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食疗方法的认识误区
饮食降火是很不错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吃些清淡并且有降火功效的食物。但是不少人都去火食疗方法存在认识错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去火食疗方法的认识误区。
去火食疗方法的认识误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误区一:绿豆汤、菊花茶代替水。
菊花和绿豆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夏季解暑的好食材,用适量的菊花茶、绿豆汤代茶饮比喝甜饮料更健康,但绝不能用其当水喝。由于菊花和绿豆偏寒,体质虚弱、月经期女性等,过多饮用可能会导致腹泻、腹痛。
误区二:盲目吃“苦”下火。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有清热、泻火等功效。现代医学发现,苦味食物中的生物碱有利于调味助消化和改善人体生理功能,但一上火就吃“苦”则是误区。首先,苦味食物多属寒性,体质虚弱者、腹泻的人、老人、小孩等不宜多吃,以免损伤脾胃。其次,中医的“火”分为很多种,不能盲目吃“苦”去火。比如,目赤肿痛(如急性结膜炎)为肝火上炎;口干口臭、大便干硬,则为胃火炽盛,吃些苦瓜、苦菊,喝苦丁茶等可以下火;口舌生疮等心火症状,可以喝些莲子心茶。
误区三:多吃水果能灭火。
一些性偏凉的水果有一定的去火作用,比如梨、柿子、香蕉、猕猴桃、柚子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夏季食用有益健康。不过,榴莲、荔枝、桂圆等水果可能“火上浇油”,最好少吃。而且,吃水果下火也要“因症而异”,如桃子不仅无法缓解实热体质者因上火引起的便秘、口干、咽喉疼痛等症状,还可能加重症状。
误区四:上火了吃点去火零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龟苓膏、甘草杏、川贝枇杷糖、广东凉茶等零食、饮料成了时下流行的“去火佳品”,很多人认为吃了这些食物就能“灭火”,其实不然。第一,许多零食有夸大宣传的嫌疑,去火效果并没那么好。第二,龟苓膏、凉茶等虽有一定的去火功效,但品质良莠不齐,而且多数存在糖超标问题,可能引发肥胖、“三高”。第三,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食用,比如正宗配方的龟苓膏对心烦口燥、咽喉肿痛等,皮肤上长疮、疖、痱子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如果想用它治疗上火,则明显药力不足。由于龟苓膏偏寒性,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较稀的人不宜吃,一旦出现腹痛、不思饮食、腹泻等情况,应当立即停用。
有效降火的食物
1、冬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性微寒,味甘,含蛋白质、维生素、腺嘌呤、烟酸,瓜皮可利水消肿;瓜子可消痈肿,化痰止咳;瓜肉可清热止渴,并可解鱼蟹毒。
2、西红柿
茄科植物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3、木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黑色与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质、多糖。可益胃养血,具有滋养作用。
4、百合
性平、味甘,含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具有益气补中、益肺止咳的作用,并可软坚安神。秋水仙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5、大蒜
属百合科植物,性辛、温,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6、空心菜
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无机盐、烟酸、胡萝卜素等,具有解毒、清热凉血等作用。
7、包菜
即圆白菜、卷心菜、甘蓝,性平、味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疼痛有效。
8、海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维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结之功效。据研究其提取物能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质氧化以及抗溃疡。
去火食疗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喝莲子汤降心火
表示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示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示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往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2、吃猪肝可降肺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表示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3、喝绿豆粥降胃火
表示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示为稍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示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往渣,取其清液,再参加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喝梨水降肝火
表示症状:头痛、头晕、耳叫、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净水适量炖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吃猪腰降肾火
表示症状:头晕眼花、耳叫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进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猜你喜欢:
1.
2.
3.去火的食物有哪些
4.降火排毒的食物
去火食疗方法的认识误区
下一篇:便秘患者的饮食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