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课就比较容易,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能力方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尝试通过对图片、数据和文字等资料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2.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说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2.认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三、教学难点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四、教学准备

  已解剖的猪或羊的新鲜肾脏、镊子、解剖盘、一次性手套、准备与泌尿系统有关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或过剩的物质如水和无机盐等,这些废物及多余的物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及剩余物质的排出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人体的排泄途径

  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人体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将废物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呢?学生可列举出排汗、排尿、呼吸等多种途径。有时同学们会认为排便也是一种排出代谢废物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分析排便与排汗、排尿等排泄方式的区别。排便被称为排遗,与排泄不同。排遗是消化系统作用的一部分,是食物经口而后入消化器官如胃、小肠(或其他动物类消化腔)消化吸收后,排除剩余废物的过程,其并未排出细胞代谢过程后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学生说出几种排泄过程后,教师可以展示通过汗液、尿液、呼吸等不同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的数量对比表格。通过分析,让同学们了解每种排泄方式的重要作用,并总结排泄的途径有如下几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由呼吸器官排出,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水,水以水蒸气形式随呼出气体排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从皮肤排出,主要是以汗的形式由汗腺分泌排出体外,其中除水外,还含有氯化钠和尿素等。

  ③以尿的形式从肾脏排出,主要是排出尿素、无机盐和一定量的水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比较,同学意识到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呼吸、排汗、排尿并不陌生,因此通过学生的列举和分析,初步了解不同的排泄途径。再通过资料,帮助学生弥补认识上的不足,总结和提升。

  (三)泌尿系统的组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展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及肾脏位置图,请同学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及位置,了解各器官的主要功能。认识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后,请同学尝试用语言描述尿液排出的过程。学生应明确: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而肾脏如何产生尿液,是学生不了解的,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下一个环节。

  【设计意图】从较为宏观的泌尿系统组成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尿液排出的大致过程。(四)尿液的形成

  教师给学生展示肾脏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与肾脏相连的管道有几条。学生很容易说出有三条管道,分别为动脉、静脉和输尿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尿液来源于什么?学生很容易理解,尿液其实来源于血液。随后出示尿液和血液成分的数据表格,请同学进一步思考,血液与尿液的成分存在着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通过比对数据发现,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在尿液中都不存在,而只有尿素、无机盐、水等物质的存在。接下来,教师可以展示新鲜猪(羊)等动物的肾脏,并且在解剖后帮助学生依据图片辨识肾脏的皮质、髓质和肾盂等内部结构,在此过程中可展示髓质和皮质放大后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在肾脏中存在着特殊的结构功能单位,即肾单位。接着教师可以播放肾脏内部结构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尿液是血液流经肾单位后形成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3页,了解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在学习了肾单位后,教师展示血液和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数据表,让同学比较分析,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液的区别,思考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了解到,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液中的成分一样且浓度相同,也就很容易理解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到过滤作用。教师展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资料,介绍每一昼夜从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总量将高达180升,而人每天排出尿液总量约1.5升。再通过尿液成分与肾小囊中液体的比对,使学生认识到肾小囊中的液体在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最后,教师可以请同学描述一下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检测学生对于肾小球、肾小囊过滤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资料分析,让学生逐渐理解尿液形成的抽象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所给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通过所给的数据资料能够发现问题并作出合理的推测,也更增加学习的挑战性。

  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节课是对《人体废物的排出》一节内容在教学方式上的新的尝试。初中年级中这一节的内容在不同教材中的变化并不大,都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泄和排遗这几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利用“尿液形成过程”知识点进行教学,很容易走到“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教法上,较难有新的突破,同时老师和学生都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本节课由情境导入,利用生活中身边人真实承受的病症——尿毒症入手,瞬间集中学生注意力,唤起他们迫切探究知识的欲望。

  2.“尿的形成过程”抽象而微观,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从问题的发现、探究到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参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图表中各项数据的分析以及flash动画、相关影音的播放,学生很容易掌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相关知识,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同时利用学案,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入血尿、糖尿、蛋白尿等常见的疾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用,既帮助了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又突出知识的延展性。
猜你感兴趣:

1.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案

2.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习题及答案

3.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检测及答案

4.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5.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单元试卷答案2017

3321548