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生活与哲学
哲学的“哲”,是智慧之意,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生活与哲学,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生活与哲学篇一
一、什么是哲学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反思追问的特性和思想的声音。在古希腊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追问。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在探究真理,总在追问的过程中。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定理,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如果说知识是“知其然”,那么智慧便是“知其所以然”。哲学就是“知其所以然”的学问,在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不寻常,进行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哲学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独特的特点就是反思。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反思就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哲学本身并不排斥人,它所关注的恰恰是人,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成为独立的、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也是哲学的追问和反思特性的指向。杜威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后者是机智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会独立思考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以哲学的课堂和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对问题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之中。哲学的课堂需要互动、合作、开放和包容,哲学的学习需要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培养独立的会思考的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可是现实的中学哲学课堂,许多教师的教其实是“教教材”,传授书本上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把现成的理论、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尽管这其中也注重情境的创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但也只是新瓶装了旧酒,仍然是“教知识”。学生的学,是学知识,被动地按教师的预设和指向在书本上寻找正确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没有思考,更没有追问,当然谈不上深刻的思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次,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哲学源于生活。最深奥的哲理其实就在最平常最朴实的生活当中。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好地生活。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也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哲学本身与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有密切的关联。
所以哲学的课堂应该是与生活和时代融为一体的,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思想理论的探讨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紧扣时代脉搏的。只有在生活中经历感知过的,才有可能更深刻,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习惯于从哲理故事中,诗词歌赋中找灵感,打造诗性的哲学课堂。当然不是说不能用这些,只是如果仅仅是这些容易给人以错觉,以为哲学是离我们实际生活很遥远的空中楼阁。要将哲学置于生活之中,避免哲学的神秘化,又要借助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性思考,在运用生活化的素材、设置生活化的场景中通过讨论辨析、归纳总结出高于生活的结论,从而避免哲学的庸俗化。
二、积极的尝试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集中在“分数”这个评判标准上,而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却不一定能兑换成同等的分数。要想让哲学课堂更有“哲学味”,虽然有难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些积极的尝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巧设情境,凸显过程的哲意美。新课程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的简单给予,而是通过情境和问题及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经历知识的再生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的人,以及敢说自己的话、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如“意识的作用”这一框主要是阐述“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一般的备课思路,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中推出这个结论,可这实质上是“教知识”。所以我决定换一种思路,从问题本身出发。哲学也称为人学,是研究人和改造人的科学,它关注的对象必然包含人与世界的关系,从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之所以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把人和其他事物作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因此,在课堂上我尝试还原这个思维的过程。第一步,借助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建筑物,并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它已经想到了什么,还能想到什么,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并总结为这是我们大家对“它”的反映,人对“它”的反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步,展示一张用复印机复印的“鸟巢”图片,并请学生议一议,人对“鸟巢”的反映与复印机的复印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会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步,我们所建的“鸟巢”是从大自然获得的灵感,即鸟类筑的巢,展示“鸟巢”的图片,比一比人建的“鸟巢”与鸟类筑的巢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总结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所以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四步,人们在建“鸟巢”之前要先设计图纸,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把“鸟巢”图纸变成现实的建筑物,图纸在建造“鸟巢”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第五步,反思,世界上原本没有“鸟巢”,而人能够创造出来,这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个反思我们总结出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上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找答案,真正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的是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才能把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也才能体现出哲学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特性,凸显哲学意味。
其次,立足生活,发现哲学的真趣味。哲学的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认知水平,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和时代热点话题,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进行哲学教学,生活的气息随处可寻。比如,在学习矛盾的对立统一时,优点与缺点、好与坏、美与丑、成功与失败等都是信手拈来;在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时,学生与班级、父母亲与家庭、手与身体是我们常说的话题;在学习辩证否定观时,每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是常论常新的话题。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我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实物——核桃作为例子和学生一起探讨。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也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那么这种反映是如何完成的呢?我请学生用感官来感觉核桃,能感觉到什么。他们很快就说,眼睛看到它是黄褐色,表面凹凸不平,用手去摸,是硬的,用鼻子闻一闻,没有气味。我反问:“我们对核桃的认识仅仅只是这些吗?关于它你还知道什么?”马上就有学生说:“它的肉可以吃,而且美味,有营养价值;它是一种植物的种子,把它放在土里,有了适当的阳光、水分和肥料就能生长为树木。”我再进一步追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核桃的肉藏在壳里,不把它敲破就不可能看见,核桃树要从这颗种子里长出来,那是将来才有的事,现在是不可能看得到的。”学生会说,自己吃过、种过,或看见别人吃过、种过。因此,总结出我们只有对事物的性状做出改变,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而改变事物性状的活动正是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学生经历过的日常小事说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不知不觉地带动学生思考,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当然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也是哲学课堂的热点。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正值中日钓鱼岛问题紧张时,不失时机地引入课堂,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生活与哲学篇二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教学,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深奥的哲理通俗化、生活化。所以,我们要想尽方法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轻松、愉快、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笔者多年来的一点心得,与同行共同探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巧借文学精华。丰富课堂教学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寓意深刻、蕴涵丰富哲理的成语典故和古诗词等文学精华。在哲学教学中加以巧妙借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讲解哲理时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哲学;在应用哲理时运用,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巧借寓意深刻的成语典故和谚语、俗语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哲学原理深奥抽象,而成语典故和谚语、俗语等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我根据需要巧妙借用一些成语典故等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趣味十足。例如:在上课时,我时常借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让学生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士别三日,则刮目相看”,让学生来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拔苗助长”、“强扭的瓜不甜”,让学生来理解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要遭到惩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唇亡齿寒”等,让学生来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居安思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乃成功之母”、“变废为宝”等,让学生来理解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得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用“吃一堑,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进水知鱼性,进山识鸟音”等,让学生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以致用”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书到用时方恨少”来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实胜于雄辩”来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等等。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1.2巧借蕴涵哲理的文言文或诗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国丰富的文学宝库之中,有许多蕴涵哲理、意味深长的文言文和诗词。在哲学课教学中,我时常根据教学的需要,借用一些富有哲理的文言文或诗词,让学生理解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借用“仓禀盛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诗句,让学生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的道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感悟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跟比一代强”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借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要全面的辩证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沉舟车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道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事物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的哲理,借用“无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让学生来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等等。这些文言诗词的巧妙运用,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巧借社会时政热点,感触时代脉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特别注重将哲理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哲理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双赢:其一能有助于透彻理解哲理;其二还能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社会热点问题,发挥哲学的启智作用。在哲学课教学中,我运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进行时政演讲,要求学生收集社会生活实例,抓住时政热点,并运用哲理加以分析。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参与,又能引导学生学主动地思考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逐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又能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哲理”-例如,有一位学生在演讲时讲到最近欧债危机对中国及全球的影响,他巧妙、娴熟地运用了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再如一次上哲理复习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选取了“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实例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哲理分析。这样进行教学不但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哲理。
借助社会热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材料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感触时代脉搏。
3 巧借辩论。活跃课堂气氛
在哲学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我采用了课堂辩论会等形式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关系”时,我提出了一个辩题:是“人定胜天”,还是“人不能胜天”呢?在上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即分别辩论正反两个辩题。然后我鼓励同学们说:辩题本身无所谓对错,各方只要能够根据自己的辩题,列举有力的证据并利用相关的哲理加以分析和论证,能够自圆其说就是成功的。之后,两方分组查找资料,搜集、分析、整理和筛选后,最后在课堂上各方选出3名辩手(其他同学可补充)展开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们深刻地理解了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认识和利用规律。
同时,学生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在辩论中,不但两方辩手们思维活跃、语言幽默观点鲜明,而且其他同学都能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课堂辩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巧借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给哲学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的运用POWERPOINT及FLASH等软件来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运用动画、图片、影音等资料,以及搜索网络资源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具体生动,使教学富有时代感。例如:运用漫画等图片资料运用FLASH制作的成语典故等动画故事,将视频短片以及新闻资料等多种形式运用于教学。这样组织教学,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又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愉悦地接受并掌握知识。同时还有特别注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始终都应围绕着注重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俗话说“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教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就能走出一条教育教学的新路,致力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来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