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都市中考语文题及答案word版(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015年成都市中考语文题及答案word版
五、作文(60分)
13、“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目是,挥手自兹去。该题目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留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材料告诉我们,“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这首送别诗,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
这道题目不难写,难的是写出得高分作文。写出得高分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立意要新,切忌人云亦云。“挥手自兹去”,意思是挥手后从此地离开,因此本题的题眼就在于“挥手”和 “去”,“挥手”就是告别,“去”就是离开。写作的大方向就是“离别”。从“离开”、“分别”的角度立意,写分离和告别都是切题的。重要的是与谁离别,表达什么感情。绝大部分同学会写与初中生活的告别,与校园离别,你如果想作文脱颖而出,想得高分,就不能写这个,就要另辟蹊径。你可以写一个人,比如写与父母离别,与亲朋好友离别;可以写一个地方,比如写与故乡离别;可以写一段时光,比如写与少年时代离别;还可以写与孤独离别,与失败离别,过往的生活离别……至于表达的感情,除了惜别以外,你可以有一点豪迈,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送友人》这首诗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这也在暗示考生写作时可以考虑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内心的成长,生命的蜕变,都能在此题目下尽情抒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选材要新,切忌陈词滥调。如果写记叙文,应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情感。可选择那些“新奇特”又能体现中心的材料,要避开那些大家都熟悉的初中生活情景(如操场、花园、小径,刻苦学习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考前复习的烦躁、苦闷,想要逃离时的不舍、激动……)。而要选那些别人感到陌生,你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使之形成画面,传递感情。能否运用更具体、更有代表性的事例与情节来表达思想就成了区分优秀作文与普通作文的重要标志。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应围绕中心论点,选择古今中外的事实和理论论据进行说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写法要新,切忌“老三段”。写记叙文,你要会编故事,来点倒叙插叙、以小见大、先扬后抑、对比衬托,最好写小小说;写议论文,你要会事例论证、比喻论证,来点排比、反问,最好写成议论性散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总之,看了材料,读了题目,你首先想到的,别人也可能想到,你就不能写。如果你想作文脱颖而出,得高分,你最好独辟蹊径。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
锦江思
李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赏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锦江思:“思”即“想”,写作者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是宋代诗人李新回忆成都的诗,写出了锦江的秀丽与闲适。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沧浪:江河的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凝烟:浓密的雾气。这两句写景,在历史悠久的锦江岸边,春风吹绿柳枝,江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
得鱼且斫金丝鲙kuài,醉折桃花倚钓船。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斫zhuó鲙kuài:即切鲙,做生鱼片,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用典。曹操做生鱼片很拿手,《曹操集》中有《鱼谱》专门介绍曹操做鱼的心得。《水浒传》中写宋江、张顺等在琵琶亭酒馆。张顺拿着鲜活鱼,“吩咐酒保,把一尾鱼做辣汤,用酒蒸一尾,叫酒保切鲙kuài。”这两句写诗人所思: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表达了诗人悠闲、愉悦的心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那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思”即“想”,作者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就是作者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因此,只要能准确理解诗歌,便能答对这道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
答: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这首诗的文字中(结合第一小题),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是初中阶段学过的一首词,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剑”,再联系到这个人,便能得出“醉”所表达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 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挡着高墙而感到不快,于是开门筑路,直达白河,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江水奔流,一目千里。西陵峡的群山,烟岚迷濛,云气昏晦,在苍茫的水天之外,隐约显现。敬夫于是环顾四周,慨叹道:“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被贬官到这里,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高吟诗,总是飘飘然有超脱尘世的念头。至于他感伤时事,那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现。唉,真可悲啊!”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余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真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游览,眺望江山,观看地形,然后相互劝酒,吟咏张公的诗篇,遥想千年以前的他的风采,差不多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张公距今已很久了,而读他书的人,无不有感于他的境遇,合上书本,深深地叹息。这是因为辨别是非邪正,天理本应如此,故人们不能无动于衷。登上这楼的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而有所感悟了。】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此楼,我既然未能前往观赏,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唯有逐一陈述敬夫的原话,并附上自己的感慨,以供后世君子观看。】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有删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释:①晻(yǎn)霭:昏暗不明。②曲江公,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被李林甫诬陷,贬为荆州长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 病:担心,忧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 行:实行,推行
C.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属:通“嘱”,嘱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于此亦可以反诸身 反:反对,违背
答案:D、类推,反顾。【D反‘类推,反顾。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判断文言实词,除了需要日常积累之外,还需要结合文章前后文来判定。此句翻译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
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看了敬夫的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书”从上下文可以知道是“书信”的意思。另外句中还有两个“之”字是相同的,都是结构助词“的”。“胜”在此处是“佳处”的含义。“予”是“我”的意思。这些实词和虚词都是较为常见的。】
(2)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这句话是倒装句的一种:定语后置句。因此翻译时,需对调顺序,这是重要得分点。“无以”固定用法,翻译为“没有……可以用来。”】
5、作者借为曲江楼作记,抚今追昔,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到了读过他书的人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从登楼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全文的概括和把握能力。答案都出现在本文第二段,即使不能快速读懂全文,也能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另外本题共4分,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确定答案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