抵抗,日军占九连城;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占大连、旅顺,制造旅顺惨案。·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战略方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战争性质: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895年日本马关,签字者:李鸿章—伊藤博文)
1、内容:(1)割辽台澎给日本。破坏主权完整,迫使台湾分离50年,刺激了列强瓜分野心赔偿军费2亿两。(2)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就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使帝国主义的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掠夺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标志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使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尖锐,中国面临更严重的民族危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三国干涉还辽:①原因:由于割让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德、法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②三国干涉还辽: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白银作为交换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斗争:时间:1895年。军队及首领:刘永福的黑旗军。丘逢甲、徐骧义军。意义: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