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知识要点梳理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知识要点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语文知识要点梳理一
如何理解重要词句是高考阅读常考题。新《课标》对此的表述:“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的作用。”高考要求:“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义”,“能分析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命题角度一:理解词句的语境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词离不开句,句离不开篇,同一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这不同的意义与情感。特级教师章熊说:“离开语境的语意理解,往往都是错误的。”
【上下文语境】
示例1:“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文学的星云中,像他一样的文坛“恒星”大概不会太多。在中国,也只有屈原、李白等才能和他媲美。第一次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掰指计算作家当时的年龄,感受一个少年的全部热烈。那时觉得如此饱满的情感只会来自一种写实,而不需要什么神奇的技巧。现在看这种理解有一多半是对的。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究竟需要多少技巧?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会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它只要源于那样的一颗心灵。心灵的性质重于一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摸一下诗人出没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大的灵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歌德之勺》张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生答案:今天以不同以前的方式接触歌德,接近伟大的灵魂。
分析:得0分。答案语言颇多,但就是没有告诉读者“另一种方式”是什么方式。结合语境,上段是写作者通过阅读歌德作品的方式;而这“另一种方式”是指作者来到了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手摸一下诗人出没的东西”,去“接通那颗伟大的灵魂”。
答案: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答“通过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也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段意义或情感的语境】一段话往往都有一个中心或表达的主要情感,这个中心或情感对段内语句的内容与情感有约束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示例2:如何理解“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3分)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 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王清铭《杏花春雨江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生答案:这句词意境美,诗句承载的朦胧浓郁的情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分析:得1分。文章开头道: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作者运用“杏花春雨江南”诗句流传一事,是为了支撑开头这个说法。所以读者之所以获以共鸣,源自诗句意境的优美与诗句让人感受柔情与思念情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诗句展现江南杏花春雨的优美意境,让人感受柔情与思念情结,激发读者情感共鸣。
忠告:对句子语意或作用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去体味与把握,千万不可无视具体语境仅凭过去的或通常的理解去想当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命题角度二:理解词句的修辞功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重要句子,往往是概括行的句子,语句往往含蓄。而含蓄的句子,又往往采用修辞手法,语句有谁能生动蕴藉的特点。而能否品味隽永语句,捕捉情感指向与思想内涵,是见语感能力强否的突出体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重段落情感指向】应用修辞是为了使文章更能生动地表情达意,段落中的情感态度与思想的表达是修辞使用的最终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示例3:划线处为什么要“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来描摹古遥天蔽日树?(3分)
相关语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遥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考生写:“巨大的笼子”这个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写出“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的情景。
分析:这仅得2分,生动形象是修辞的语言修饰功能,但表情达意的功能没有体现,从文后的情感修饰词“疲惫”“无奈”等可见父子俩神情的焦急、无奈,可见组综合是用无形的网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
【参考示例】凸显了迷路的父子俩受困于密林之中欲出而不可得的那种焦急、无奈的心境。
命题角度三:理解词句的结构作用
重要语句,往往还在结构上承担了起承转合的作用:1.文首句:①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②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③埋下伏笔设置悬念④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⑤总领下文;2.文中句:①前后照应②承上启下(过渡)③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①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②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③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虑语句的位置与在文章的地位】思考两点:(1)表达什么意义(2)结构起这什么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示例4:文章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了”,目的何在?(3分)
相关语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了。那一声清响,传递了一份心灵的默契,就像一首婉约的小夜曲,涓涓细流般流淌进人的心田。而这份默契与婉约,竟在不经意中震撼了彼此的心灵。
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有学生答:表达出作者成年后对生活的感悟。
分析:这只得1分。结尾的位置,我们还要在整体上思考:(1)是否在回扣开头或标题;(2)是否设问启思,在引导读者思考;(3)是否在升华主题或深化情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正确答案:还要加上:回扣(或呼应)文题;深化文章中心(或主题)(注:中心:掩门、叩门等人与人之间的不经意的点点关怀与温暖,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示例5: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析。(3分)
相关语段:
在满天满湖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给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区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生答案:强烈表达了对和平团圆的期待(或渴盼)。
分析:得1分,考生仅从字面语意中感受作者思想或情感,而没有结合结构位置,体味作者的用心:(1)此为结束语,起着篇末点题的作用,让读者明晰作者的情感与思想:(2)此为结尾反问句,启人思考,给读者留置思想的空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1)此为反问句,强烈表达了对和平团圆的期待(或渴盼)(2)此为结束语,起着篇末点题(或卒章显志)的作用。(3)此为反问句,启人思考,意味悠长。
【强化训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如何理解划线句子。
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别。在感人至深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喜欢”的标准。
答案示例: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或音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能满足不同年龄的不同人的选择和需要。
二、如何理解画线句子
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答案: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都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
高三语文知识要点梳理二
短语的结构:
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也称词组)。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简单短语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短语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可能很多)的词,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还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因此就有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结构上划分短语指的是:
根据短语内部两个词的语法结构关系划分短语,而要区分短语(词组)的类型要注意掌握三点:
1、词性;2、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3、词的位置。
短语的类型从结构上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联合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结构特殊的短语还有:
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等等。
常用的短语类型:
(1)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两部分的关系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2)动宾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也称“述宾短语”。动宾短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行为动作,后一部分是受动作支配的,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前一部分为动语,后一部分为宾语。
例如:“端正态度”。
(3)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偏正短语有两种类型:定中和状中。基本结构:
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如:“晴朗的天空”。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如:“忽然离开”。
(4)中补短语(补充短语):
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例如:“安静几天”、“好极了”、“干得好”。
(5)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
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6)兼语短语:
这种短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上一个主谓短语的复杂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在“叫你去”中,“你”兼作“叫”的宾语和“去”的主语,因此叫“兼语”。兼语短语里的两个动词不属于一个主体,而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
(7)同位短语(复指短语):
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从不同角度指称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共作一个句法成分。可以是“名+名”,也可以是“代+名”,还可以是“代+代”。
例如:“作家鲁迅”“为谁服务这个问题”“他们自己”。
(8)介宾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介宾短语就是介词和宾语所构成的短语。介宾短语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作状语。
短语结构类型:
一、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
⑵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
⑶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
⑷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⑸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例如:工厂农村我你他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⑴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⑵大小顺序:省、市、县
⑶年龄顺序:老、中、青
⑷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⑸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
二、偏正短语:
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词,后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叫状语,名词代词前的修饰语叫定语)示例:不坚固一辆汽车伟大的祖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2)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
2.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
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动词支配的对象即宾语)示例:看清楚晒太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四、述补短语:
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补充说明前面的词。(即补语)示例:酷得很看透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五、形补短语:
B、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六、主谓短语:
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示例:上帝死了脑袋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结构形式:A名+动B名+形C代+动D代+形
七、复指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
八、方位短语:
由名词或动词加上方位词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九、量词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十、介宾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加名、介加代、介加名词短语
高三语文知识要点梳理三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高三语文知识要点梳理相关文章:
2.
4.
6.
10.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高三语文知识要点梳理





上一篇: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集锦
下一篇:高三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