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的历史
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武式太极拳的历史。
武式太极拳内容简介
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武派(武式)太极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差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适合文人修炼的太极拳,后人称之为武式太极拳。武禹襄先生在对这套拳法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形成了简炼精要、无一浮词的经典之作——武式太极拳论。
武式太极拳,人称干枝老梅、朴实无华。手高不过眉,远不出足,双手各管半个身子,互不逾越,讲究内外三合,进退须有折叠,内潜之气支配外形,行云走架,双足如在大地上写书法,一笔一划严守格律,与人交手,不重招数,注重接劲打劲。
陈固安、吴文翰即出自邢台国术研究社的优秀武式太极拳代表人。
武禹襄创
武禹襄(1812–1880)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约1850年同乡杨露禅(1799—1872)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陈氏新架太极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长兄武澄清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此式既不同于陈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 武氏研究太极拳,创试验之法,每招致乡勇以自验其技,并反复笔录修订,故拳式中式势可用,无一空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武氏一身虽然研究太极拳术最为精深,但终以教读自任,故此拳传人甚少,只传其甥李经纶(字亦畲)技艺最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武氏论著较多,先著后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而写成,所以已故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先生称武氏著作为“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武派太极
清末民初之际,在河北永年县城内教太极拳的,是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再传弟子郝为真,在南关教太极拳的是杨派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的长孙杨兆林,二人所教拳势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当地人们为了区别二人所教之拳,称郝为真所教是“郝架”,杨兆林所教是“杨架”。郝为真自称所教是“李架”(因为他是李亦畲的弟子)或“武李架”。人们又因为郝为真所教拳势要求做到起承开合,就称谓“开合架”,后来郝门弟子在外地教拳,也自称“开合架”,以别杨派所教拳势。1961年11月天津市武派太极拳传人出版了<郝为真氏开合太极拳术>(油印本),就突出了“开合”二字。 “郝架”、“杨架”称谓的出现,是太极拳流派衍生的肇始。“郝架”后来虽多称谓“武派(武式)太极拳”,但人们仍习惯称“开合太极拳”,是指其拳理拳势要求而言。其演变经历大致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武派太极拳在拳法理论上,多尊崇清初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并通过实践予以深化升华。《太极拳论》讲阴阳之道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为八卦。静为一气。从太极拳体用上说,“动之则分”是开,是变化,是拳势运作;“静之则合”是归纳,是气势凝聚。因此,武禹襄形容走架打手要“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见《太极拳解》)。同时,他还使抽象的阴阳开合具体化,便于练习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十三势说略》中说:“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起承转合为科举时代士子赋诗和作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们常用的术语。武禹襄首次将它引用于太极拳走架打手之中,使走架打手有了法理依据,是对太极拳弘扬发展的一大贡献。 后来武禹襄总结的打手《四字秘诀》(敷、盖、对、吞),李亦畲总结的《撒放秘诀》(擎、引、松、放),郝月如的《打手四要》(引、化、拿、发),都是起、承、转、合在打手技术及运作方面的具体、深入。王宗岳的学术思想源于北宋周敦颐(1017-1073)的《太极图说》,以阴阳为体,以刚柔为用,尚未脱离周氏《太极图说》之用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体会之不同.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率先提出:“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
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的虚实说。李亦畲宗禹襄之学光而大之,他在<五字诀>中强调“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要“开合有致,分清虚实”。于是虚实开合的相应变换,技法与意、气、神的融合,就成为武派太极拳的技术核心。为了形象地说明虚实变化和内劲流转的关系,李亦畲还亲手绘制了《虚实开合图》,指出“虚实即是开合”。因为走架打手的虚实多属内劲的变化,只能觉察而不易看到;开合则指外形动作,明显可见。“虚实(内)即是开合(外)”,符合周身一家之理。 郝为真是李亦畲的衣钵传人,武禹襄、李亦畲所著拳论言简而意赅,所创拳势外简而内涵丰富,人多不知其底蕴,独为真能穷其窍要。其走架打手以虚灵为体.因循为用。其功在动以习静,而静不挠于动,动静兼施.不偏一方。其法始于守中,凝聚一气,终于行气,归于凝神至虚,故造诣精纯,独领风骚,为李亦畲门下第一人,以故桃李满门,武派太极拳遂普及于世.衍为一派。
郝为真教拳时,综合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家所著拳论的内涵衍变,结合时代需求,遂以起、承、开、合作为走架打手的指导方针。郝月如解释说:“走架每一势分四字,即起承开合是也”。又说:“开是大。非顶撞也;缩是小,非躲闪也”(见郝月如《太极拳的走架打手》),指明“开”要舒展,肌肉筋骨关节要放松.以利气血通畅,手眼身腰步协调合一,一动皆动,势如张弓.内气周旋,外应百变。“合”要紧凑,精神内固,双掌各护半边身躯,护中用中,步法稳健,腿法快捷,发如放箭,一吐即收。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舒展不离紧凑,紧凑胤育舒展,重心稳定,八面支撑。因此,走架时,要以起、承、开、合为指引。“起”要神聚,心静气敛,心不静则不专.气不敛便无含蓄,势易散乱。“承”是承上启下,要衔接自然,一气贯串。“开”要灵敏,富于变化,不抢不坠,气势饱满。“合”要圆融,手眼身心步和谐自然,每一势的起承开合既要清楚,更须连贯,意动势随,真气聚于腰,“命意源头在腰隙”,灵活似飞鹞,步活、身活、招势活,在圆融中求启机,求变化。
走架每势能做到起、承、开、合,才能饱满无缺,富于变化,而不留于浮滑潦草。在此基础上,进而做到眼有神,身有谱,脚有根,空松圆和,外柔内刚,不散不懈,不僵不滞,内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动一静,皆有神情,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意气神和谐统一,掌握好心静、意专、气畅、神敛、形顺这“走架五要”,始可越练越精,步入武派太极之门。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三代人在拳理拳法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是符合孔子这一深邃哲理的。没有扎实的继承,伺来发展。没有创新发展,势必僵化,谈何继承!认真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是学术流派能否健康发展,永葆新鲜朝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