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文言文可以考查知识点比较的多,在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是经常考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一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表述的意思是:主语使宾语发出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出现谓语动词表示的变化。
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
其中的“亡”是主语使宾语出现的状态,意思是“使郑国灭亡”。这句中的“亡”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后边跟了“郑”这个名词,成为使动用法。这些谓语动词只有用使动用法来理解,才符合原文的意思。
再看以下各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师》)(阙:使……减少)
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闻:使动,使……闻,禀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活)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
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再看以下各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使……受苦;劳:使……劳苦、疲劳;饿:使……饥饿;空乏:形使……资财缺乏。)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破:使……破,撞破)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其中加点的“王”本来是名词,它后边又带一个代词“之”作宾语,要按照一般的用法来解释和翻译就会出错,就有可能翻译成“先攻破秦进入咸阳的就王他”。这样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宾语怎样”,即使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王之,就是“使他为王”的意思。
再看以下各例:
既东封郑(《烛之武退师》)(封:使……成为边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师》)(利:使……受益)
高三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二
一、 词类活用
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使……来)
二、 特殊句式
1.何以伐为(宾语前置)
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疑问句式,恐怕……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 重点实词解释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是,这个;过,责备。)
2.是社稷之臣也(这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何以伐为(何以……为?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不稳定;颠,跌倒;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且尔言过矣(过,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辞,托辞。)
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贫,贫困;寡,少;倾,倾覆之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暗指鲁国内部)
四、 一词多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是A、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
C、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疾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C、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
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见、A、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曹刿请见(拜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接见)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
5、过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走过)
B、过犹不及(超过,过分)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太,过分)
D、是谁之过与(过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E、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F、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
五、 句子翻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该责备你吧!
2.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译:这是国家的臣属,凭什么攻打它呢?
3.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译: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辅助者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作而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既来之,则安之。
译:已经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 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译: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内部。
高三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三
所谓意动用法,⑤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⑥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师,以……为老师。
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⑦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美,认为……美丽。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少,认为……少;轻,认为……轻。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耻,以……为耻。
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传》)
羞,以……为羞耻。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
高三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四
文言实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兴文言翻译xīng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就文言翻译jiù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望文言翻译wàng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长文言翻译cháng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连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之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9.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
10.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金石可镂(被动句)
高三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上一篇: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下一篇: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