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归类复习资料(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文学常识填空。
(1)李白,唐 代伟大的 浪漫 主义诗人,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被后人称为 诗仙 ,与 杜甫 合称“李杜”。李白诗擅长 想象 和 夸张 ,形成 豪放飘逸 的诗风。
(2)柳永, 北宋 (朝代)词人,是 婉约 派词风的代表词人。
(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它以 贾薛王史 四大家族为背景,以 贾宝玉 和 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 封建 社会日趋衰落的历史趋势。《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列夫·托尔斯泰是 俄 国伟大的 现实 主义作家,代表作 《安娜卡列尼娜》 、 《战争与和平》 、 《复活》 。
8、古诗词背诵、默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琵琶行 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念奴娇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登高 杜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西江月 辛弃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虞美人 李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荷塘月色》,回答问题。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第一段中“心里颇不宁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1)是全文的文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贯穿全文的感情是难以摆脱的,是笼罩在作者心头的哀
愁。“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不宁静”感情的基调。
(3)从结构上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了总领全文的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用,交代夜游荷塘的缘由,引出下文。
2、对第三段中“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话如何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白天在压抑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晚上终于暂时得到片刻的宁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和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3、第四段描写荷塘,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分析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
答:(1)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2)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3)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自然过渡到描写荷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第五段中作者使用的动词极其有表现力,既生动又精准,请举例说明。
答:(1)“泻”: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不受任何阻碍地照射下来。
(2)“浮”写出青雾很轻很薄,几乎没有任何重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笼”突出月光下的荷塘飘渺朦胧的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最后一段为什么会让作者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答:回忆江南采莲的旧习,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实则写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含蓄抒发对现实的不满。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生的境界(节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④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⑤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⑥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⑦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⑧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⑩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1、诵读全文,你能回答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吗?
答:人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划分的四种“人生境界”。
答:
(1)自然境界:只是顺着人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做事,自己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所做事情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2)功利境界:一个人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其动机是利己的,有功利的意义。
(3)道德境界: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4)天地境界: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
3.第⑨自然段运用了( 例证 )论证方法。
三、文言文阅读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古之学者必有师。
2.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传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出:超出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所以
(4)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或: 有的 小学: 小的方面学习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读:断句
(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赞赏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学习
(8)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以……为师
4.解释下列“之”字用法。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主谓之间 取消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主谓之间 取消独立性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的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主谓之间 取消独立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圣人越来越高明,愚人越来越糊涂。圣人高明的缘故,愚人糊涂的缘故,大概是从这种情形产生的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可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认为是近于谄媚。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不论高贵的,不论卑贱的,不论年长的,不论年少的,道理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学生不一定样样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业务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只不过像这样罢了。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巫、医师、乐师、各种手工业者,不以互相请教为耻。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看过"高一语文期末归类复习资料 "的还看了: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