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散文欣赏 > 优美散文 > 古代精美散文集

古代精美散文集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古代精美散文集

   散文享有“美文”之誉,其语言优美凝练,风格自由灵活,在古代就有了散文。本文是古代精美散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精美散文集:他人走路看看就行了

  今天下午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年青人为了自惩,雨天跪行三小时,很多好心人前去劝阻。看到这些我觉得非常快乐,虽然现在人们还不敢肆意行善,但比起以前,人死路边无人问津的现象好多了。可是还有一些多事之人非要刨根问底,对这件事穷追猛打,非要探究小伙子跪行的背后真像。所谓真像就是小伙子不满自己的业绩的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恐怕那些猎奇的八卦狗大失所望了。

  有这样一句话几乎家喻户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既然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选择指手画脚,那又何必对别人评头论足呢?杀猪杀屁股,只要能杀猪吃肉,何必在意屠夫怎么杀的猪。那么别人如何走自己的路那是别人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违背功德法律,不管他是用手走还是爬行,那是别人的选择,我们有什么权力妄加评判。不要因为别人的做事风格不入自己的法眼就视为异端,世界是千姿百态的,如果让所有的花都是红色的,那怒放的花朵再娇艳也不会给人视觉冲击。如果都希望别人的做事风格都符合自己的喜好,社会就会死气沉沉。要想让万花筒闪耀,就必须不停地调换观看角度,要想人生精彩就必须学会从各方面欣赏生活。

  不管是雨天跪行还是骄阳暴晒,只要能激发行事者的心智,我们就应该敞开心扉予以鼓励,不可学那些看似猎奇实则满足自己窥视心理的小心眼的人,别人出奇要么直接打压,要么大肆渲染其不合情理,要么拉拢别人横阻竖挡。君子有成人之美,故而见到古怪的事情要理性认识,因势利导,好的就推波助澜,差的就善意规劝。成为纤纤君子并不是每个人的追求,可是心情愉悦应该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与其看着别人行路,费尽心机探求他们走路的动机不如前去指引或寻求前面的路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他人走路就让他们走,只要不违反交通法则,就让他走下去吧。

  古代精美散文集:尊重,多么重要的智与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你留在我身上的善,我这一辈子也赎不尽

  以前有位女同事。是生产车间里的普通一员,她有很多“缺点”:工作时间打盹儿、与同事闲聊,甚至把家里的脏衣服拿到厂里洗。后来我离开那家工厂。有人告诉我这位女同事一些事,却让我感慨万千。她家境并不好,却资助了一位贫困孩子从小学读到了大学,她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起过。就这样默默坚持了十多年,她说之所以不说,是怕影响那个孩子;她说我是一个好人,能宽容她,几次发现她违纪,也没有扣她的分,如果我能留在厂里就好了。

  我既感动又惭愧。如今,当我去解读她的善举以及她对我的评价,真的让我悟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人,宽容人,给别人留点脸面,就是帮助人。就是一种善。

  看过一则新闻,是宁波一位企业家对慈善的理解。他说,做慈善要“四不张扬”:“救助困难学生不张扬,救助天灾人祸不张扬,救助伤残病人不张扬,救助贫困家庭不张扬。”他说。之所以要“四不张扬”就是为了尊重受助者,保护他们的隐私。如果你救助了一名学生,让所有人都知道,那他在食堂里买份好菜就会犹豫了。那这是慈善的本义吗?

  慈善是什么?这位企业家也许穷尽了它的所有要义。但看当下的一些慈善救助,似乎更像是一种表演。

  有位记者向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官员下乡访贫问苦,媒体记者一路跟随。在一户老人家里,官员递上一个红包,此时照相机闪光灯“咔咔”响,摄像机对着老人。但老人却用一只手下意识地挡住脸。说:“别拍,我很难看的。”久卧病床、垂垂老矣、精神不振,这当然是难看的,但又有谁来尊重老人的“脸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个红包并不代表温暖。温暖,应该是从尊重开始的。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向来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譬如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要公布全球最佳商业城市调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对商人的尊重”,以此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市民素质。而在西方众多的社会评价中,都有类似的指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树要皮,人要脸。”我们喜欢用这样浅显的俚语来阐述“尊重、宽容”的大道理。

  西汉刘向《说苑》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战国时代的楚庄王一次大宴文武百官,让自己的美人侍酒。正在酒酣之际,灯烛突然被风吹灭,黑暗之中,有人趁机摸了一下美人的衣裳,而美人则揪下了那人帽子上的官缨。受辱的美人对楚庄王说。有人在黑暗之中调戏她,希望点亮灯查找那个帽子上没有官缨的人。按楚国法令,调戏国君的爱妾是死罪。但是楚庄王却阻止点灯,而是让君臣继续在黑暗中饮酒,而且让所有人将帽子上的官缨摘下来。然后楚庄王才命宫人点亮灯,此时已难分谁是调戏美人的人了。数年后。楚庄王攻打郑国。遭遇劲敌。副将唐狡“以死之心”请战,愿为先锋,结果一天就攻到了郑国国都的郊外。楚庄王大喜,想重用他。但唐狡说:“我就是当年拉美人衣袂的罪人,大王能隐微臣之罪而不诛,臣自当拼死以效微力。”这就是楚庄王的高明之处。楚庄王当政期间,使得楚国非常强大。威名远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尊重他人,若是普通人,必然赢得好口碑;如为王侯将相,必然一呼百应,群起而拥戴。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古代精美散文集:说莲

  去年十月,在张村校园里,我觉得有点郁闷,便和汪老师骑车来到一个名叫宋家亭的村子,看见马路边有一个碧波绿水的池塘,池塘里长着一大片莲。莲的叶子大大的、圆圆的、绿油油的、真像反撑开的雨伞。微风一吹,池塘的水面上泛起涟漪,还不停地摇晃着反撑开的“雨伞”;叶子随着微风不停地吹拂,更加显得逍遥自在,故意使劲似的来回摆动着妖艳的身躯。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此情此景,那可爱的劲儿直往你的眼睛里跳。

  站在池塘边细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碧绿且好看的莲叶,叶面里长有许多粗细不均,恰似人手背上的筋儿,一条条,一根根的,活像一家子固有亲兄弟的情和义,相互关联着,想扯也扯不断似的。莲叶上面的这些筋儿,从叶子的中心向外辐射,向周围拉伸。中间的是主干,边缘的是毛细,从里到外,由粗到细,彰显出生命力很强劲的感觉。一株株大且圆的叶子表现出的则是粗狂有力,洒脱、自在的一面。即便叶子的筋被破坏、折断了,莲藕里的丝还紧紧相连。要不,人世间怎么会有“藕断丝连”这么一句话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往今来,关于说莲这一话题,诗文甚多,周敦颐的《爱莲说》不消说得,短小精悍,文更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日我步一回古人后尘,粗谈些莲的话题,就算落了他人巢臼,也算是补上说莲的一份闲暇的贺贴吧!

  据资料记载,远在一亿四千多年前,我国便生长着莲了。《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读“息”音,指低湿之地)有荷华”,是我国最早有关莲花的记载。古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二千五百多年前,吴王夫差在太湖兴建“玩花池”,使莲花从野生植物、食用蔬菜,演变成为一味观赏艺术。魏朝曹植独崇莲花美冠群芳,其《芙蓉赋》云:“览百卉之英茂,无斯花之独灵”。宋儒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更是道尽了莲的君子之风、清净之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因而成为灵气,成为风骨,成为六月薰风吹凉时,弄影于水莲间、飘香于清风中的清净心地。于是,文人们喜作荷花赋、采莲诗,画家们喜描莲花姿,莲农们喜唱采莲歌,爱莲人喜植莲花、喜食莲子,订六月二十四日为莲花节,佛教界更视莲花为清净无染、妙香广布的象征。

  莲,虽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但最有代表性的有“凌波仙子”美誉之称的“东湖白莲”,“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因产于武汉东湖而得名。它花型大,七月初始开花,花蕾呈长桃形,花色绿白,尖端呈玫瑰红色。徐积诗云:“水一重重玉一重,更无妖色媚西风;虽然物外能为素,又恐人间只爱红。”写出了白莲的清素与净美。还有被称为“月下水客”的“黄莲花”,“朵朵黄云团羽盖,为迎金母下瑶池”。从宋代到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我国黄莲花的品种有很多,可惜的是都已湮没了。近代栽植的黄莲花原产于美洲,是莲属中的另一种了。它中等花形,七月初始开花,花蕾为橄榄形,花色呈淡绿黄色,花托亦为鲜黄色,呈喇叭状。有“远古菡萏”的“古代莲”,“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二十世纪初期,在我国辽宁省普兰店一带的泥炭层中,曾多次发掘出千年以前的古莲子,经培育后竟奇迹般地发芽开花,这便是中国古代莲。古代莲的花形大,六月初开花,花蕾呈长桃形,开花繁茂,花色明丽,有白色、粉红、紫红等多种颜色,以淡菫紫色为多。千年古莲以其源远流长的底蕴和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奇妙景观。有“莲座神容俨”的“佛座莲”,“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佛座莲原产于北京,因形似佛座而得名。大花形,六月上旬开花,花期长,花蕾呈桃形,花色为极淡的菫紫色,花瓣尖端的颜色较深。给人呈现的是一份圣洁的神性之美,一种“红尘是非不到我”的清净心情。有“芙蓉照水”的“西湖红莲”,“一天霞采正流虹,出水芙蕖欲吐红”,西湖红莲因产于杭州西湖而得名。也是大花形,六月初始开花,花期长达一个月,花蕾呈长桃形,花色为紫红色,花态规整,花瓣长而宽大。给人一种“芙蓉照水弄娇斜”的柔美意象。还有被誉为“双影共分红”的“並蒂莲”,“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並蒂莲是千瓣莲的变种,外观双花心者为並蒂莲,三花心者称品字莲,四花心者称四喜莲,多花心者称绣球莲,古人视为吉庆之兆,而统称瑞莲、嘉莲。千瓣莲原产于湖北省当阳玉泉寺,花形大,八月初始开花,花蕾呈长桃形,花色亦为淡菫紫色。隋代杜公瞻《詠同心芙蓉》诗云:“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弧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缱绻与欢悦的情态展露无遗。说到观赏莲花,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不知留下了多少精美的诗文和画作,但与现代高科技手段拍摄的数码照片相比,有哪位大文豪能如此观赏到莲超凡的美丽英姿呢?这就是我们现代人的运气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至于“周敦颐的莲”。我便有了一次“较为深入”的接触。说是“深入”,其实既不“深”,也没“入”,只是找了些相关的资料而已。但是,仅从这简单的接触和了解,却已让我“身陷不浅”,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莲。当然,这与周敦颐酷爱莲的程度来说,觉得相差十万八千里了。他之所爱莲,真可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不仅爱莲、观莲、赏莲、写莲,还在自己的官廨中自己挖出莲池,自己种植莲,并在江南所任官职的岁月中,一直都有他种莲、赏莲的足迹。大江南北虽说受他清濂为官思想的影响,以清濂、宗莲、爱莲为名的书院不下一百处,而实际上有莲池、有莲花能让人观赏的地方现在很难找到了,特别是在现代城市中心的闹市区,就更是不容易找到了。因为它缺乏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虽然赏莲的手段先进了,观赏的条件也更优越了。但是,我感觉从“莲”与“濂”衍生发展起来的君子之风、清净之骨、濂洁做人、清濂为官等思想和风范,却远不及古人了。


看过古代精美散文的人还看了:

1.精选古代名人精美散文

2.古代精美散文集

3.古代优秀散文集

4.品味古代名家优美散文

5.古代优美散文名篇

66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