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
时间:
刘惠25由 分享
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一起来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表“怀特计划”,主张建立稳定基金以保证国际汇率的相对平衡,设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贷款帮助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支持穷国发展生产。这些主张反映了美国( )
A.主张国际金融自由
B.力图建立一个国际货币组织以造福全世界
C.力图达到夺取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目的
D.为了解决其他国家的财政困难而提出了本计划
解析:“怀特计划”是一套完整的建立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秩序的方案,为正在寻求主宰战后国际关系格局途径的美国提供了一套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方案,从而取代英国,成为新时代的世界经济霸主。
答案:C
2.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①《布雷顿森林协定》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二战后,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答案:C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
①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 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从材料中“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可知,这适应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答案:C
4.长期以来,由欧洲人坐头把交椅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重大议题的赞成票必须达到85%以上才能有效,其中美国占有17%投票权。而世界银行行长则由第一大财东美国挑选,且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两大金融机构议事规则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明了 ( )
A.两大金融机构职能不同
B.两大金融机构均受制于美国
C.美欧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5%赞成票的规定、美国挑选世界银行行长,二者都直接反映了美国的控制意图,故B正确。材料中未包含二者的职能和美欧的利益冲突,排除A、C。美国单独控制这两大机构,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企图,故D错误。
答案:B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组织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答案:D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 )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
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欧洲政治家已经意识到,欧洲各国必须停止厮杀,加强合作,增强欧洲自身力量,才能避免受制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这正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7.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 ( )
A.认为法德两国应和英国共同主导欧洲的发展方向
B.认为欧洲一体化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C.认为欧洲一体化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D.认为成员国实力差距太大会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撒切尔夫人认为希腊经济相对落后,让其加入欧共体会拖累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可见她认为成员国实力差距太大会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材料没有反映撒切尔夫人反对欧洲一体化,排除B、C;没有反映英德法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排除A,故选D。
答案:D
8.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2的是 (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北约
解析:从合作特点来看,欧盟一体化最强,应是模式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属于论坛性的,比较松散,应是模式3;北约属于军事组织,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的组织,应是模式2。
答案:B
9.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关贸总协定无法处理全球化时代日益增加的知识产权争端、劳务纠纷等问题
B.关贸总协定没有常设机构,不能及时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纠纷
C.关贸总协定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后冷战思维的产物,不适应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形势
D.关贸总协定对违规的国家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
解析: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在1955年。由此判断C不正确。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所以A、B、D正确。
答案:C
10.胡锦涛同志曾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 )
A.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改革开放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相关信息“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应该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D。
答案:D
11.奥巴马曾在上海演讲时说:“贸易在许多方面影响人民的生活,比如美国电脑中许多部件,还有穿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向中国出口中国工业要使用的机器,这种贸易可以在太平洋两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最能体现 ( )
A.中美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积极影响
D.需要加强中美间的贸易往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从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看,这主要是叙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C
12.漫画中服装标签上标示:60%的棉,20%的汗,20%的血,孟加拉国制造。孟加拉国2013年4月发生的楼房坍塌事故造成上千人遇难,引发了对血汗工厂的反思。通过上述材料,下列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C.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难以实现自身的发展
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积极应对,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但并不是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难以实现自身的发展。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成立20多年来,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合作。
——人民网
材料二 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但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十分密切。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特有的“APEC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表示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都通过了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除此之外,世界主要区域性经济组织还有哪些?根据材料一回答20多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弊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状况、特点、作用以及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第(1)题的其他区域性经济组织比较好答,关于其作用要密切结合材料一,主要从贸易和技术两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要从材料二中概括,要注意全面性和层次性。第(3)题经济全球化的弊端需要根据材料三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联系所学知识,注意两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答案:(1)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作用:推动了成员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了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成员之间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合作方式多样、灵活;自主自愿;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属于经济论坛型组织,不具有强制性。
(3)弊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关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14.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提问中的提示“媒介”直接归纳概括即可:殖民掠夺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第(2)题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另外要注意已经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流通领域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领域。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直接概括出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第二问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可以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从根本推动力、经济活动的主体、政治壁垒的消除、经济模式等方面作答。第(4)题此题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入手,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又要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答案:(1)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
(2)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表“怀特计划”,主张建立稳定基金以保证国际汇率的相对平衡,设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贷款帮助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支持穷国发展生产。这些主张反映了美国( )
A.主张国际金融自由
B.力图建立一个国际货币组织以造福全世界
C.力图达到夺取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目的
D.为了解决其他国家的财政困难而提出了本计划
解析:“怀特计划”是一套完整的建立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秩序的方案,为正在寻求主宰战后国际关系格局途径的美国提供了一套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方案,从而取代英国,成为新时代的世界经济霸主。
答案:C
2.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①《布雷顿森林协定》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二战后,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答案:C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
①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 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从材料中“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可知,这适应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答案:C
4.长期以来,由欧洲人坐头把交椅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重大议题的赞成票必须达到85%以上才能有效,其中美国占有17%投票权。而世界银行行长则由第一大财东美国挑选,且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两大金融机构议事规则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明了 ( )
A.两大金融机构职能不同
B.两大金融机构均受制于美国
C.美欧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5%赞成票的规定、美国挑选世界银行行长,二者都直接反映了美国的控制意图,故B正确。材料中未包含二者的职能和美欧的利益冲突,排除A、C。美国单独控制这两大机构,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企图,故D错误。
答案:B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组织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答案:D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 )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
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欧洲政治家已经意识到,欧洲各国必须停止厮杀,加强合作,增强欧洲自身力量,才能避免受制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这正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7.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 ( )
A.认为法德两国应和英国共同主导欧洲的发展方向
B.认为欧洲一体化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C.认为欧洲一体化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D.认为成员国实力差距太大会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撒切尔夫人认为希腊经济相对落后,让其加入欧共体会拖累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可见她认为成员国实力差距太大会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材料没有反映撒切尔夫人反对欧洲一体化,排除B、C;没有反映英德法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排除A,故选D。
答案:D
8.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模式 | 特 点 |
模式1 |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
模式2 |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
模式3 |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北约
解析:从合作特点来看,欧盟一体化最强,应是模式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属于论坛性的,比较松散,应是模式3;北约属于军事组织,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的组织,应是模式2。
答案:B
9.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关贸总协定无法处理全球化时代日益增加的知识产权争端、劳务纠纷等问题
B.关贸总协定没有常设机构,不能及时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纠纷
C.关贸总协定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后冷战思维的产物,不适应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形势
D.关贸总协定对违规的国家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
解析: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在1955年。由此判断C不正确。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所以A、B、D正确。
答案:C
10.胡锦涛同志曾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 )
A.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改革开放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相关信息“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应该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D。
答案:D
11.奥巴马曾在上海演讲时说:“贸易在许多方面影响人民的生活,比如美国电脑中许多部件,还有穿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向中国出口中国工业要使用的机器,这种贸易可以在太平洋两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最能体现 ( )
A.中美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积极影响
D.需要加强中美间的贸易往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从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看,这主要是叙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C
12.漫画中服装标签上标示:60%的棉,20%的汗,20%的血,孟加拉国制造。孟加拉国2013年4月发生的楼房坍塌事故造成上千人遇难,引发了对血汗工厂的反思。通过上述材料,下列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C.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难以实现自身的发展
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积极应对,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但并不是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难以实现自身的发展。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成立20多年来,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合作。
——人民网
材料二 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但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十分密切。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特有的“APEC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表示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都通过了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除此之外,世界主要区域性经济组织还有哪些?根据材料一回答20多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弊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状况、特点、作用以及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第(1)题的其他区域性经济组织比较好答,关于其作用要密切结合材料一,主要从贸易和技术两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要从材料二中概括,要注意全面性和层次性。第(3)题经济全球化的弊端需要根据材料三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联系所学知识,注意两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答案:(1)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作用:推动了成员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了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成员之间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合作方式多样、灵活;自主自愿;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属于经济论坛型组织,不具有强制性。
(3)弊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关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14.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提问中的提示“媒介”直接归纳概括即可:殖民掠夺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第(2)题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另外要注意已经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流通领域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领域。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直接概括出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第二问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可以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从根本推动力、经济活动的主体、政治壁垒的消除、经济模式等方面作答。第(4)题此题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入手,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又要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答案:(1)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
(2)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
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一起来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2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表怀特计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1
下一篇:高考历史课时训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