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边书的随笔:毛边书和阅读美
学习啦:夏夜里或者夕阳下,坐在窗前品一壶香茶,然后独自慢慢欣赏一本毛边本,那是多么特殊的美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毛边书和阅读美》。
近年来,毛边书越来越受到藏书爱好者的重视,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藏品。
在图书的家族中,毛边书堪称书中的另类。所谓“毛边本”, 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不切光,“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页与页相连,看书时,需要用裁纸刀裁开来看。”另外,毛边书一般在书的“天”、“地”及四周要多留空白。这是一种别具情趣的装帧方法,起源于欧洲,盛行于法国,之后流传到我国。毛边书的优点是:读书需要静下心来,裁一页看一页,也不失为静心之一法;天长日久,书会污损,书边污损尤甚;倘是毛边,裁去其“毛”仍然不损内容,且容光焕发。
从美学的角度来讲,毛边书表现的是一种朴素、落落大方之美。但对于不熟练技法的人, 很容易裁破裁残, 反而弄坏书本。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书经由手工裁开,翻口由原来未裁时的光边变为毛边,质感发生了变化,毛边书表现的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落落大方又参差、错综的残缺之美,是阔大、粗犷和浑厚之美。唐弢先生曾经说:“我觉得看蓬头的艺术家总比看油头的小白脸来得舒服。朴素,自然,像天真未凿的少年,憨厚中带些稚气,有点本色的美。至于参差不齐的毛边,望去如一堆乌云,青丝覆顶,黑发满头,正巧代表着一个人的青春。”的确,毛边书是一种不事切割的审美情致……那是淡淡妆,天然美,方兼备读与藏的双重价值,精美里剔除了以诸多浮躁。
说起毛边书,有几个人物不得不提,一是鲁迅先生,1909年,鲁迅在日本留学,和周作人共同翻译了《域外小说集》,是中国的第一部毛边书。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沈文冲先生,沈文冲笔名孟阳、梦羊。1955年出生于江苏海门三厂镇。1974年高中毕业,当过农民、村团支书、民兵营长,乡水利测量员、文书、县广播站新闻干事。1980年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在江苏南通地区行政公署机关工作,翌年调任江苏电视台南通记者站记者至今,现为主任记者,并任驻南通办事处主任兼记者站站长。采访摄制的电视新闻先后获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三等奖、二等奖与特等奖。著有散文随笔集《梦羊小品》,编撰有《中国民间老话》、《《毛边书情调》、《毛边本:中国毛边书史话》《中国百年毛边书刋鉴藏录》等作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书籍装订好了不切边。”鲁迅先生的这9个字的描述堪称对“毛边书”最本质的定义。“毛边书”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产物,一直是新文学书刊收藏家的至爱。究其原因,沈文冲认为,一是因为“毛边书”本身的装帧形式,二在于鲁迅本人知名度的影响。
沈文冲业余喜好读书、淘书、著书,曾被评为南通市和江苏省"新华书缘杯"十大藏书家。他的《中国毛边书史话》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考察与叙述毛边书这一版本形态的开山之作,自然,也制作成了“毛边书”的样式。沈文冲先生专注于毛边书文化的研究,十年寒窗,终于取得丰硕的成果,除出版几本有关毛边书的专著外,还多次被省内外高校、出版社、文化书院及社会文化团体,邀请作《毛边书的魅力》专题讲座,被资深文艺评论家陈辽先生评为“中国毛边书研究第一人”
自从当年鲁迅与周作人合作编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就有意做成不切边的毛边本,在读书界引起轰动。一时间,许多著名作家如郁达夫、胡也频、郭沫若、张资平、林语堂、邵洵美、巴金、章衣萍等人均加入到“毛边党”的行列之中,他们先后将自己的作品做成毛边本,分赠朋友和喜爱版本的同好;当时的一些私人出版社如北新、光华、开明书店,看准这一风尚,他们将创办的杂志和书籍有意做些毛边本,不想真是畅销。从此,喜爱毛边本蔚然成风。
很有意思的是,喜爱毛边书的一族被泛称为“毛边党”。在欧洲中世纪,“毛边书”流行于贵族阶层中,读这种书,需手持小刀,边裁边读,契合了有闲阶级的沙龙文化。沈文冲觉得,边裁边看,被后面一页的未知感引着走,也是“毛边书”的魅力之一。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毛边书的一些阅读的不方便也确实存在,一百多年来,“毛边书”的出版由曾经的高潮迭起至逐渐衰落。今天,如果书店出售不切边的毛边本书籍,大都会被读者误认为不合格的半成品而弃置不顾。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毛边本”却成为当时文化景观中一个突出的亮点。试想,夏夜里或者夕阳下,坐在窗前品一壶香茶,然后独自慢慢欣赏一本毛边本,那是多么特殊的美呀,一个人从容地读一本毛边本,那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也一种怡然的读书境界。
目前这个时代,电子阅读已经越来越流行,阅读的介质也不再仅仅是电脑,手机、电子书等等,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但是,电子阅读和传统的纸质阅读性质不同,它无法带来纸质阅读的乐趣、沉静和思考更体会不到读一本毛边书的温馨和愉悦。
毛边书的魅力到底何在?可能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当年,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臧克家等诸多文化大家的作品都曾以“毛边书”的形式面世,甚至连一些杂志也采用过毛边本。那时的毛边书朴素天然,不事雕凿,如孩提之心之未变,最是受藏家青睐。作为一种文化情趣,它反映着五四式文人精神生活的优悠和余裕,更以其与文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使现代文学在传播学意义上多了可资研读的美学要素。
时下,毛边书成为艺术品收藏尤其是图籍收藏的新宠,已是不争的事实。毛边书之所以成为图籍收藏的热门藏品与抢手货,而且价格连年持续看涨,不断飚升,究其原因,还是应了“物以稀为贵”那句老话。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年来,无论是民国的旧毛边书,还是当今的新毛边本,由于其别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老“毛边党”人的眼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当今“毛边党”人的宝爱与追捧,以至于当下的毛边书,无论版本新与旧,往往价格不菲,一书难求。尽管喜爱毛边书的人越来越多,但印数上万的图书只有上百本毛边书,因此只在作者及圈内人中间流行。毛边书能否摆到书店的货架上,这是一个值得出书者和卖书者关注的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说,毛边本一般只留50至100册,在同好之间交流,市面上极少见到。沈文冲先生编著的《毛边书情调》出版前,作者专门前往出版社做了一个关于毛边本的报告,社领导当即决定加印200册毛边本,每位员工人手一册。在该书发行时,沈文冲还专门设计制作了与该毛边书配套的红木裁书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毛边书自有其风情万种之处,那种独特的美学效果不是手握一本毛边书是无法体会的。当然我们的社会瞬息万变,在生活的间隙,我们打破毛边本“只属于少数人游戏”的概念,使越来越多的普通读者也能体验那种慢慢裁切、细细品读的“慢阅读”感受,充分享受“不裁”之美和“毛边”之味。
公众号:红罗山书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