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品专栏 > 美文欣赏 >

有关写历史名人的散文:我与鲁迅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与鲁迅》这篇文章,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看待鲁迅这个人的吧!

  0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现代到当代,鲁迅超越了中国的绝大部分作家,成了一种强大而持续的存在,成了一种无从躲避的现象。我,一个普通到卑微的中年男人,既非鲁迅后裔,也非鲁迅研究专家,且与鲁迅生活的年代相隔着大半个世纪。我与鲁迅的关系实在有些远,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也有点高抬自己,甚至会招致有些朋友的反感。但二三十年来,鲁迅确实在影响我的生活,一些感受累积于胸,不吐不快。

  昨天是鲁迅的诞辰纪念日,说实话,我没有记住这个日子,也没想过要记住它,虽然这些年我一直在教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每年也要讲两周关于鲁迅的课。记住某人的生日,不是一种知识和能力,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过上十来天就是我父亲的生日,我要记住,我必须记住,而对于鲁迅,我以为不必,我不愿视其为父兄师长。在我的价值判断经验里,鲁迅就是一位语言驾驭能力出众,文学技艺高超的作家,但当下他没法引起我情感上的共鸣,价值观上的认同。

  0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算是七零后一代,像我这样的年龄,都读过中学语文课本中大量的鲁迅作品,数量多且文字艰深,以致很多同学都怕这位周树人君。当年我都读他的《狂人日记》,就像隔着纱窗看风景,隐约模糊,难窥其真面目。中学生看不懂鲁迅的作品,可归因于阅读能力和人生阅历的薄弱,不可诿责作者。可是,老师们都说鲁迅好,说鲁迅了不起,我高二的语文老师还把鲁迅的生平经历编成讲义,让我们背起来。既然老师如此重视,而且许多相关知识都要考试,我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也得好好琢磨一下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学时期可接触的资料实在有限,我能琢磨的其实也只有课本里的几篇文章。像《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的作品,我是很喜欢的,这些文章写的场景与我小时的生活经历很契合,我能找到一种代入感,有的内容好像写的就是我做过的一些事。但他写的杂文,我看来看去,总没法入心。高中课本里曾经有一篇课文,叫《文学与出汗》,很长时间里,我一直认为选入这篇文章是编者故意在出鲁迅的丑。读过这篇文章后,我隐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总感觉文章的内在逻辑有问题,但又说不出明堂,于是,我开始关注和思考人性的有关话题。进入大学,我买的第一本书就是曾钊新著的《人性论》,这本紫色封面的书至今还插在我家书架上。这本书我同样看得云里雾里,但我至少搞明白了一个基本认知,那就是所谓人性应该指向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生理属性。在《文学与出汗》里,鲁迅以出汗这样的生理属性混指人性,借以批判梁实秋的人性论,这难道不是偷换概念,强词夺理吗?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说话,讨论问题呢?那段时间,鲁迅给我的印象真的不怎么样。

394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