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必备基础知识(2)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14、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祖:名词活用为动词。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16、使使以闻大王 使1:动词,派遣,使2:名词,使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群臣怪之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19、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2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使:名词,使命。
21、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吾得兄事之。 (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24、籍吏民。 (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25、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道芷阳。 (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8、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如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2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30、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之止,制止,使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3、樊哙侧其盾以撞 (使……斜侧着,使动)
3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3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3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7、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8、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名词作动词,取道;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四、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4、(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5、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8、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者……也”表判断。译文: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签订条约来回报太子。)
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译文: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全被杀死或收入官府做奴婢。)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译文: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燕王拜送于庭(“于”表示状语后置。译文:燕王亲自在朝堂上行了礼送出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译文: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1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译文: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们,不能携带任何兵器。)
14、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为”后省去了代词宾语“之”。译文:蒙嘉就替荆轲先对秦王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使毕使于前(第一个“使”后省去了宾语“之”。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自己的使命。)
16、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译文:来人是干什么的?)
17、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沛公安在?(安在─在安。译文:沛公在哪里?)
19、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译文:不是这样,我(项羽)怎么会到这地步呢?)
20、具告以事(告以事——以事告。译文: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21、贪于财货(于财货贪。译文:贪图财货。)
22、此天子气也。(判断句。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
2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译文: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4、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译文:亚父就是范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译文: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译文:是沛公的参乘(警卫官)樊哙。)
27、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译文: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28、毋从(省略“之”)俱死也。(译文:不要跟着他们一块送死.)
29、奉厄酒为(省略“之”)寿。(译文: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
30、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31、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2、加彘肩(省略“于其”)上。(译文: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33、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译文:珍宝全部被(他)占有了)
34、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5、吾属今为之虏。(被动)(译文:我们这些人马上就会被他俘虏了)
五、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六、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1.军:军队。名词作动词,活用为“驻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范增数目项王
2.目:眼睛。名词作动词,活用为“以目示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3.间:空隙。名词作状语,活用为“抄小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常以身翼蔽沛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翼:鸟的翅膀。名词作状语,活用为“像鸟翅”。
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急:危急。形容词作名词,活用为“危急的事”。
6.此亡秦之续耳
6.续:持续。动词作名词,活用为“后继者”。
7.项伯杀人,臣活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活:活的。使动用法,活用为“使……活命”。
8.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8.王:君王。使动用法,活用为“让……称王”。
附:名著导读
孔子和《论语》
1.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过"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备基础知识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