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热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药物热不少见,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药物热的临床表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药物热的临床表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药物热的临床表现
药物热常伴药疹,也有不伴药疹的单纯性药热。表现有恶寒(或寒战)发热,热型有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微热。还可伴有周身不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淋巴结肿痛和消化系症状等,继而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疹呈多形性对称性分布,并往往伴有瘙痒或烧灼感;皮疹类型有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及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严重的药疹可表现为剥脱性皮炎。皮疹严重者,停药后热度可持续较长时间。
药物热的诊断
药物热的诊断往往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只有将其他所有可能引起的发热原因都排除,才考虑药物热的可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药物热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不能作为药物热的诊断标准,但可作为辅助诊断或者排除的方法。
药物热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分类一般正常,对于血象升高的患者,要首先排除感染性发热的可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部分药物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的现象,有助于诊断,但并不是绝对。
1.对待发热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并通过各种辅助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如为“药物热”,则缺乏明显的感染病灶。
2.虽然体温超出正常(多表现为持续高热),但中毒现象并不显著,精神状态一般良好,也无慢性病容。
3.除发热以外,常同时伴有皮疹,这更有助于药物过敏反应的判断。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往往不伴皮疹或仅有轻度的皮疹。体温多于停药后两天内恢复正常。
4.平时若有对食物或药物过敏的现象,尤应警惕药物热的可能。
5.在应用抗生素的疗程中,如病情已改善,体温下降或已趋正常之后再度上升或热度重现者,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如果发热出现在使用抗生素之后,由于输液大多在白天,所以到了夜间患者体温会有下降趋势,这是药物热的一个特点。这与感染性疾病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所致的发热正好相反。此时如患者原有感染已获控制,且无新感染或二重感染的证据,而白细胞总数不高,无明显的左移与中毒性颗粒,或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停药而热度下降、皮疹消退者,则“药物热”的诊断即可肯定。
药物热的原因
1.药物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
这种药物热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而是在药物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污染了微生物,内毒素或其他杂质等外源性致热源所致。最常见的是输液反应。
2.药物的使用方法所致
如静脉给药时引起的静脉炎导致发热,肌注时因局部引发无菌性脓肿导致发热。
3.因药物的药理作用所致
此种发热虽与用药有关,但非药物直接引起,常因药物造成病原体短期内大量死亡或病变组织的迅速崩解,毒素刺激机体而引起发热。如青霉素治疗梅毒。肿瘤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癌组织的大量破坏,释放出一系列炎性介质和毒素而引起发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药物影响体温调节机制所致
如苯丙胺、可卡因等,可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过量使用甲状腺素时,由于使基础代谢亢进而发热。婴幼儿、极少数成人患者对上述药物耐受性差或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有时即使小剂量也能引起药物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某些个体先天性生化代谢缺陷所致
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使用伯氨喹啉等药物后,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发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因药物的过敏反应
患者可伴有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