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2)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第三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名词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以……为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

  (5) 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土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⑺ 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亡)/ 阙秦以利晋(使……损害)

  二、文言虚词

  1.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越国以鄙远

  (5) 连词,表目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2.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2) 连词,表修饰。 夜,缒而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连词,表转折。 朝济而夕设版焉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3) 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

  (4) 代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

  4.焉

  (1) 语气助词,表陈述。 子亦有不利焉

  (2) 疑问代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兼词,于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

  5.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代词。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

  (2) 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吾其还也

  6.且

  (1) 连词,表并列,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连词,表递进,况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断)

  2.疑问句

  (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4.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外携带的物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失其所与,不知 通“错”,明智

  C.不阙秦,将焉取之 通“缺”,侵损,削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今急而求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1.A(使者,出使的人) 2.C(并列连词,又/递进连词,况且)

  第四课时

  谏太宗十思疏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名词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形容词作名词。 择善而从之(好的建议)/ 简能而任之(贤能的人)/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权、重位)

  (3) 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以……为乐)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宏兹九德(使……光大)/ 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 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 何必劳神苦思(使……苦)

  (5) 动词使动用法。 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 鸣琴垂拱(使……鸣)/ 何必劳神苦思(使……劳)

  二、文言虚词

  1.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必竭诚以待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戒奢以俭/纵情以傲物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5)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则思知足以自戒/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介词,把。 则思三驱以为度

  (7) 介词,用。 虽董之以严刑

  2.而

  (1) 连词,表转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不言而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连词,表因果。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3) 连词,表承接。 择善而从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连词,表并列。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连词,表目的。 则思谦冲而自牧

  3.为

  (1) 动词,作为。 亏无为之大道哉/则思三驱以为度

  (2) 动词,成为。 则吴越为一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介词,表被动。 为天下笑

  4.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代词。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指代“天下”)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闻求木之长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君当神器之重/将崇极天之峻

  5.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代词,作定语成分。 必固其根本(它的) /则智者尽其谋(他们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指示代词。 知其不可(这些)/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那)

  (3)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其可忽乎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

  2.疑问句

  (1)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气词“也”,表疑问)

  (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副词“其”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何必……,亏无为之大道哉(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词“哉”,表反问)

  3.省略句

  (1)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

  (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

  4.倒装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将崇极天之峻(峻之极天,定语后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天景命 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虽董之以严刑 监督

  C.简能而任之 选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快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亏无为之大道哉

  则思三驱以为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是寡人之过也

  可以尽豫游之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发其志士之悲哉

  D.虽董之以严刑

  必竭诚以待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道哉?

  答案:1.B(名词作动词,献礼) 2.A(副词,竟/副词,就) 3.略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2)

第三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1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