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故都的秋》于1984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后,成为高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的重要篇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

  《故都的秋》主题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步步紧逼,北平的陷落不过迟早的事。《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三年后的8月14日,北平失守,郁达夫不经意中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凄恻的挽歌。”“作者所挚爱、所追寻的‘故都的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还有的说得更明朗:“《故都的秋》借写故都的秋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 对故都的秋有多眷恋,表明他对祖国的爱就有多深。在这篇精致的散文中, 作者不但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更是传递出他的爱国情愫,一种离乱人心底难以言说的心声— —富国强兵,驱逐列强。”《教师用书》则持另一种说法,它认为这是抒写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故都的秋》是一部爱国之作或者眷恋北平之作吗?你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新的看法?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探究思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上述说法,“爱国说”牵强附会,“眷恋说”隔靴搔痒。

  关于北平,郁达夫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故都的秋》(1934年),一篇《北平的四季》(1936年)。《北平的四季》确是“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在国难深重的当时, 郁达夫再没有重践斯土,只能这样遥祝故都的无恙:“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所以,如果说《北平的四季》抒发了郁达夫的爱国主义情感,那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说《故都的秋》也是同一个主题,则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眷恋说”等于不说,郁达夫恋故都,为什么只恋秋啊?在郁达夫心目中,“秋”究竟象征了什么啊?读这篇文章,如果连这些问题都没有弄明白,又怎么能领会文章的主题?

  为了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不能不探讨文章的中心句。《教师用书》和一般的参考资料几乎都一致认定,课文的中心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实,“清”“静”“悲凉”只是课文描写部分的中心句,它只是总括了故都的秋的景物特征,不能概括全篇中心,它只是现象,没有揭示课文的内蕴。

  那么,既概括全篇中心又揭示课文内蕴的句子在哪里呢?请注意这句话:“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故都的秋》抒写的正是这种“秋士”的心怀。郁达夫也是“秋士”,一生穷困潦倒,四处颠簸。他借《故都的秋》抒发他内心苦闷彷徨的心境。他想超脱现实,在“皇城人海”的都市中寻找他的“桃花源”,寻找他的闲适安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等秋景的描写正是这种心境直接的或者曲折的流露。从这个意义看,《故都的秋》就是郁达夫的“桃花源记”,就是他的都市“田园诗”。但是他毕竟无法超脱,所以他又只能像“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像不得志的欧阳修,像仕途上屡受挫折的苏东坡,发出不能自已的、无可奈何的感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文章的结尾句,就是对这种都市田园生活求之而不可得的无可奈何的心态的直露。

  郁达夫说:“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最出色而最有味”的“四季诗”;《故都的秋》则是“最出色而最有味”的“田园诗”?

  古人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郁达夫也许是想当一个“中隐”之士吧。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新闻两篇》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2.高中语文《兰亭集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3.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4.高中必修4语文《张衡传》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5.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6.人教版高一语文《离骚》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7.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2507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