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略)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总反应式:CO2+H2O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H2O)+O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中,(CH2O)表示糖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反应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水的光解:H2O
O2+2[H]
ATP形成:ADP+Pi+光能
ATP
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场所: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CO2+C5
2C3
C3的还原:2C3+[H]+ATP
(CH2O)+C5+ADP+Pi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光的波长 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温度温度低,光和速率低。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和速率降低。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3)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生产上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足的CO2
(4)水分的供应
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产上应适时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化能合成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概念: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 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 增殖为多细胞 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 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减少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丧失 。
3)细胞内的 色素 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衰老的细胞内 代谢 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 固缩,染色加深。
5) 细胞膜 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细胞衰老的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癌细胞: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形成了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 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原因_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
3. 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 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4. 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稳定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看过"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 "的还看了: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3)
上一篇:高中生物第一册知识点汇总
下一篇:高中生物定义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