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烹饪方法
俗话说,“病从口入”。食材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您的饮食安全和健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可以吃到原来吃不到的区域性或季节性食品,但同时我们离农场的距离也变得更远。这些变化在带来丰富和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食品安全保障的难度和风险。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了食品安全烹饪方法一些,希望对大家有用。
食品安全烹饪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挑选食材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新鲜”和“卫生”。“新鲜”的食材是指在生产或采集后存放时间较短的食材,例如收获不久的粮食、蔬菜和水果,新近宰杀的畜禽肉和刚烹调的饭菜等,分辨肉类原料是否新鲜,您可以观察肉质是否紧密,有无异味,表面有没有黏稠感,有没有液体溢出等。选择果蔬原料除了观察颜色、气味、形状之外,还应尽量选择当季和当地的果蔬。“卫生”的概念非常广泛,对于食材而言,对卫生的要求就是防止食材中含有的或混入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些危害可能是致病微生物、毒素、寄生虫或者有毒化学物等。一般而言,正规销售的食品均经过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检验,可以放心购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同样的食材,烹饪方法不同,对您健康的影响也不同。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是42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4倍。这导致在10年时间内我国成年人超重比例上升了39%,肥胖率上升了97%,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1%。因此,您应当养成清淡少盐的烹饪习惯,烹调过程中不要太油腻,不要加入太多的盐,尽量使用蒸、煮、炖、焖、这几种只利用水和蒸汽的热量制熟食物的方法。不要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以及油炸、烟熏、腌制的食物。
在各种烹调方式中,油炸、油煎、烧烤等烹调方式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油脂过氧化物、杂环胺、苯并芘等都是食品油炸、烧烤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其中大部分已经被证实是强致癌物,只有通过控制合理的加工条件,才能把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最低水平。
食品安全烹饪注意事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国居民的饮食(尤其是早餐)结构中,油炸食品占有较大比重。食用油脂在煎炸食品的过程中,经高温加热可发生热氧化反应、热分解反应及热聚合反应,产生包括油脂过氧化物在内的多种有害物质,不仅使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而且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为保证煎炸食品的卫生质量,我国已于1994年8月1日起颁布实施《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近年来,西方国家已出现减少摄入煎炸食品的趋势,但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煎炸仪器的品种及信用量均有明显增加。鉴于目前我国街头煎炸食品工艺技术尚比较落后,油炸食品还是少吃为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用木炭烧烤牛肉或猪肉,会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附着在肉食上。这种芳烃类化合物含有苯并芘,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致癌物,已证实与胃癌发病率有关。据报道,一块木炭烧烤的牛排含有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相当于吸600枝香烟。苯并芘主要存在于熏制食品和烧烤食品中,如熏鱼、烟熏肉、烤羊肉串等。熏制时产生的烟是进入食品的致癌性烃类的主要来源。在家庭烹调时,抽油烟机回收油中苯并芘含量明显升高;肉类食品加热烧焦时,也能产生苯并芘,这是由高温引起食品中各成分的热解作用所致。
据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高温烹调或油炸的肉食中含有诱变剂。研究人员应用单克隆抗体,对经过高温烹调的牛肉、鸡、鱼等进行检验,结果测出10种致癌化合物。经研究证实诱变剂不是由于炭火等热源将肉烧糊所致,而是肉食本身成分在高温下的产物—杂环胺。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烤、炸、煎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热解产物,甚至谷类食物烤得过分或烤焦了(如烤面包、麦片等)也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