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
时间:
刘惠25由 分享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社会主义的老大哥,它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很先进的。一起来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试题及参考答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则材料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
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
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共产主义实验室”“社会主义的化合物”等,可以判断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材料并没有否定其政策,也未提及学习十月革命的问题,只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排除C、D,选A。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施的,排除B。
答案:A
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 )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据题干材料,说明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强行征收农民粮食,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3.“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试验作出判断。”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试验”的内容 ( )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取消自由贸易
C.全盘农业集体化
D.按劳分配
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题干中“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说明该方法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取消自由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政策,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A属于新经济政策,C属于斯大林建设时期的内容,D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4.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的过渡,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可以看出,余粮收集制实行的后期,社会矛盾加剧,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综合分析选D。
答案:D
5.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该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解析:消费资料的生产涉及国计民生。由表格中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数据变化,可见此时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答案:D
6.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为理解列宁所说的“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这是对资本主义大工厂的认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A、B中战时共产主义和斯大林模式为单一的公有制,无资本主义经济成分。C混淆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故选D。
答案:D
7.“(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反映了苏联五年计划期间,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A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B、C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8.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是( )
A.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需要
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
D.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原因的理解。当时的苏联,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都是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无疑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A
9.“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材料中所说改革的情况是指( )
A.斯大林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在以上四个人的改革中,斯大林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
答案:D
10.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C.巩固斯大林模式的地位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理解能力。材料有效信息“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说明赫鲁晓夫想要扩大农庄生产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可知选A。
答案:A
1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可知,苏联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失调。
答案:B
12.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解析:从背景来看,当时苏联受到帝国主义包围,面临战争威胁,并非冷战威胁,并且斯大林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A正确,C错误。斯大林模式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毁灭了超级大国,B、D观点正确。故此最佳答案为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上述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解析:第(1)题,第一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8年至1920年实行的,“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从农业方面征收粮食税等回答。第二问,从材料一中逐条归纳,第一段从实行的“迂回”策略回答。第二段从“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归纳。第三段从经济的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第二问,根据两国改革之后在经济制度变化中的不同点回答。第(3)题,要看到材料中不同国家的性质,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特殊的环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对经济进行了干预,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3)说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启示: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概括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苏联工业化成就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来分析。
答案:(1)原因: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望。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③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失望。
(2)不健康现象:①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②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③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④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
严重问题:①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民主;③重建设、轻生话,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试题及参考答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则材料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
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
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共产主义实验室”“社会主义的化合物”等,可以判断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材料并没有否定其政策,也未提及学习十月革命的问题,只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排除C、D,选A。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施的,排除B。
答案:A
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 )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据题干材料,说明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强行征收农民粮食,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3.“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试验作出判断。”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试验”的内容 ( )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取消自由贸易
C.全盘农业集体化
D.按劳分配
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题干中“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说明该方法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取消自由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政策,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A属于新经济政策,C属于斯大林建设时期的内容,D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4.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的过渡,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可以看出,余粮收集制实行的后期,社会矛盾加剧,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综合分析选D。
答案:D
5.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该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1926年 | |
工业总产量指数 | 100 | 19.5 | 39.1 | 75.5 | 108.1 | |
工业产量比重 | 生产资料生产 | 40.7% | 43.7% | 48.1% | 43.4% | 43.9% |
消费资料生产 | 59.3% | 56.3% | 51.9% | 56.6% | 56.1% |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解析:消费资料的生产涉及国计民生。由表格中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数据变化,可见此时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答案:D
6.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为理解列宁所说的“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这是对资本主义大工厂的认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A、B中战时共产主义和斯大林模式为单一的公有制,无资本主义经济成分。C混淆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故选D。
答案:D
7.“(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反映了苏联五年计划期间,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A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B、C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8.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是( )
A.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需要
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
D.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原因的理解。当时的苏联,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都是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无疑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A
9.“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材料中所说改革的情况是指( )
A.斯大林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在以上四个人的改革中,斯大林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
答案:D
10.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C.巩固斯大林模式的地位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理解能力。材料有效信息“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说明赫鲁晓夫想要扩大农庄生产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可知选A。
答案:A
1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可知,苏联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失调。
答案:B
12.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解析:从背景来看,当时苏联受到帝国主义包围,面临战争威胁,并非冷战威胁,并且斯大林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A正确,C错误。斯大林模式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毁灭了超级大国,B、D观点正确。故此最佳答案为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上述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解析:第(1)题,第一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8年至1920年实行的,“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从农业方面征收粮食税等回答。第二问,从材料一中逐条归纳,第一段从实行的“迂回”策略回答。第二段从“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归纳。第三段从经济的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第二问,根据两国改革之后在经济制度变化中的不同点回答。第(3)题,要看到材料中不同国家的性质,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特殊的环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对经济进行了干预,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3)说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启示: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概括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苏联工业化成就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来分析。
答案:(1)原因: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望。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③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失望。
(2)不健康现象:①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②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③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④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
严重问题:①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民主;③重建设、轻生话,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社会主义的老大哥,它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很先进的。一起来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试题及参考答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0
下一篇: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